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PTEN、Bc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2022-04-14 09:33:06张怡然孟喜燕姬利
内科 2022年1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阳性率内膜

张怡然 孟喜燕 姬利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洛阳市 471000

子宫内膜癌(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患者多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或排液[1]。近年来,EC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早期患者妇科检查大多无异常表现,难以及时诊断;早期EC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5%左右[2-3]。早期诊断是及时治疗EC患者的重要前提,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4-5]显示,十号染色体上缺失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B细胞淋巴瘤 2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与EC的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联系。为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TEN、Bcl-2表达的情况及其与EC的发生发展及术后患者复发情况的关系,本研究选取78例EC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EC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符合EC的诊断标准[6];(2)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治疗;(3)患者预估生存期>2年;(4)入组前未接受放、化疗;(5)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基本情况,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2)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患者;(3)罹患严重心、肝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4)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年龄50~69岁,平均(56.41±4.36)岁。

1.2 方法

1.2.1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TEN、Bcl-2表达情况检测 在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取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3~5 cm),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TEN、Bcl-2的表达情况。PTEN表达于细胞核中,Bcl-2表达于细胞质,若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颗粒则判定为PTEN或Bcl-2阳性。在低倍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根据视野中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及着色程度进行评分[7]。细胞占比评分:无阳性细胞为0分;阳性细胞百分比<10%为1分;10%≤阳性细胞百分比<50%为2分;阳性细胞百分比≥50%为3分。着色程度评分:无染色为0分;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细胞占比评分和着色程度评分相加即为总分,总分≥3分为阳性,<3分为阴性。

1.2.2 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分级 参照文献[7-8],根据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学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期及分级。(1)分期:Ⅰ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Ⅱ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Ⅲ期肿瘤有局部和(或)区域扩散;Ⅳ期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发生远处转移。(2)分级:癌组织中腺体较为规则,偶见复层细胞,细胞大多排列紧密为G1级;癌组织中腺体不规则,细胞分化较差,大多呈单层或复层紧密排列,部分癌组织呈实性结构为G2级;癌组织中腺体结构极少见,癌组织多成实性结构为G3级。

1.2.3 随访 术后每3个月随访患者1次,持续随访患者2年。每次随访要求患者回院进行盆腔及阴道检查,记录患者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进行Fisher精确概率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E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癌组织的PTEN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癌组织Bcl-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E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n(%)]

2.2 不同分期EC患者癌组织的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Ⅰ、Ⅱ期EC患者癌组织的PTE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而其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分期EC患者癌组织的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n(%)]

2.3 不同分级EC患者癌组织的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G1级患者癌组织PTE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G2和G3级患者, G2级患者显著高于G3级患者;G1级患者癌组织Bcl-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G2和G3级患者,G2级患者显著低于G3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分级EC患者癌组织的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n(%)]

2.4 复发与不复发患者癌组织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治疗后随访78例患者2年,共发现复发患者43例。对比复发与不复发患者癌组织PTEN、Bcl-2表达情况发现,复发患者癌组织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癌组织PTEN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复发与不复发患者癌组织PTEN、Bcl-2表达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绝经后女性[9]。E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患者的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有关,也可能与患者的遗传、肥胖、滥用药物等因素有一定的联系。Rabban等[10]报道,多数EC患者的早期症状仅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与围绝经期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相鉴别比较困难。刘会[11]报道,早期EC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不明显,常规妇科检查多无特异性改变,而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多数患者已处于晚期。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早期EC患者及时进行子宫切除治疗,能有效提升其5年生存率,将复发风险降至5%~10%;晚期EC患者子宫切除治疗的5年生存率较低,术后复发的风险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筛查、及早诊断对EC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PTEN是首个被发现有双重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转染至胶母细胞瘤,从而实现抑制癌变细胞中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降低肿瘤侵袭能力[12]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EC患者癌组织的PTEN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并且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其癌组织PTEN阳性率越低,提示患者癌组织PTEN的表达情况与其EC的发生及发展均有一定联系。当EC患者细胞中PTEN缺失,无法对异常的细胞增殖进行有效调控时,细胞会发生持续增殖转化,促进癌变发生及发展[14-15]。

Bcl-2是被广泛关注的一个癌基因,能显著抑制细胞凋亡[16]。冯海利等[17]报道,Bcl-2的高表达与EC的发生有一定联系。管泱等[18]报道,Bcl-2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增强癌细胞的抗损伤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EC患者癌组织的Bcl-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分期越晚、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其癌组织Bcl-2阳性率越高,提示Bcl-2的表达与EC患者癌变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术后随访患者2年,共发现复发患者43例;对比复发与不复发患者癌组织PTEN、Bcl-2表达情况发现,复发患者癌组织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而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癌组织PTEN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cl-2表达情况可能与EC患者的复发有关,与文献[18]报道的结果相似。Bcl-2能抑制细胞DNA损伤分子传感器,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凋亡,在Bcl-2高表达的状态下患者机体癌细胞会大量增殖,形成新的癌巢,导致复发。

综上所述,EC患者子宫内膜组织PTEN、Bcl-2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关系比较密切,检测子宫内膜PTEN、Bcl-2的表达情况可对EC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对EC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为患者延续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阳性率内膜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39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0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病相关抗体阳性率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人胎脑额叶和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搔刮内膜对改善内膜接受性的作用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及阳性细胞比例分析
检验医学(2012年6期)2012-09-11 0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