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旭华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巨大反响。《意见》聚焦三个点:校内提质减负、学校课后服务、规范校外培训。课后服务作为三个“重头戏”之一,备受学校、家长、社会关注。从国家层面来说,它是校内提质减负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必备保障,是“双减”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从学校层面来说,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新阵地;从家庭层面而言,它为学生实现在校内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支持与帮助,减轻了家长在校外培训中的支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的困难,进一步增强了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早在十年前,济南市市中区就开启了课后服务探索之路,努力使之成为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项目。多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课后服务越来越受到家长、学生的欢迎,服务于学生发展、解决家长难题的功能越来越凸显。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如:怎样利用校内的有限资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发怎样才能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面对课后服务的压力怎样为老师们赋能,等等。随着《意见》的落地,我们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在全区全面铺开,采取了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的措施。
如果说课后服务最初是为解决“三点半难题”而提出的,而“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已经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仅解决部分家长接学生的困难,还要吸引大多数学生参加;不仅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还要开设丰富的拓展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校内减负,还要成为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整体减负的重要组成。可以说,做好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是学校教育综合服务的延伸,体现出学校教育主体性角色的回归和强化,是教育部门落实惠民措施“最后一公里”的主动担当,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主阵地”。
市中区的课后服务探索工作也走过了从满足基本需求的1.0 阶段、全面铺开的2.0 阶段,到提质升级“5+2”模式全覆盖的3.0 阶段。1.0 阶段始于2012 年,随着济南市“爱在校园——教育志愿者在行动”启动,市中区开始在部分学校实施放学后免费托管服务,为个别接孩子困难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提供放学后的孩子看护问题。2.0 阶段始于2017 年,省、市对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中区结合区域实际,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市中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课后服务工作在全区中小学100%全推开,保障学生“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晚走有管护”。3.0 阶段始于2021 年,随着“双减”政策出台,课后服务已不同于简单的托管,而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我们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开始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 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 小时,结束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将原有课后服务迭代升级为“学习时刻+自主时刻+温馨时刻”,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课后服务内容。
图1 济南市市中区课后服务“5+2”模式
“5+2”模式下的课后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学校多“照顾”孩子几个小时,而是要把课后服务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一样,纳入学校办学的整体设计来谋划设计。这是办好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课后服务的大前提。课后服务能不能办好,关键在质量和特色,要结合实际抓质量、抓特色、抓实效。
师资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关键力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首先要强化师资保障,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因此,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是“双减”落地的先导课,也是必修课。
一是争取政策,保障绩效权益。一方面,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开发特色课程,努力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区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增加区属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绩效工资总量》,经区政府办公会研究通过,明确增加资金用于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及课后服务的考核奖励,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
二是赋能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对全体教师进行课后服务专题培训和心理疏导,采取弹性上下班制,促使教师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如邀请心理专家为老师们进行教师效能、情绪压力管理等专题培训;尝试弹性上下班制度,让老师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成立“萌新”学会,实施行政教研课推进等举措,为青年教师成长助力,等等。
三是压力共担,让社会各界力量成为“后援团”。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艺术场馆、体育场馆、社区活动中心、高校等机构开展合作,将校内课后服务和校外研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助力学生成长。如与文联合作开设“校内少年宫”,著名书画家轮流进校,义务参与学生课后服务课程;发挥退休教师余热,开展“泉映银龄”活动,让退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课程;借助家长资源,请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依托高校、企业等资源平台,请大学教授开设化学、中国文化等课程,请心理专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请电台首席播音员开设朗诵指导课,等等。丰厚的社会资源融入校园、走近孩子,让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锦上添花,立德树人任务切实落地。
课后服务致力于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服务于孩子成长的需要。要使课后服务更具吸引力,必须立足于实际,与学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与学校育人目标相结合,精准施策。
一是优化完善一校一策。教育部提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调研也发现,大多数家长希望学生能够在校完成课后书面作业,保质保量。同时,课后服务还要求让孩子动起来。因此,我们深入挖掘课后服务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结合区域实际,指导全区各学校制定基于校情和需求细化完善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到“一校一案”。
二是问诊把脉多层次调研。课后服务为了满足孩子们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评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有效的成长的需求,在推进过程中,就必须建立深入调研、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机制。基于此,各学校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多频次的调研,了解需求,为工作推进提供依据。如开通暖心服务电话,随时听取家长意见;组织小记者团对学生进行采访,下发调查问卷了解需求,请家长和孩子同写对课后服务的建议等。如有孩子在“你参加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原因是什么”处写下了“妈妈这样就可以多干点活儿了”。可见,课后服务切实为家长和孩子解决了很多问题。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一定是“五育”并举的演练场,是激发潜能、个性成长的活舞台。而课程建设是做好课后服务的基础,因此我们积极打造基于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课后服务课程。
一是打造基于特色的融合延展课程。集中精力做好课程建设是每一所学校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中心工作,也是带动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推进课后服务提质升级过程中,我们注重课后服务课程的研发与建设,使之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优质的校外社会场馆资源的引入,拓展了课后服务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增强了对人类文明的参与感,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各种美好的文明和智慧产生敬畏之心、自豪之感,在真实与深度学习中増长了学识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世界观;同时,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走进场馆,密切亲子联系,助力家庭教育实施。
二是构建基于校情的品牌特色课程。课程是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核心载体,集中反映学校的教育哲学和价值追求。我们注重因校制宜,以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深入探索课后服务的文化内涵,依据参与课后服务师生人数、师资结构、专业配置,开设个性化、多元化的课后服务课程,突显学校特色,努力将课后服务工作打造成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和拓展校园文化的新平台。
三是建构身心两健的活动类课程。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课后服务课程要坚持“实践育人”理念,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增强体质,将课后服务打造成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
“双减”背景下,推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必须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课后服务是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家校联动才能促进育人的良性循环。学校作为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协作。通过多途径倾听家长心声,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拓宽家校合作路径,打造家校合作新平台,做好课后服务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
一是正向宣传教育引导。“双减”政策出台后,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有了很多空闲时间,产生“空闲恐慌”;因为学科类校外培训受到压缩,担心自己辅导不了孩子,产生“能力恐慌”;因为对政策的不了解,或者对其他孩子的状况不了解,产生“盲视恐慌”。“双减”减的是学业负担,减的更是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充分发挥家校协同效能,依托区“教育·家”大讲堂平台,将“双减”工作的内核实质,以家长能够接受的恰当形式表达出来、传递出来,用精准到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教养观,摆脱惯性思维和短视化功利化教养理念,顺利度过“双减”转型期。举行“家委会会长论坛”,会长、家长、校长共同进行家校共育研讨交流;发布“双减”背景下的家庭科学教养清单,引导家长适应“双减”新形势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新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携手并肩为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努力。
二是建立家校共育长效机制。学校想更好地发挥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就要努力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指导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我们结合多年的家庭教育研究实践,通过建立家庭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培育本土家教指导专业化人才、形成德育协作与集团化办学的推进策略等,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拓展家庭教育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官方民办的新途径,探索“内涵式、精细化”指导和家校合作的新路子。让家长走进学校学习现代家教理念与方法,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让教师自觉地走进千家万户倾听家长心声,排解家教之难,实现真正的“协同”;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频共振、齐头并进,构建家庭教育新样态。
三是以暖心服务构建良好关系。“双减”是一个化解校园关系矛盾的试金石,师生、生生、校生间和谐的关系,是“双减”必备的保障基础。有的学校打造了“家、校、社”课后延时服务联动平台,每周三有省少年宫的老师们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公益课程。学校自上而下,建立了由校长到级部组长到班主任再到每个家庭的有效沟通渠道,使家长们的想法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并得到满意的回复与解决。还有的学校为家长准备了题为《“双减”政策来了,家长应该何去何从》的一封信,为家长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有的学校引入智慧屏系统,家长通过智慧屏可以及时了解中午配餐详细情况;APP 的使用,让作业公示更加直观,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也有学校地处偏远,针对孩子大部分需要乘坐村际公交上放学的情况,主动作为,积极与公交公司对接,增设定制公交,每天由老师集中护送孩子上车。
截至目前,全区80 所中小学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有6 万余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70%,其中30%的学生每周五天全程参加;两千余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另聘请了300 余名家长志愿者、退休教师和“五老”等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100%,课后服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注重当前和长远相统一,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评价机制,以此来删选提质。
通过规范管理专项经费、完善绩效奖励、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督学实地督查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等举措,逐步把课后服务纳入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年底绩效考核指标。针对各校在实施课后服务中碰到的难点问题,及时组织各校追踪焦点、集思广益,探讨并共享解决方案。各学校也通过不断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促进课后服务工作良性发展。做好课后服务没有旁观者,唯有心往一处想,才能把这件好事办好。
对内,要回归育人初心,提升专业素养。教育不在灌输,而在于滋润;教育的幸福不在于繁杂喧嚣,而在于慢下来的时光。延时辅导虽然增加了老师们的负担和压力,但也提供了更多陪伴的契机,更多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走近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补的不是作业,是情感、是关系。
对外,要回归教育规律,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课后服务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关注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内在和外在支撑,不能“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市中区课后服务“5+2”模式的探索,在增、减两个方面获得增益。增加了学生在校时间,减少了作业时长;增加了师生、亲子交流,减少了相互间的矛盾;增加了学生阅读、文体时间,减少了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增加了留白思考时间,减少了压力和心理问题。可以说,课后服务是我区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市中学子育人目标落地的有力抓手,提升了能力素养,增强了身体素质,促进了家校关系,盘活了社会资源,增进了民生福祉。
课后服务是一项社会工程,是学校全面育人能力的试金石。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济南市市中区逐渐探索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之路。但这条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还需要创设更多平台,让社会、让家长进一步读懂老师,了解学校的主动作为,同心同德、相向而行,做学校教育的同盟者;需要多渠道引领老师们去发现教育中的那些美好,进一步提升学习力和课程研发力,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育,与孩子们共成长;需要深入挖掘潜力,继续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家校社教育圈,共同探索“教育+”课后服务综合模式,为学校教育引来“源头活水”,做好课后服务,滋养万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