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定位与实施路径

2022-04-13 00:43高建华李海棠
中国德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价值定位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

高建华 李海棠

摘 要 乡土教育是依托乡土资源,对生活在乡土地域的学生进行乡土文化学习、认同与传承,服务乡土发展的教育。乡土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把握乡土教育的内涵,准确定位乡土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是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规划乡土教育的实施路径,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定位;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 高建华,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处长,高级教师;李海棠,河北传媒学院,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1]乡土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教育方式。新时代乡土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如何定位,如何系统设计、创新路径和有效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至关重要。

一、乡土教育的基本内涵

实施乡土教育,首先要准确把握乡土教育的内涵,明确乡土教育的属性,把握乡土教育的实质,才能达到乡土教育的预期目标。

(一)乡土与乡土文化

乡土,顾名思义是故乡本土。对于“乡土”这一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理解。王伯昂将“乡土”定义为属于吾人所居住之本乡本地的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环境。[2]班红娟将“乡土”定义为一个人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极具密切关系发生情感认同之地。[3]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的。”所以,乡土是孕育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所在,“国”的基本单元。

与乡土相对应,乡土文化是指在乡村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乡村特有、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4]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乡土文化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之分,物质文化包括乡村资源环境、山水风貌、聚落建筑、民俗产品等;精神文化包括信仰文化、礼俗观念、乡规民约等;行为文化包括生活习惯、传统艺术、节日风俗等。

(二)乡土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是对生活在乡土地域的人培养乡土意识、传承乡土文化的教育。[5]郭方玲认为,乡土教育是指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和乡土环境的熏陶而让学生生发乡土情感、增进乡土认同的教育。[6]谢治菊认为,乡土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意指学生能在了解与认识自己生长或长期居住的地方的基础上,激发乡土情感、产生乡土关怀与乡土认同,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改善乡土环境、促进国家认同之教育。[7]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赋予了乡土教育不同的内涵。概括起来,乡土教育的概念基本包含了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因此,本文将乡土教育的概念界定为:依托乡土资源,对生活在乡土地域的学生进行乡土文化学习、认同与传承,服务乡土发展的教育。

(三)乡土教育的属性

乡土教育具有源于乡土、属于乡土、为了乡土三个基本属性。“源于乡土”是乡土教育的物质属性,依托乡土资源而存在;“属于乡土”是乡土教育的精神属性,因心理活动而变化;“为了乡土”是乡土教育的社会属性,基于价值驱动而行动。乡土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构成了乡土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

乡土教育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外延广阔。乡土教育不同于乡村教育,应做到离农与为农的辩证统一,避免内容形式的泛化,不能把在乡村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统统纳入乡土教育的范畴;同时应避免范围对象的窄化,只将乡村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忽略由乡村孕育发展起来的本区域城市的学生。

二、乡土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定位

乡土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激励学生学习乡土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家乡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文化价值:属于乡土的认同自信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源头,是培养学生乡土情感和乡土认同的基本形式。乡土教育肩负着乡土文化的传承责任,又肩负着国家意识的建构责任,是实现乡土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主要途径。乡土教育能够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加深对乡土文化的了解,理解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培养学生对乡土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最终实现家乡认同、祖国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社会主义认同的有机统一;同时,在乡土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在民间艺术的风貌中汲取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元素,主动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深刻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进而提高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科学价值:源于乡土的素养培育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统一的,而不是割裂的。乡土教育既是德育工作,也是学科教育工作。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素养培育、人文素养涵育既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乡土文化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既包含了区域性地理资源与环境、人文历史,也包含了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载体。在传授学生乡土知识、提醒学生记住乡愁的同时,乡土教育能将乡土知识,文化与情感教育相融合,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三)社会价值:为了乡土的振兴责任

恩格斯说过:“爱国主义是以热爱家乡为基础的。”学必始于鄉土,而后可通天下。黄炎培先生秉持“爱国之道,始自一乡”的思想,就是注重从一家一邑发展到一国一族,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将为家乡服务的乡土情结和为国家效力的救国意识实现有机统一。[8]因此,乡土教育不应该以获得乡土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是以乡土情怀、乡土认同、乡土传承和乡土建设为教育的重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乡土教育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乡土教育,使学生由乡土文化的学习,主动担起使命责任,积极服务乡土社会,进而报效民族和国家,这才是乡土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9]只有这样,乡土教育才能做到知之愈深、爱之愈切、行之愈坚,实现学、悟、行的辩证统一。

三、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乡土教育的实施路径

乡土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坚持系统思维,从资源、教师、载体、方式等方面入手,科学规划实施路径,构建完整的乡土教育体系。

(一)完善乡土教育体系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实施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教育目标,合理安排计划,有效整合资源,各方广泛参与,打造工作合力。要统筹兼顾乡土与国家、标准与评价、教材与课程、师资与管理、组织与保障,努力构建纵向上贯穿省、市、县、校四级、横向上有关部门全面参与的乡土教育体系。

(二)挖掘乡土教育资源

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资源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就出的乡土资源性质不同、差异较大。只有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乡土资源才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此,挖掘乡土资源在内容上要坚持去伪存真、批判继承、突出重点;形式上要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协调同步、分层推进、分类进行。针对所处地方的乡土资源,要深入研究、大力挖掘、科学选择,将地域资源、乡土文化、地方特色等各类资源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中。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乡土教育的实施主体,其自身专业素养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针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际状况,有计划地组织专业培训,使教师树立乡土文化自觉,提升基于乡土文化的综合素养,勇担乡土教育责任,依托乡土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自身要针对乡土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与兼容性特征,树立科学时空观念,深入研究乡土文化,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创造性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实践与创新,不断提升乡土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能力。

(四)丰富乡土教育课程

乡土教材作为国家教材的补充,是培养学生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教育材料,要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稳步推进乡土教材建设。乡土课程是国家三级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10],要准确把握课程、教材、教学之间的关系。乡土课程建设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整合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和实践体验,挖掘人文、情感、科学精神等育人价值;同时要依托现代技术,积极开发微课和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大力丰富线上课程,不断增强乡土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多元化的乡土教育课程体系。

(五)创新教育实施方式

乡土教育要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学校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爱国主义内容有机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要关注学生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实施方式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1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开展红色旅游、研学实践、社会考察、劳动体验等,广泛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探索内涵丰富、评价多元、形式多样的乡土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爱国主义教育[EB/OL].[2022-02-23].http://www.12371.cn/2019/11/15/ARTI1573809042130803.shtml.

[2]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2.

[3]班红娟.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胡映兰.论乡土文化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6):94-101.

[5]纪德奎,赵晓丹.大文化观视域下乡土教育的转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9(6):6-10.

[6]郭方玲.乡土教育:意涵、特性与实施策略[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4):51-57+68.

[7]谢治菊.乡土教育:概念辨析、学理基础与价值取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117-122.

[8]马俊.爱国之道,始自一乡[D].复旦大学,2014.

[9]曹風雨.小学乡土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28:10-11.

[10]石鸥,周美云.试论乡土教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与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1):66-71+167.

[11]裴娣娜.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1):48-50.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价值定位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
高职英语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谈谈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其创新
论我国传统道德的诚信规范及其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