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名词的美学认知

2022-04-12 08:52赖逸平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月令农历相似性

赖逸平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引言

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发展较快的一类实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1]的名词系统与客观世界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一方面,“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一批曾活跃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名词(以下称“中国古典名词”)似乎已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只在某些特定载体(如:拟古文书)、特定人群(如:传统文化爱好者)中活跃。

部分式微的古典名词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能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况,更颇具“古意”“古典美”。但是,关于其如何承载和体现历史信息,又如何构建古典意蕴的个案研究并不多见。例如,卜师霞(2021)研究了中国古代“类概念”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演变情况[2];孙竹海(2020)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描写并解释了中国古代与“香事”有关的词汇系统[3];周婷婷(2019)围绕中国古代围棋、象棋词汇研究其系统面貌与发展情况[4];刘梦妍(2019)从语义引申、语法结构与文化典故几方面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词汇[5];冷瑞婧(2019)采用训诂和词汇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古代书画词汇[6];成杰(2013)从中国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语句入手,关注其词汇的凝练性与形象性[7]。这些研究多立足特定类别的词汇系统,基于文献梳理,引入训诂学、逻辑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展开分析,基本不涉及词汇背后的美学认知研究。本文将关注上述已有研究暂未涉及的,与自然事物、时间、颜色相关的部分中国古典名词,并从隐喻-转喻的认知视角对其展开美学分析。

一、自然事物类名词

中国古典名词中自然事物类名词的“所指”,往往长久地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不因时代变化而消失,如日、月、山、河、风、霜、雨、雪等自然界的事物。但是,相较于现代对这类自然名词的直接性“能指”,中国古代社会拥有“词汇化”程度较高的特定“能指”形式。其中,没有广为今人所知的如“银竹”“天帚”“寒酥”等。

从语素看,“银竹”指“大雨”,“银”指“像银子一样的颜色”[8],“竹”指“竹子”,同类词汇还有“银燕”“银烛”“银蛇”等。“天帚”指“大风”,“天”指“自然的、天生的”[9],“帚”指“扫帚”,同类词汇还有“天堑”等。“寒酥”指“雪花”,“寒”指“冷”,“酥”本指“松脆的食品”,取其“疏松”,之义[10]。

从认知看,由定中结构的普通自然名词“大雨”“大风”及单音节词汇“雪”,发展为“银竹”“天帚”“寒酥”等形象生动的语言结构,这类古典词汇大多涉及“隐喻”的认知思维。“隐喻”利用两种概念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跨越作为理解工具的概念A和作为目标对象的概念B之间的概念域边界,凸出二者的这种相似性,以达到认识和理解概念B的目的。[11]

在“银竹”-“大雨”这组概念中,相似性建立在单一的视觉感受上。“银色”与接近“无色”的“雨水”相似;笔直繁茂的“竹林”与哗哗直落、接连不断的“大雨”在宏观视觉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虽然二者的位移路径不同(竹子一般从地下自下而上生长,雨水通常从云层自上而下落下),但这并不影响特定社群对二者整体状貌的相似性的认知。

在“天帚”-“大风”这组概念中,相似性主要建立在视觉感受上。“扫帚”和“风”分属人造的和自然界本有的两个概念域中,语素“天”也表明“风”的这种非人造属性。隐喻认知主要依赖于二者作为“工具”造成的相似结果——扫帚能够帮助人们清理地面的垃圾,具体方向的大风有时同样能吹走其路径中的物体,二者都能使其作用范围内的物体发生位移,使一定视觉范围内的空间中物体数量减少,即达到日常语言中所谓“清洁”的目的。显然,这对概念中的相似性,同样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扫帚”和“大风”在是否可控、作用客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其展开隐喻认知。

与前两组概念不同,“寒酥”与“雪”的相似性主要建立在触觉感受上,且在这组概念中,隐喻凸显的相似性并不唯一。其一,“雪”落在身体及地表融化时需要吸热,因此人们会感到“寒冷”,但“酥”自身不具有这一特点,因此需要以“寒”修饰“酥”,人为地造成二者的第一种相似性。其二,飘在空中的“雪”具有“轻盈”“蓬松”等特点,这与作为食品的“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可以发现,隐喻认知并不介意两个概念是否拥有巨大差异、二者的相似性是否是自然固有的。哪怕在中国古典自然类词汇中,看似距离较近的“竹”与“雨”、“帚”与“风”、“酥”与“雪”也并不直接相似,而是需要人为地在词汇层面增加修饰性语素,构造、凸显相似性。

进一步讲,正因为参与隐喻两个概念原本相距甚远、存在某些方面的巨大差异,才使得隐喻认知的结果具有更多的“陌生化”的效果,产生“诗意”。关于“天帚”,有“扫门常得风为帚,照夜从教月作灯”(宋 赵彦钮),“风帚谁操执?云衣自翦裁”(元 曹泊启);说到“银竹”,有“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唐 李白),“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宋 陆游);提及“寒酥”,便有“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明 徐渭)。这些诗句正是把承载着古代先民认知成果的词汇经典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月令时间类名词

“月令”指“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12],月令时间名词则指以这些月令的“能指”为构词语素,与汉语中表示月份的计时单位“月”组合而成的名词性结构。中国古典名词中的月令时间名词具有关注自然、因时而变的古朴意蕴,其与农历月份系统的常见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古典月令时间名词与农历月份的对应关系

显然,这些月令时间名词涉及的认知思维与上述指称自然事物类的古典名词并不相同,主要涉及“转喻”的认知方式。“转喻”利用两种概念之间的某种相关性(通常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个概念域中凸显整体中的这个部分及其特征。[13]

这在语素层面体现为,在表1中的12个月令时间名词中,第一个语素都是作为部分的、该月农历对应的某一种典型物候——春季月份的“柳”“樱”,夏季月份的“榴”“荷”,秋季月份的“桂”“菊”,冬季月份的“霜”“梅”等;第二个语素都是作为整体时间框架的“月”。正因如此,二者的对应选择并不唯一,如农历三月又称“桃月”“蚕月”“桐月”,农历四月又称“麦月”,农历五月又称“蒲月”,农历六月又称“焦月”,农历十一月又称“寒月”,农历十二月又称“冰月”等等。

那么,为什么选择这些“部分”代表“整体”,或者说为什么要凸显这些“部分”呢?这便涉及“转喻”和“隐喻”的又一差异——在首次及原初阶段,“转喻”的映射关系一般是双向的,“隐喻”的映射关系一般是单项的。以月令时间名词为例,一方面,古代社会的人们真正感知时节的变化主要还是依靠物候(部分),因此不同月份的物候能够普遍地、通行地代表具体农历月份(整体);另一方面,具体物候(部分)的出现、变化依赖于具体的自然条件,“月份”(整体)的到来才意味着客观自然条件的满足。今人之所以会认为这些在古代司空见惯的词汇具有独特的美感,可能是因为这种朴素却鲜活、灵动的“转喻”认知,关注了时间的运转与生命的轮换,而这恰恰是统一的、确定的数字计时所不具备的。又由于这类来自历史的词汇天然地带有“古朴”的时间特征,且在当下获得“小众”的标签,因此受到部分人群的青睐。

三、颜色类名词

“颜色”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14],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主观的视觉感受。与常见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相比,中国古典颜色名词通常涉及“转喻”或“隐喻”的认知思维,前者往往以拥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事物泛指某个颜色区域,后者还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

主要涉及“转喻”的中国古典颜色名词有“育阳染”“爵头”等[15]。“育阳染”指汉代育阳(即“淯阳”)地区的丝织物的颜色,接近现今牛仔布的颜色;“爵头”指红色带微黑的雀鸟的头部颜色——古代贵族男子行“加冠”礼时,第一回合的“冠”通常是这种黑色。二者都是以具有某种特殊色彩的整体事物代指这种特殊色彩,凸显的是整体中的特定部分,与上述以部分指代整体的转喻思维略有不同。

涉及“隐喻”的古典颜色名词有“松花”“缃叶”“二目鱼”“黄河琉璃”等[16],它们都能表述为“像……一样的颜色”的句子。“松花”泛指像松花一样的嫩绿色;“缃叶”泛指如新生桑叶的浅黄色;“二目鱼”则指马匹的眼睛周围像鱼眼白一样的灰白色;“黄河琉璃”指如同黄色玻璃的颜色,本指特定时刻太阳照射下的黄河水的颜色。正因为这些颜色多涉及跨越概念域的“隐喻”,所以其在现代色谱中可能没有明确对应的颜色而仅存于古代文献中。

现代人之所以认为它们具有一定的“美感”主要因为“转喻”“隐喻”中概念A涉及的事物基本不再以原有名称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甚至已经从客观世界消失。于是,在“转喻”“隐喻”的认知活动中,自然地介入了“想象”的思维过程。这种自由思维活动的出现,既造成审美的陌生化程度提高,又使审美活动空间更加多元和灵活。

结语

中国古典名词审美感知的核心机制之一在于通过“隐喻”“转喻”等单一的或复合的认知机制,将日常普通词汇进行“陌生化”的加工——自然事物类古典名词主要涉及“隐喻”思维,月令时间类古典名词主要涉及“转喻”思维,颜色类古典名词则涉及这两种认知思维。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对其展开审美分析,有利于切实地、细致地把握中国古典名词的审美要素与构建过程,在传统“通感”理论的基础上或许又前进了一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中国古典名词正逐步退出汉语日常语言的词汇系统。这些指代古代事物、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名词,实则为相对统一、简洁、高效的语言系统提供了丰厚的语言资源和文化养料,更为部分机械的、麻木的、枯槁的“心”提供了融入万物生灵、感受自然变化的入口,值得我们耐心地习得与守候。

猜你喜欢
月令农历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闰的故事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徽宗朝丰亨豫大的政治理想与月令的文体新变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过 年
《礼记·月令》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农历新年精选“淘”特辑
相公,握个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