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召娣 刘婷 王丽娟 陈继芳 陈敏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器官组织损害与功能障碍,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9.7%~11.6%[1],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比超过90%[2],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快速改善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糖毒性对器官组织的影响,是临床治疗血糖严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的常用方法[3]。而为了进一步改善预后,延缓糖尿病进展,预防相关并发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长期平稳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防止病情反复发作成为护理干预的一项重点内容[4]。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staged diabetes target management,SDTM)是基于分阶段糖尿病管理理念设计研发的一种糖尿病管理工作模式,它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借助网络平台,分阶段的予以糖尿病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经临床实践证实在促进血糖达标、提高糖尿病远期管理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5]。本院近年引入SDTM,予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DTM系统管理收效理想,现对此进行报道。
从2019年3月—2020年3月入住本院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26~61岁,平均(45.22±6.81)岁;初中文化13例,高中文化5例,中专文化2例,本科文化7例;体质量指数(BMI)19.0~ 34.9 kg/m2,平均(25.72±4.16)kg/m2;糖尿病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85个月,平均(20.48±9.31)个月。对照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26~64岁,平均(46.30±7.12)岁;初中文化14例,高中文化4例,中专文化2例,本科文化7例;BMI 17.9~37.3 kg/m2,平均(25.70±3.97)kg/m2;糖尿病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9个月,平均(19.76±5.31)个月。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疾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6];②年龄20~65岁;③住院病例,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④出院后接受不少于9个月的跟踪随访,临床资料齐全;⑤入组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⑥有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⑦对本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高血糖高渗状态伴严重微循环障碍,胰岛素吸收不良;②合并酮症酸中毒、V期糖尿病肾病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③合并未控制的严重感染;④合并心肝脑肾等严重系统疾病,或血红蛋白<100 g/L,一般状况差;⑤妊娠哺乳期女性;⑥合并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视听障碍等无法配合研究者;⑦依从性差;⑧生活无法自理;⑨同期接受激素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住院接受7~14 d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院期间常规护理,出院前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舒张压、收缩压、入组前相关实验室指标与并发症评估资料等,出院后采取不同的随访及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对照组(常规门诊复诊):本组患者每3个月门诊复诊一次,漏诊者予以电话提醒,来门诊给予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PG)、餐后 2 h血糖(2 hPG)、HbA1c、BMI等数据检查以及常规用药指导及一般的口头健康宣教。
试验组(通过SDTM系统追踪管理):本组患者纳入SDTM接受系统管理及持续性的专业健康指导。依据患者血糖指标达标与否,SDTM将管理分为评估、调整、维持三个阶段,根据患者所处阶段不同,予以不同的管理策略。评估阶段,根据收集到的基线资料,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HbA1c<7.0%为血糖达标标准,达标者直接进入维持阶段,未达标者进入调整阶段。调整阶段和维持阶段,均每3个月随访一次,每年1次筛查并发症,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再评估,血糖达标者继续维持,血糖未达标者转入调整阶段。调整阶段,遵循糖尿病治疗流程调整患者用药方案,以3个月内患者血糖达标为目标,期间视情况缩短随访时间,追加随访次数,强化糖尿病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加强血糖自我监测,使FPG与2 hPG降至目标值,待患者血糖达标后,转入维持阶段。主要宣教内容:(1)饮食控制。为患者发放食物营养表,指导患者学会计算自身每日所需营养及热量,强化饮食管理,嘱饮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限制糖油盐的摄入,忌烟酒等[7]。(2)运动指导。向患者介绍适量运动在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患者情况推荐适宜的运动方案。(3)用药指导。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并根据血糖动态监测结果,针对性指导患者具体用药情况,嘱按时按量,不得擅自调整用药,胰岛素注射治疗者指导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8]。(4)血糖监测。指导患者血糖自我监测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指导监测频率,记录监测结果,为管理提供依据,发现异常及时就医。(5)心理干预。积极转变患者思想观念,有的放矢的干预患者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树立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以及与疾病长期斗争的信心,使乐观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9]。维持阶段,指导患者继续坚持健康行为与合理用药,测量并记录体质量、血压、血糖、HbA1c、尿蛋白等指标,同时了解患者近期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干预前及干预后3、6、9个月时,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样,采用爱森斯CareSens POPGM505EA型血糖仪(爱森斯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测定血糖指标FPG与2 hPG,采用澳菲领Afinion™ AS100型蛋白分析仪(上海生科仪器有限公司)测定两组HbA1c水平,比较观察指标差异。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血糖达标率,以HbA1c<7.0%为血糖达标标准。
数据以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前血糖指标FPG、2 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9个月时,试验组三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4。
表1 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表1 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试验组(n=27) 11.96±3.07 17.66±3.93 11.16±2.04对照组(n=27) 12.51±3.12 17.81±3.85 10.91±2.07 t值 0.653 0.142 0.447 P值 0.517 0.888 0.657
表4 干预9个月时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表4 干预9个月时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试验组(n=27) 5.83±0.96 8.23±1.24 5.85±0.90对照组(n=27) 8.41±1.22 14.13±1.36 7.96±0.83 t值 8.636 16.658 8.955 P值 0.000 0.000 0.000
两组干预前血糖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血糖达标率呈显著上升趋势,9个月时达到100%,各时点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两组血糖达标率比较[例(%)]
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患者数量庞大,但血糖控制达标率却不甚理想,根据文献报道不足40%[10]。而血糖持续波动,反复升高,会增加胰岛β细胞负担,加重脏器功能损害,导致病情进展,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11]。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积极规避生活中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加强血糖管理,控制血糖达标,对于延缓病情,
减少医疗花费,降低相关残疾与死亡具有重要意义[12]。糖尿病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疾病,对于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患者出院后仍有必要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并坚持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努力养成健康行为。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掌握足够的疾病相关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患者具备坚定的信念以及良好的自控能力,否则很容易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疾病进展。
以往,临床对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一般的门诊定期复诊,根据患者检查数据予以用药指导及口头健康宣教,此法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树立患者治疗信任,而且难以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指导,影响患者遵医行为,是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院近年引进SDTM对患者进行系统管理,该管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以患者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数据为支撑,借助网络平台对患者进行系统管理。根据患者血糖是否达标,SDTM模式将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其中调整与维持两个阶段通过评估与再评估持续循环,可以有效确保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在调整阶段接受系统治疗与全面、专业的指导。具体的诊疗方案建立在与患者充分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上,更适应患者的生活方式,也更能得到患者的接受与认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使患者血糖达标率短期大幅度提高。本次临床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基于SDTM进行系统管理后3、6、9个月时血糖指标FPG、2 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血糖达标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结论相符[10],肯定了SDTM系统管理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另外,陈静等[13]予以糖尿病患者分
阶段随访管理,结果显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与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丁蕾蕾等[14]在研究中证实,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对改善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等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证实了SDTM系统管理用于糖尿病患者院外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表2 干预3个月时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表2 干预3个月时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试验组(n=27) 6.90±1.14 10.02±1.67 6.89±0.91对照组(n=27) 8.10±1.53 13.14±1.92 8.52±1.07 t值 3.268 6.371 6.030 P值 0.002 0.000 0.000
表3 干预6个月时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表3 干预6个月时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试验组(n=27) 6.15±1.02 8.86±1.40 6.26±0.85对照组(n=27) 7.89±1.35 13.20±2.37 8.07±1.14 t值 5.344 8.193 6.61 P值 0.000 0.000 0.000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对患者进行SDTM系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促进血糖达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