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融合“PBL+FC”的教学模式研究

2022-04-09 19:59王婷婷叶明全杨利宛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雨课堂翻转课堂

王婷婷 叶明全 杨利 宛楠

摘要: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难以理解其逻辑思维的现状,采用“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课前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设置课前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知识内化的时间提前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重点的答疑解惑,课后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和课堂效果进行总结调整。实验组学生考核通过率为100%,其中80及以上分数占比高于同期考生。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翻转课堂; 雨课堂;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6-016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概述

大数据、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推进了高校教育模式的发展,微课、MOOC、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和资源的创新使用[1-3]。雨课堂作为一种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平台,能够帮助师生记录教学过程并生成分析数据帮助师生总结和改进课程[4]。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获得问题的解答[5]。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课堂的内化转化为提前外化,将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迁移到课堂之前[6-7],这样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为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2 雨课堂融合“PBL+FC”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2.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征

本课作为一门医学院通识课程,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数据库、操作系统、语言编程等,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拓展较多,能够帮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原理和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8-9]。该课操作性较强,在实际教学中不能通过单纯的理论讲授,而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2.2 教学对象特点

医学院校学生大部分为非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所以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并顺利通过省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课程缺乏学习主动性,导致知识在课堂上能够记住,但无法深刻理解,容易课后一段时间淡忘。大学生乐于参加各种社团和校园活动,对于课程学习重心不高,对于课堂通知容易忽略或遗忘,需要教师通过大学生常用的网络社交软件进行二次提醒。

2.3 授课教师特点

目前教师团队中很多高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使用存在困难。此外,高校教师日常工作除授课外还需完成科研、比赛、学习等事项,容易挤压教师备课时间,借助智慧教学平台进行教案整理、试题发放、作业批改等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2.4 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通过教师单方向的输出,教师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容易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及时总结课堂调整教学内容。

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操作简单、容易学习、功能丰富,能够使得部分高龄教师和学生快速上手,熟练掌握。该平台具有定时公告功能,能够帮助教师向学生及时发布上课消息,推送预习课件、视频、习题等资料。课程结束时,平台会展示教学综合分析数据,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知识掌握的薄弱点,一定意义上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帮助教师及时总结本课调整教学内容。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学习,在上课时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应用,同时对于学习时遇到的问题点或者难点要进行描述,從而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解答并进行知识点补充。但是翻转课堂中前期需要教师准备合适的资料推送给学生,同时学生需要自学完成知识学习。为了督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可采用PBL教学方法在课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上课前完成回答,从而在上课时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对于资料推送、发送问题、批改作业等工作均可使用雨课堂高效完成。

3 雨课堂融合“PBL+FC”教学模式设计

如图1所示,本模型以雨课堂平台为主,QQ和微信社交软件为辅,结合PBL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3.1 课前知识传递

(1) 教师充分准备材料,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在上课前一周准备好课堂资料,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学科特点选择教学资料,如内容简练、重点突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讲解型资料、MOOC和BILIBILI上能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示范视频等。借助雨课堂中微信通知发布消息,将需要预习的课程PPT、网络视频、课前问题发布给全班学生,使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雨课堂”中私信功能和QQ群中的聊天功能,使得师生、同学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和互动,同时教师可将重点、难点问题记录,作为课堂上的重要讨论内容。

(2) 学生广泛查阅资料,按时提交答案。学生收到教师发布的问题和相关学习资料,首先通过学习资料进行新知识学习;其次解答教师的问题并通过雨课堂提交问题的答案,对于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充分学习了相关资料才能获得答案;再次对于个别学生解答的结果可能存在争议,可由雨课堂私信或者QQ提交给老师,作为老师授课重点。

3.2 课中知识内化

(1)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自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剖析和总结,并穿插课堂练习和部分习题检测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教师列举课前收集和自己设计的问题,组织学生现场讨论,纠正学生描述错误的地方。课上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的深层次规律,适当选取学生使用教师机进行现场操作或书写代码。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和主动思考帮助加深理解。

(2)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因为使用雨课堂进行课堂记录,教师在课堂上发布的投票、问题、点名等活动都有相关记录。课上学生通过雨课堂获得教师发布的课件,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将自己仍然疑惑的PPT标记“不懂”,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获得讲解的重点。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雨课堂弹幕、私信、投稿提出。

3.3 课后习题巩固和总结

(1) 教师综合评价和教学反思。教师根据上课情况以及雨课堂的课程汇报,进行本次课程教学情况评估,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针对课堂上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教师要注重班级群的讨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课堂演示情况以及日常测试情况等,以客观公平的角度来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进行准确评价。通过QQ群中匿名提问和雨课堂私信,同学们可以积极进行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组织、问题设置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2) 学生获得教学评估。学生在课堂结束后会收到雨课堂针对个人的本次课程学习评价,从而帮助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加强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其与同学之间的沟通频率。充分利用雨课堂、微信、QQ等网络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积极思考和交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支撑作用。

4 实践结果

选取本校2019级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制药工程专业共4个班级合为一个实验班,最终测评采用统一的安徽省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结果,实验班中共112人全部通过考核,平均成绩为83.8分。有1101位同批学生均使用相同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进程以及拥有相同课时数,平均成绩为82.08分,其中80分及以上的学生比例为65.58%,比实验组考生少5.86%。同时,相较于同批学生的不及格率为3.18%,本校考生的不及格率为8.16%,本实验组学生通过率为百分之百,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中为了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必须主动解决问题。通过该学习模式,增强了其学习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同时在文献查找、信息搜索和处理方面的能力也獲得了提高。

5 结论

以雨课堂教学平台为主,QQ和微信为辅的方式,融合PBL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加强了师生教学互动。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加速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速度。数据化的课程评价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聂亦然,杨琴,章新友,等.《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2(6):110-112.

[2] 邓天平,张林.基于慕课堂数据的学生学习行为分析[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2):78-82.

[3] 钟帆.“互联网+”视域下的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创新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2):60-63.

[4] 冯德香,陈锡山,李丽华,等.依托“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4):126-131.

[5] 王贵霞,刘红煜,张锦慧,等.疫情背景下基于PBL的在线翻转课堂的实践——以《基因操作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1(9):112-115,119.

[6] 孙超,白江平,毕真真,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21,32(2):107-110.

[7] Aditya Veer. Investigating the Pedagogical Design Feature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Advanced Practices in Nursing,2021,6(3).

[8] 魏晨希,马晓珺.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计算机基础“金课”教学模式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5):144-146.

[9] 王璐,曹风云,杨雪洁.计算思维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38(6):104-106.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雨课堂翻转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