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超
(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5·31”讲话时提出“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目标任务。后疫情时代总书记首次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指明方向,在国际传播格局“西强我弱”、大国之间博弈加剧、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新闻传播工作者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性意义。
从情绪传播的受众层面来讲,要塑造可爱中国的国家形象,首先需要受众自然地产生对中国相关主题信息的好感和认同,进而获得一种“中国是可爱的”的主观感受,随后,再自发地进行这种情绪的分享与传播,最后形成群体层面的意见共识。其中,情绪作为一种感性因素与新闻传播相伴相生,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建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情绪传播带来的短期社会影响是形成长期社会影响的必要条件和客观基础,也是作为质变发生前的量变积累过程。因此,本文将尝试从情绪传播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的实现过程出发,探讨新时代语境下可爱中国形象生成的现实路径。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常见的情绪有喜乐、悲伤、厌恶、恐惧、惊喜和愤怒。达尔文认为,情绪帮助动物们适应环境,且大多有目的性,是自然选择的产物[1]。
情绪传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及其伴随信息的表达、感染和分享的行为。其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经历了由被掩盖到被释放两个变化阶段[2]。传统新闻报道由于对客观性原则的追求,导致带有主观情绪的新闻编辑或报道被认为是不专业,甚至是有违职业伦理的。尽管如此,情绪作为一种信息内容却一直在不自觉地被运用。从商业报刊到主流媒体,情绪都在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之间游走,贯穿在新闻报道之中。20世纪初,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迭代,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罗大众获得了进场发声的机会,专业媒体垄断信息传播的地位开始瓦解。互联网用户借助智能手机和数字媒体开始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丰富的emoji表情符号和各种表情包的被制造足以表明数字化情绪(digital emotions)在社交媒体上的弥散与泛滥[3]。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与加深也说明了情绪在传播过程中能不断地激发和唤起更多人的情绪反应。赵云泽认为,作为集体情感状态呈现的公众情绪具有参与大众认知、形成集体记忆和建构表达方式的功能[4]。此外,在谈到当前的国际舆论格局时,德国作家米夏埃尔·吕德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西方媒体的报道框架下,少有对中国客观、分析性的报道,人们应冲破这些固有框架重新认识中国。”[5]而情绪传播凭借其区别于传统宣传易产生有限效果甚至反效果的传播效能以及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巨大实践潜能,恰为我们提供了构建有效媒体报道的叙事框架和逻辑转变。
可爱在汉典中为讨人喜爱之意,可以使用在对人物等具象实体和国家、制度等抽象理念的修饰上。由日本可爱文化发源而来的“萌”文化曾经作为流行词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其影响辐射至整个亚洲和欧美地区,甚至延伸出“萌”市场、“萌”经济等细分领域[6]。毫无疑问,可爱是被全人类所认可和欣赏的品质。心理学也用理论证实了这一观点:洛伦兹于1949年指出,幼童的可爱特质能够引发成人的养育之心,确保幼童能够受到妥善的照顾。这是一种演化上的适应,确保了人类的延续[7]。
可爱中国的表述也并非首次提出。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印记。早在193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其散文《可爱的中国》中就写到,“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8]14-24这是在中华民族危难存亡之际,方志敏为了唤醒民众的爱国之心而发出的高声呼喊。之后,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曾使用可爱一词来形容社会主义制度,并强调“要让人们觉得我们国家是可爱的。”[9]这种对于可爱中国形象塑造的追求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其中的内涵和依托的时代背景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就说过,“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面向世界的时代任务。由此可以看到,可爱中国形象的内涵从上世纪30年代起经历了由爱国情怀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国家形象塑造的历史流变。不管是具体事物的可爱,还是抽象理念的可爱,对于丰富可爱中国形象的层次和内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的唤醒和启动是情绪传播的最初阶段,也是进一步情绪分享的先决条件[10]。情绪的产生需要受到外界事件的一定刺激。而在新闻传播领域,这种事件一般通过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发生作用。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图片、视频成为数字互联网中占据主流地位的信息形态,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从广告、电影到短视频和表情包,图像充斥在我们触手可及的方方面面。通过强感官刺激的奇观化视觉形象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激发着我们特定的情感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着我们的个体认知。有学者指出,情绪的启动呈现出一定的视觉偏向[11]。因此,通过有特定意味的视觉符号调动受众的情绪,是我们应当把握的起点和重点。视觉符号可以脱离文字而单独传播,相比那些精心策划、耗资巨大的外宣工程,有时仅仅一张图片或几秒钟的视频,就可以获得四两拨千斤、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
2021年,中国云南省的一群亚洲象从原栖息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向北迁徙。BBC记者兰加纳·特瓦里在一篇报道中表达了对这场大迁徙的好奇并赞扬了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2]。随后美联社、《纽约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均刊载了大象迁徙的图片。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路透社甚至转载了央视制作的大象迁徙的航拍视频。这说明,大象迁徙事件在满足新闻报道价值的前提下,首先调动、唤醒的是媒体工作者的个人情绪。他们随后通过专业的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情绪及其伴随信息的分享,从而将这种情绪感染给更多的网民。根据情绪社会分享理论[13],社交媒体用户在受到情绪唤醒后,也主动地甚至迫不及待地加入到情绪的分享与传播行为中。例如,航拍拍摄的大象宝宝的可爱睡姿就吸引了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一些国外用户的点赞与转发,在社交网络上形成了一定热度,也改变着外国网民对中国自然环境的认知与看法。
经过情绪唤起和情绪分享,个体的情绪在汇聚、流通和共鸣中才有可能进一步形成集体的情绪表达,也即公众情绪。这种一致的情绪在群体间穿梭流动,在与事实性信息的连接和沟通中逐渐稳定,公众情绪随之转化为公众情感,公共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形成[10],可爱中国的形象开始深入人心。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共鸣作为最关键的一步,是需要我们在国际传播顶层设计中预先考虑到的要点,即通过何种传播方式和信息形态传递何种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才能达到情感共鸣。
以李子柒为例,这个来自中国乡村的普通女孩,却在国际视频网站YouTube上坐拥1 640万订阅者,位列中国区粉丝数第一,甚至超过了BBC、NBC等一众国际知名媒体机构。她的视频基本以固定镜头为主,时长大多在20分钟左右,而且很少有对白谈话,只是铺一层淡雅的背景音乐。在短视频大行其道、审美日益奇观化、消费不断碎片化的时代,可谓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这样看似“乏味”的内容,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网友的追捧和喜爱。这种跨越语言、种族和文化的共鸣能够实现的原因是李子柒的视频做到了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情感连接。有学者在对李子柒视频评论的高频词做统计后发现,喜爱(loving,liking)、令人惊奇地(amazingly)、高兴(pleasing,happy)、令人轻松的(relaxing)等积极词汇占据主导地位[14]。这些评论用词反映出网友观看视频后美好的情绪体验,也体现出他们对于李子柒视频中出现的中国文化的喜爱和赞美。情绪的产生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是人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具备一定的客观实在性[15]。李子柒一类的慢视频之所以能如此得深入人心,与整个社会长期处于加速的状态有密切关系。这种由竞争逻辑推动的不断加速,使得现代人疲于在工作中不断奔波而迫切地想要安静地享受生活。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更像是一个东方的彼岸世界,代表着与世无争的一片净土,也吸引着生活重压下的人群在这20分钟的影像里“偷得浮生半日闲。”此时的中国在外国人眼中成为木屋、草原和土地,因此也是无功利的、随性的、可爱的。
游戏同样是有着极高国际参与度且易引发情感共鸣的一大领域。由拳头公司开发的网游《英雄联盟》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8亿,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粉丝群体。英雄联盟2021赛季全球总决赛峰值观看用户数达400万人,较2020年增长60%。来自中国的EDG战队获得总冠军的新闻和夺冠瞬间的精彩视频在中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粉丝的狂欢。积极情绪通过人际传播得到扩散,且这种传播呈现出跨圈层的特征,许多非游戏玩家也受到高昂情绪的感染而被动参与到事件的关注当中。来自世界各国的网友主动送上对EDG的祝福,分享着中国队夺冠的喜悦。《英雄联盟》的游戏性和广大用户基础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粉丝群体可以在这一刻实现情感的同频共振。隋岩指出,个体情绪借助语言在社会网络间传播,实质是一场以情绪理解为内核的群体情感互动仪式[16]。这种互动仪式在粉丝群体之间建立起可供交流的意义空间并有助于集体共识的进一步形成,某种神圣的、光辉的荣耀感在仪式的包裹下激发了粉丝超脱于游戏的情感连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中国年轻化、时尚化的国际形象。
无边界的赛博空间赋予情绪信息记录和存储的场所。每一次舆情事件的发生,其中的个人情绪从唤起到分享,都被清楚地记录在社交媒体上,因而具有可查找性和可溯源性。类似的情绪不断积累而形成情绪记忆场域,参与着一定时期内集体记忆的构建,也推动着情绪传播的社会影响长期化和稳定化。因此,可爱中国形象的塑造需要长时的浸润和培育,也需要来自不同群体的多元声音。打造由官方账号、个人账号和为华发声的海外账号组成的国际传播矩阵,长期进行可爱中国的情绪信息传播至关重要。其中,个人账号和为华发声的海外账号由于一定程度脱离了政治标签和意识形态色彩而更容易打破跨文化交流的壁垒,从而对受众施加更深刻的影响。例如,活跃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海外博主“我是郭杰瑞”“歪果仁研究协会”“马思瑞”“Barrett”“麦克老师”等,都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声情并茂、极富感情的叙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客观、全面的可爱中国形象。其中,“我是郭杰瑞”围绕中美在疫情控制、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同制作了一系列的对比视频。视频中中国认真工作的抗疫人员、通过直播脱贫致富的普通百姓,还有中国政府对待涉及民生问题时的巨大投入,都使得受众产生了对中国强烈的好奇心和一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新鲜感。这些情绪在长期的传递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国外观众对中国的认知和印象,也启发了我们要加速梳理中华文明中能被世界观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可爱”资源,通过遍布世界的媒体账号和线下机构,将可爱中国的形象传递给世界观众。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其在社交媒体的应用催生出社交机器人这一传播主体形态。人机互在、人机共生的新型传播关系将逐渐渗透传媒行业。有研究认为,社交机器人对于公众网络讨论的情感场域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着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17]。因此,在国际传播中适度运用社交机器人可以协助进行议题的设置。其作为情绪分享主体也可以带动处于同一话题讨论区的人类用户的情绪。赵云泽指出,情绪的传播和理解需要对情绪产生的意义有共通的理解[4]。这就需要在社交机器人的学习阶段将其置于西方文化的语境中,学习了解国外网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进而作出基于“在地化思维”的情绪释放和价值输出,在话语形态上更加贴近“他者”表达,从而协助由人类用户构成的国际传播矩阵,共同塑造可爱中国的国家形象。
情绪作为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长期存在且不可置否的。互联网场域中的情绪传播在唤醒人类情绪的同时也在无声地塑造着公共舆论。当前,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正面临西方国家的针对性打压和极力遏制。一些西方民众一旦发表稍显客观公正的对华看法,便会受到极化群体的围追堵截而陷入“沉默的螺旋”的困境。因此,全面提升国际话语权,冲破污名化标签,展示真实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迫在眉睫。情绪传播作为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传播形态对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在今后真相的时代语境下,情绪更是获得了超越事实的地位,有时其自身也作为信息而独立传播。因此,我们应当主动认识、掌握并运用情绪传播的规律,将个人情绪转化为公众情感和公共舆论,进而形成集体记忆和意见共识,在此时无声胜有声处更好地实现国家形象的国际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