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题目在诗词鉴赏中的“五明”作用

2022-04-07 22:59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梦游李白古诗词

丁 彦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山西 太原 030001)

古诗词的标题往往蕴含着作者所写内容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以及诗体等诸多信息,有助于读者能够更快速更精准更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我们诗词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1]。在古诗词鉴赏的时候,我们往往经过对诗歌标题的仔细推敲、认真斟酌,便可感同身受、设身处地感受诗人那种思乡之情、离别之愁、怀旧之思、忧思之痛等某种情感,或诗人对所处生活及社会现象标新立异的见解,精辟独到的看法,乃至是诗人所寄托的鸿鹄之志[2]。一个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标题,更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对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的鉴赏,首当其冲的就是鉴赏标题,抓住题眼。例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 《渡荆门送别》,其题眼为“送别”, 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离愁别绪之情。接下来,我们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分析题目在鉴赏诗词中的作用。

一、明体裁

“吟”是一种诗歌体裁。李白之所以选择吟,是因为魏晋时期的古诗中,但凡用“吟”这种体裁的,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像《楚妃吟》《大雅吟》这些诗词,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简洁明了。“吟”字给人一种顺其自然,喃喃自语的感觉,没有感叹这么情绪热烈,没有批评这么黯然颓废,更像是一个小孩子受到委屈后的低声反驳,明明知道自己的挣扎,无济于事,但是仍然在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抒发自己的不满和不甘。

二、明主题

反映诗词的内容,概括所叙之事,如“游天姥”。李白的标题起到了统摄下文的作用,既概括了主要内容,又总结表达方法。“梦游天姥”为记叙,“吟留别”为抒情议论[3],更加点出主题。

天姥山座落于浙新昌之东。据说登此山的游客可以听到天姥奶奶美妙的歌声,因而得此名[4]4-6。首先选择“天姥山”,也是李白的独具匠心,他想要停止内心中,脑海中的声音,奈何身不由己,就像天姥山中的歌声,似有非有,无法阻断这样的声音。在心理学上有个实验是“粉红色大象”,当一个人让你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时,你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的,就像李白一样,努力不让自己回想那些不好的往事,那些黑暗不堪的生活,但控制不住。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其次天姥写出了作者游历对象为天姥山,写天姥可睹,使“梦游”成为可能,为梦因之一;写天姥山势高峻,使人萌发“梦游”的念头,为梦因之二;同时也解释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天”指朝廷中的权贵,“姥”指那些像自己一样傲岸不屈的人,作者的游历过程,便是对这两种人的评价和叙述。最后,选择天姥山,李白或许想要的是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高望远之感,无奈之余,又有些不屑。站在最高的山上,俯视着这个世界,不屑、不惧、不在乎,豁达的情感不言而喻。山的高,人的低,更是李白对人生的一种见解,对生命的一种看法,生命如此渺小,为何要去纠结这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朝堂中的那些所谓的大事、国事,那些黑暗势力所关注的权力、利益,又算什么呢?坦然面对,欣然接受,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心态。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李白当时的矛盾心情,怀才不遇。

三、明情感

透露诗词的情感,虎珀拾芥。离情别意是传统文化中历代文人骚客咏叹的千古题材。屈原曾感慨系之:“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也曾感慨万千:“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赠别也好,留别也罢,都是此情此景而引发此情此景,是一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坦诚相待的流露[5]。诗中阴霾的环境,不止有熊与龙的咆哮,就连天空中的云、河流中的水也在颤抖惊动,这与诗人阴郁的低落情感,情景交融成一体[3]。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之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表明内容是写送别,按照常理应该写离别之情。《梦游天姥吟留别》吟的是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吟的是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留的是给朋友的真诚劝告,留的是情[6]。别的是人,别的是黑暗的社会现实。只有一个人在离开时才会有留有别,那么李白离开什么了?首先是离开了曾经心之神往的朝堂,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悔恨、郁闷,别了暗无天日、长夜难眠的统治,正如李白的“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7]其次是离开了山东老家,留下的是对归心似箭、魂牵梦萦、叶落归根的家乡思念之情,别的是自己情同手足、推心置腹、脉脉相通的故友。最后是李白了解自己的身体后[8],想想之后即将离开的生活,有种喜悦,豁达的心境下,有种终于解脱的意味,找到了黑暗中的出路。

四、明意象

梦是人体的一种常态,是身体和心理上必不可少的现象。人入睡后,看似一切都静止,但仍有小部分脑细胞处于放电状态,这就是做梦的生理基础。梦就是愿望的达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梦境:假如当天晚上吃的食物盐分高一些,那么晚上就会渴醒。但在这“醒”之前,往往先做个梦——他正端着一大碗水在不停地喝。由于身体的原因,让人产生喝水的强烈愿望,从而通过梦来达成,缓和渴的感觉。再例如,当我们还是学生时期,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道题中,即使不能解答出来,晚上有可能会梦到,这也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作者以梦为诗词的背景,并非寄兴山水之作,也非回首宫阙以望重用的抒写,而是以记梦为由,来写自己的愿望,李白出翰林后,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怒和怨气。回想李白的一生,或许生命对李白来说,更像是一个不断疗伤的过程,不断受伤,不断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来临的受伤,如此反复的心理折磨。藏在心底的话并不是故意要去隐瞒,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有人曾说过:人一生会有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这两种心境像乌云般压得李白喘不过气来。故想要借这个梦境表达自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将潜意识里的叛逆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成就了梦境的高潮[9]。还有就是一种现实的写照李白当时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只能让李白通过梦境的途径,完成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望梅止渴”“指雁为羹”“画饼充饥”,或许就是李白当时对自己处境的处理方式。

五、明线索

提供诗词的线索,贯穿全诗的行文线索,如“梦游天姥”提示的整个诗都在游历天姥山,故全文围绕此线索展开。一个“游”字,自然而然地让我们联想到李白在途中的那种急切、激动、轻快、神往。而诗中“飞”“送”这两字足以体现。然而“游”字大有文章,这里的“游”完全代替了作者的另一篇诗《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0]。作者游历的“冰塞川”“雪满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李白想要解脱,想要在梦中预见东鲁朋友,转神游于千载之上,似见吕尚、伊尹受君重用[11]。这是李白心理上的希望、抱负,对比之下,现实中他的失望和沮丧鲜明地展示出来。在这种对照、映衬中反映出李白对现实不满的本质,透露出作者的倾向、评价和思想感情。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由现实-梦境-仙境-噩梦-现实,如此层层叠叠的感情交替,不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阴暗残酷的政治现实对诗人宏图大志、志存高远的阻遏,体现了诗人因此而产生的强烈的愤懑不平之心,同时也彰显了诗人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追求[12]。“游”字有流动的意思,也显示出李白内心的不安与不甘,他在尝试安慰自己,想到美好的事情,想要淡然面对目前的处境,但是再想想黑暗的现实和勾心斗角的朝堂,内心又泛起不满的情绪,这样的心境不断切换,将心比心,这种难,这种无奈,这种折磨,我们都会身临其境,设身处地难过。

通过上面对《梦游天姥吟留别》题目的五种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题目对鉴赏诗词的重要性。有些诗词题目还具有其他作用,如诗词题目还可设置诗词的悬念,吸引读者的关注等。因此,在诗词鉴赏中,一定要先注重对题目的认真分析琢磨,整体感悟,才能在鉴赏上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梦游李白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在梦游的象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梦游
古诗词中的新年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