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2022-04-07 17:2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情境

刘 金 丽

(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114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3·18”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革命精神和信仰,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重要的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将红色文化资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既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方法。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实现知行合一,成为当前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探寻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10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的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所饱含着的独特民族精神基因为红色文化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时期培育的革命文化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的先进文化直接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基本内容。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既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要求,“有助于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涵养赤诚的爱国情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提高红色文化育人实效,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1]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力抓手

思政课教学多偏重理论、忽视甚至缺失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枯燥,致使学生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正是这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催生了多种多样的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实践。”[2]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优质的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也为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案例,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针对性、亲切感和真实感。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既是高校思政课一以贯之的目标追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思政课既要实现知识的传授,又要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将现实与理论相结合,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有效路径。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断奋斗的辉煌历史中所形成的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青年一代更能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坚持的初心使命、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的宗旨情怀,有助于学生实现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明确自身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实现育人目的。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思政课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的最基本的方式,这种方式固然有效,但难以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通过情境教学法,以生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红色文化,更能实现其价值引领的功能,具体方式包括创设情境、走入情境和虚拟情境。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到创设的情境之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如以教材重难点为基础,根据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调研和研讨,或由学生自主创设情境,编写剧本,排演话剧、小品、情景剧等,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点燃学生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的传承红色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力量。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且对场所没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比较容易实施,能够极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走入情境

组织学生利用实践课时、课余时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前沿、贫困地区等进行实践调研,获取一手资料,制作实景音视频,进行分享、交流、展示,有效推进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在无形中展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

(三)虚拟情境

运用VR技术手段,在课内实践教学阶段,让学生在仿真的生动情景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魅力,“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应积极使用现代媒体技术,通过 VR 技术将教材内容中的红色英雄人物高度还原,使大学生虽身处当代,却能深刻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场景。”[3]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理想信念的教学中,将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生动逼真呈现,通过视觉的震撼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着力点探析

如何能够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不仅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有关,也与思政课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以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方式相关。

(一)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红色文化素质

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提升红色文化素质,盛满自己的“一桶水”,才能解决大学生“一杯水”的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质,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个方面,牢固确立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立场、态度和情感,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价值引领的方向,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成败与效果。只有信仰坚定的思政课教师,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植根于大学生的灵魂深处。另一方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理论深度。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内容,才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支撑思政课理论教学,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二)红色文化资源支撑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转化路径和方式

实践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实践教学还需要教师对理论的运用、分析和综合以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的使用也关系着红色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效力的发挥。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是否能够充分吸引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才能使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三点:第一,“实践活动娱乐化”营造仪式感:增加活动形式的仪式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吸引力,增强学生获得感,比如在辩论赛中,严格按照辩论赛的流程和标准来要求各位辩手,用仪式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标准化的流程中激发积极性、主动性。第二,“实践内容原创化”提升教学吸引力:实地调研写总结、图文并茂讲故事、谈感悟等等,比如在实地调研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实践中,要求学生提前学习相关红色文化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结合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开展红色文化汇报会,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再加工创作,激发学生的参与感。第三,“我的课堂我做主”提高学生参与度:确定实践教学主题供学生备选,安排学生设计并组织实践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比如在“欣赏红色艺术经典,指引青年前进方向”实践活动中,安排学生负责组织各小组选取红色艺术作品,并按照主题或者作品创作时间为序,开展实践教学展演活动,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自主选择作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做到了思政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