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022-04-07 17:2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劳动青少年活动

宋 卫 平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改善家庭劳动教育俨然已成为当下诸多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家庭劳动教育当中,需要对整体劳动教育的改革以及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实施发展情况作出重点规划。青少年自主自发性地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计划,也是需要家庭去加以重视并合理规划的核心内容。

一、青少年家庭劳动教育中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习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道德的培养始于刻苦训练,引导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学习,树立劳动最光荣、最高贵、最美丽的信念。从历史的广角镜来看,新时期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有自己的个人发展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1];同时,通过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观念更加强烈。因此,做好思想引导、价值观教育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一)重学习轻工作

随着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教育和培训缺乏适应性。目前为止,一些教师和家长仍然对工作教育的内涵有所误解,将工作教育理解为参加简单的体力劳动,使工作教育成为与脑力劳动和日常学习无关的活动,这无疑给青少年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并且没有突显出工作教育的价值。此外,一些家长不忍心青少年参加家庭作业,做饭洗碗等简单的家庭作业基本都由父母承担。长此以往,青少年由于缺乏一些必要的工作实践,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而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与工作教育内涵的深入解读不足有密切关系。

(二)传统观念轻视体力劳动

现代社会已进入科技发展阶段,高度重视科技发展,轻视了体力劳动。人们一般认为,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应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而不是参与体力劳动。这种传统思想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将导致青少年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不高,从而只注重学习文化课程,忽视劳动教育。研究表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劳动教育,将妨碍青少年个人实践技能的锻炼,影响其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学校缺乏相关课程与专业教师

教育部门强调青少年的道德、智力、身体、艺术等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缺乏相关课程的开设,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不结合“工作能力”的开设课程;其二,缺乏专业教师,虽然也有一些学校开办了此类课程,并雇用了少数社会工作者和绝大多数文化教师参加,但由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有限,如果想给青少年带来有效的示范和辅导,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仍然需继续努力。

二、在家庭劳动教育中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策略

(一)身心合一,以劳育人

树立身心合一的劳动教育观。把青少年看作完整的人,促进其身体、心智、情感的高度融合,协调统一,并树立真正以“教育”为立场的劳动观念,期待着青少年的成长。劳动作为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了发挥体力、展现智力的机会,也是一种能调动青少年全部身心参与实践的理想载体。按照自身认知的观点决定心智,心智实现的唯一途径只能是通过劳动。

如何实现身心一体,让青少年真正参与到劳动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身体活动,从本能牵引到身体意识的参与再到学会利用身体、开发身体,使得身心参与劳动的程度不断深入。其次,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性,要为不同学段的青少年设计循序渐进式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培育个人成长的养成式教育[2]。

(二)切身体验,以劳树德

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简单的说教与经验总结,必须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才能逐渐形成。劳动具有社会教育的属性,要以真实任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融入青少年的亲身经历、思考与实践,为青少年提供切身理解社会关系、道德规范的机会。这一过程,包含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是青少年参与劳动的探索经历,是感受劳动的成长经历,是热爱劳动的珍贵经历,体现着劳动价值观的养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从“言传”到“身教”的转变,形成劳动榜样效应,帮助青少年感知劳动价值观的含义。在青少年劳动过程中,要注重不能以评比为导向,不能功利性地看待评价对象,要尊重青少年身体的差异和思考的差异。

(三)身体在场,自由劳动

劳动教育自身的发展已然昭示了教学场域必须真实可感,使身体在场。学校、家庭、社会,都能为青少年提供体验的环境,让身体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充分的自由,让其在广阔的劳动环境中获得知识和亲身体验;此外,劳动教育应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拓展地域特色的劳动体验之旅,使青少年亲近自然,置身于具体的劳动场景中获得更深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劳动教育要以生活为本源,从现实需要出发,搭建起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最后,可以开展贴近生活的活动方式,鼓励青少年在熟悉的家庭场景中多做劳动,养成习惯,使劳动日常化;更多参与到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中,让青少年的身体“走出去”。

(四)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家长要以身示范,切实认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摒弃学习第一位,劳动教育价值不大的错误观念。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劳动锻炼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学习洗衣服、收拾个人寝室、清洗蔬菜水果、使用一般家用电器、简单地烧饭做菜等家庭劳动,在劳动后及时赞美和鼓励,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成就感和愉悦感,激起孩子劳动的信心和决心,逐步成长。同时,教师也要在校园生活中率先垂范,逐步培养青少年的劳动习惯,引导青少年知道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

此外,必须重视劳动实践,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实践活动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条件,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园中发现了乱扔的废纸、果皮等,教师主动捡起扔到垃圾箱中,青少年就会效仿;发现有的孩子主动去做,教师适时表扬,就会形成榜样典范,人人仿效,进而形成习惯。又如,可以和青少年一起参加校园周边植树造林义务劳动,清理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等活动,教给青少年方法,传授劳动技能。通过这样的劳动实践,青少年在其中得到锻炼,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为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可以组织青少年动手布置班级文化,参与学校常规性的环境卫生劳动,参加敬老院或者街道打扫卫生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后及时总结,表扬标兵,让那些认真学习、主动参与劳动的青少年给大家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还可以撰写劳动感想作文等,达到劳逸结合双赢[3]。

(五)让青少年按大纲要求参加体力劳动

在劳动教育时,对青少年进行节约资源教育、创新教育、家乡特色劳动教育及传统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既要重视绿色环保,也要与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第一,注重环保的劳动教育。比如《蒜的第二春》,从提出疑问,讨论种植步骤,实践操作几个环节入手,到最后顺利地完成大蒜的种植。如此环环相扣的教学实践,不断引导青少年感受探究的过程,了解工具的使用,知道大蒜的根是可以继续利用的,以及通过亲自种植完成了蒜的生命延续,很好地体现了劳动教育精神,体现了绿色环保、废物再利用的理念。

第二,关注创新的劳动教育。如《以竹代塑,“自制吸管”正当时》的活动课。从一段视频展开,基于生活,从青少年熟知的塑料吸管入手开展教学。让青少年按照制作流程不断地切割、打磨、清理,最终制作出竹制吸管。制作出来的“吸管”既可以当吸管,又可以当筷子,体现了环保、限塑的理念,是一种创新的劳动,也是一堂很好的手工课。再比如木根、竹根、石头的重新刻画,与美术相结合,让它们产生更多的附加值。

第三,进行具有家乡特色的劳动教育。如《学习组装手电筒》的课堂上,出示一堆手电筒原材料,牢牢地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以此导入,直截了当地同时,也让学生眼前一亮。在活动部分,通过微课讲解手电筒的组装,让青少年体会从劳动实践中获得的快乐,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结合家乡特色进行劳动教育,为家乡提早培养一批合格劳动者。比如靠近海边、湖边的有《鱼鲞的制作》《虾干的制作》《给螺蛳剪尾巴》等活动;住在山上可以搞《种植黑木耳》《采茶》等活动;也可以与家乡特色产业相结合,如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小五金、温州的纽扣等。

(六)家校联合建设劳动教育环境

家庭可以和学校联合,这样既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要建设和改善整体劳动教育的环境,首先要考虑相关师资力量的增加和改善。加强整体劳动师资队伍,先从提高教师整体的劳动意识开始,让教师以身作则,也可以从生产一线和劳动当中挑选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当教师,通过各个层面去贯彻劳动教育。

其次,要加强校园整体劳动文化氛围,除了开设讲堂之外,也可以在学校当中设立相关的劳动文化活动。校方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节点开展一些具有劳动氛围的小型活动,鼓励青少年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开展劳动。比如劳动节,植树节等,都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4]。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当中,也应养成挖掘劳动文化的习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激发青少年参与课外实践和劳动的积极性,并能够自发地参与其中。

最后,将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开设提上日程。各门科目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到青少年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行当中。可以开设相关的劳动知识、劳动法规或者是劳动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劳动课程讲座,并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校方还可以通过开设劳动者劳动活动,让青少年坚持参加一个月或者是一个礼拜的活动,可以是义务的,也可以是青少年自发组织的。最主要的还是构建整体校园劳动环境的一个大方向和氛围,让青少年有一个自主参与劳动的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家庭劳动教育中所需要做到的和注意到的相关事项,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考虑。家庭可以和学校联合,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开设相关劳动教育的课堂讲座,提高青少年整体的劳动积极性。除此之外,让青少年实际、自发地去组织相关劳动活动,或者参与到劳动当中。只有综合性地结合劳动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和整体劳动实践,让青少年从多元化角度参与到劳动当中,才能真正达到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进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青少年活动
“六小”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青少年发明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