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阈下皖北地区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2-04-07 10:26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皖北文旅区域

李 娟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统筹规划旅游产业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做出部署,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新提升。以全域旅游为载体,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公共服务优化以及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是旅游产业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时代需求。《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及产城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安徽省在全域旅游战略指导下正在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而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滞缓区,其文旅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大众旅游新时代,皖北地区如何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产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契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1 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及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全域旅游”是指把特定区域进行统筹综合管理、统一规划布局和整体推广营销,形成“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业向综合目的地建设管理转变,从而实现旅游产业集约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全新模式[1]。我国“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阿坝州在灾后重建中提出的“全域景区”和浙江绍兴提出的“全城旅游”。《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率先用全域旅游理念来规划统筹,将旅游产业作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绍兴市则提出“全城旅游”战略,在《绍兴全城旅游总体规划》中提出对市区景区的旅游交通、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整改提升。随后重庆巴中市提出以“全域旅游”观念统筹全县旅游开发,成都大邑县也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度假产业。在2011—2015年四川九寨、湖北十堰和云南石林等更多区域开始提出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2017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社会全面关注和参与。

产业融合是系统自组织性的表现之一。产业融合思想发轫于马克思和马歇尔,但当时未能提出系统的产业融合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高新技术发展使一些产业边界模糊,产业间相互渗透融合成新产业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时学界提出产业融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美国产业技术演变研究提出技术融合概念,约菲(Yoffie,1997)则认为产业融合是采用现代技术整合原本各自独立产品。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边界等构成要素来分析产业融合内涵,对产业融合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2]。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具有极强的融合潜力与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尤具代表性。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可增强旅游地吸引力,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遗产旅游等业态,能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从实践层面看,产业融合本身是多要素协同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尽管旅游产业具备融合其他产业的天然特性,但融合过程中由于制度、企业需求等因素会制约旅游产业融合效果的发挥。对文化与旅游融合机理与动力探究,将为制定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对产业融合理论的实践检验和完善。

协同发展理论源于协同学。哈肯(Hermann Hake,1971)提出协同概念并创立协同论,指出协同目的是通过系统间协调改善系统环境,实现效率提升及系统优化。旅游产业作为特定系统,各子系统间协同运作可推动旅游地域系统一体化。南柯维斯(Nankervis,1991)最早提出文化协同概念,还提出区域跨文化合作策略[3]。从文化协同内在机理和旅游发展规律出发,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可使毗邻地区融合成大旅游区,跨越行政区划限制发挥各区文化旅游优势。各地旅游产业实现协同合作,有利于形成共享共赢的发展局面,便于形成全区域统一化市场。

2 皖北地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新诉求

皖北地区是泛长三角经济带的中部腹地,南接皖南,北望山东,东靠江苏,西连河南。皖北地区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是“一带一路”经过地区,处于中原战略要地。皖北发端于清康熙九年的庐凤道,于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皖北道,以淮河文化为主。淮河文化融汇楚汉文化及中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元化特点。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重要旅游资源123处,其中以文化历史遗迹与建筑类、城镇类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92处,占比75%。人文旅游资源是皖北地区各市县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皖北地区是安徽省西进北上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旅游中心集散地[4]。2008年安徽省出台《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北振兴被纳入全省发展大格局中重点提及。园区合作共建、新旧十条实施意见、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等系列举措密集出台。皖北地区在2012年正式入围中原经济区,叠加优势逐渐显现。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安徽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6年皖北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被写入“十三五”规划。2016年4月《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构建皖北区域性旅游目的地。2020年12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皖北成为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地。2021年4月《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则明确指出在“十四五”时期加速推进皖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强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对推动皖北地区提速发展,缩小长三角区域内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旅游观念也日渐成熟,走马观花式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需求,人们更倾向于具有丰富内涵的文旅产品和文化体验。同时国家不断出台促进文旅融合的利好政策,还从顶层设计层面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如何加强文旅项目的内容建设,打造特色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消费升级的要求,提炼和培育IP至关重要。IP是品牌与品质象征,是旅游产品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提升的结晶,是实现旅游供给侧改革和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5]。长期以来由于开发模式单一、旅游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原因,皖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皖北地区文旅项目内容建设的重要性还没有凸显出来,在文旅融合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加码和土地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房地产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发展。有许多房企布局到文旅产业,这些房企拥有雄厚的资金优势,有着丰富的房产开发经验,不少地产商依然用住宅的生意逻辑进行文旅项目开发,出现许多低质量和同质化严重的项目。

总体上看,皖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区域文化产业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被当成是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的市场化程度低,有些诸如纪念馆类的文化产品,由于没有对其进行产品和产业化开发,本身很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致使文物只能躺在文化场馆里,很难发挥应有的价值,造成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区域文旅融合范围单一,整体合作领域不广。皖北地区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内的企业只重视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而旅游中的吃、住、行、购等其他要素与文化的融合度相对较低。由于缺乏融合方式创新,基于两者融合而开发的旅游文化项目其内涵也难以丰富和多元化。虽然在旅游市场上已经出现文化旅游产品,但是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还有待于深度开发。第三,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人才的严重缺乏。文旅融合发展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创意,这就对创意性人才提出要求。创意性人才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保障,是文旅融合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目前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旅游的人才较少,懂创意又懂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的人才更加缺乏,这些都制约着皖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第四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失衡。文化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是一个地区所特有的东西。正是这种文化独特性成为该地区独具魅力的地方,吸引着大量外界人前来旅游观光,从而带动当地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以旅游为载体,科学合理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合理开发则会对当地文化资源造成极大破坏。目前皖北地区已经意识到本地区文化资源对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性,并注重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可以看到,部分开发商在开发文化资源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只注重利用而忽略保护,致使文化资源遭到极大破坏。第五是区域文旅产业融合方式普遍缺乏创新。文旅产业融合不仅是在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加入文化元素,而且是要深入挖掘当地特有文化,采用合适开发模式使其文化底蕴呈现出来。目前皖北地区很多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加入文化成分,但是其融合创新水平较低,整体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新时期皖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必然要关注公众的新诉求和新需要。文化是一种天然的与旅游关联度密切的产业类型。文化与旅游的跨界融合、新技术应用、活跃旅游市场,可以促进消费升级,催生旅游新业态。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耦合性,两者融合发展必将产生“1+1>2”的叠加效应[6]。文旅融合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可以为旅游者创造更多的文化潮流和时尚产品,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企业层面上看,文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企业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开发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可以提升企业自身品牌形象。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皖北地区政府陆续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文旅项目开发,为企业开发大型文旅项目提供政策保障。企业参与文旅项目的开发,对于开发企业而言,最大收益不仅是产品售卖或项目获利,开发企业获益更来源于其品牌价值的构建和社会认知度价值。从社会公众层面上看,文旅融合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的诉求,促进公众消费升级。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符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趋势。皖北地区必须加强文旅融合力度,注重文旅领域的治理体系建构,从而不断满足新时代皖北地区人们对生活的新诉求。

3 皖北地区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共生融合模式及其路径选择

区域协同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旅协同发展是在跨行政区视角下,整合归类区域旅游发展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素,依托区位、市场和交通等客观条件,借助区域文化关联和旅游流的双重作用,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协作体系,优化文旅发展模式并逐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本质上是协调文化旅游发展的区际效率。区际树立协同共生的意识,能够规避区间由于文化势能差异引发的同质性重复建设问题,对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共生”是源于生物学的概念,由德国学者德贝里(Anton de Bary)首次提出。在20世纪50年代后共生理论被引入社会领域研究中,用于解释诸多合作者间稳定平衡的组合关系[7]。相较于其他类别的共生体系,文化共生既有内在的发生机理,同时也是发展与融合过程。共生是旅游文化融合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思路。文化共生是集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于一体的有机融合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实践与研究发展,共生理论被应用于区域旅游发展研究中,为区域旅游文化共生研究提供依据。共生原则核心是把整个旅游区域当做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单元是由相互依存多个层次组成。旅游文化共生就是各旅游区域的文化特质在协同中进化发展,减少对抗,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皖北文化纵贯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积淀深厚丰富多元,为皖北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丰厚的存量资源,地区现有1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近百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皖北地区文化同源,历史同脉,是文化和经济共生体。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体系是由“江淮文化”+“中原文化”+“楚汉文化”嬗变而来的多元文化相融体系,具有共生融合和互补叠加的优势。皖北地区虽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在资源向产品转化成效上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对文旅产品进行结构优化,形成层次角色多样的产品体系,有助于塑造整体独特的区域文化旅游品牌。皖北地区应在尊重地脉文脉和资源赋存前提下,实施文化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

首先,培育标志性主题文化旅游品牌,实行区际范围内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在全域旅游建设背景下,城市如何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和禀赋情况,凝练特色文化旅游主题,以点成线、点线成面,进而塑造城市整体文化旅游发展态势,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皖北地处中原腹地淮河中游,包括宿州、淮北、淮南、蚌埠、阜阳、亳州等市县。阜阳和亳州特色是老庄文化、三曹文化、中药文化等,宿州和淮北则是奇石文化、黄河古道文化、运河文化等,淮南和蚌埠特色是珍珠文化、豆腐文化等。皖北地区文化旅游线路主题可以存在诸多的共性,例如戏曲文化、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等,也可以体现出各具特色的禀赋格局[8],形成各地市域范围内文化旅游线路整合的文化主题,是打造品牌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依据。

其次,依据文化旅游资源跨行政区分布,逐步建构资源跨界分布的区际合作开发模式。文化旅游资源的跨界分布主要是指文化旅游资源所依存的自然地理单元完整或者文化影响范围具体但由于行政区边界的存在而被相对割裂。跨界文化旅游资源往往具有地理空间完整性、核心旅游资源共享性、地理区位边缘性和边界效应显著性等诸多特征。皖北地区跨界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涉及以自然景观、遗产廊道为载体的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和不同行政区共有的同一或同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由于河流水系在传承地区文化、形成地域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跨界物质型文化旅游资源,其空间链接主要以河流湖泊等水系为主,皖北地区这种跨界文旅资源主要代表是黄河故道景观、大运河遗产廊道等[9]。与物质型文化旅游资源相比,皖北地区因地缘特性使文化交融和共生的情况也很常见,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两个或以上的行政区共同拥有。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子戏、花鼓戏等。这类跨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区域间协同合作。

再次,合理利用不同行政区相同或近似资源,打造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区际自治模式。皖北地区文旅产业以互惠双赢为动力,促进区间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围绕某一类文化资源或者某一类文化主题进行区域整合,强化城市间资源整合和错位竞争,突出地方个性,实现优势互补,强化整体利益,进而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和优质化,构建定位明确、层次丰富的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应该在皖北地区形成共识。但是,主题文化旅游线路不是区间若干相近文化旅游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要通过旅游资源点的串联与优化组合,推出以形成特定主题的整体性旅游产品。皖北地区应以交通纽带为依托、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为根据、以历史文化关系为线索,推出特色化和系列化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对内系统整合城市景观、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景观以及大运河遗产廊道等资源,形成多样化产品形式,从而构建主题多样、功能互补的旅游文化带和文化圈。依据旅游文化共生融合关系,文旅主题可分为运河遗产、黄河故道观光、民俗节事节庆和主题美食休闲等[10]。围绕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每类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可以整合和组织若干文化旅游产品,每类资源同时也会融入两种及以上主题文化线路,共同构成皖北地区主题文化旅游线路的总体格局。

最后,构建保护性旅游开发格局,以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对地域文化实施整体性保护。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地域文化是由不同结构形态形成的文化单元集合。结构上的一致性或整体性既是地域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域空间关系的有机黏合剂。从地域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景观分属不同空间层次,例如微观层面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等,中观层面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古村落等,宏观层面的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及其所在的环境等[11]。与此同时,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地域文化景观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各类地域文化景观要素间的历史关系、文化关系和功能关系,使分散要素间搭起系统关系和整体关系。因此,皖北地区文化的保护利用将从分类保护走向整体保护,可以构建皖北地区文化一体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格局,以创意旅游开发实现文化遗产“活态生存”,以管理创新提升皖北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市场价值,以多元开发方式推进区域文化创新运用,以制度建设强化区域文化保护共同责任。编制皖北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联合开展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环境协同治理,联合制定促进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强服务于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和文旅产品创新,协调区域文化保护与开发关系,实现旅游文化的反哺效应。

总之,文化是旅游的内在。皖北地区文化旅游需要进一步协同合作,以促进区域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提升地区文旅产品品质。推动区域旅游实景演出建设,发展以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为主的文物旅游,培育特色旅游功能区、打造区域精品旅游带,加强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开展旅游创客行动,建设区域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区域文化旅游实施协同发展的目的是寻找区际最大利益共同点,做强做大利益增量。整体协调要求将皖北地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看做统一的系统,只有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区域旅游系统,各旅游区间的有机整合才有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因此,皖北地区各地应以发展的眼光和思维,共同推进文化旅游领域不同层面协同发展,对区域文化旅游系统整体进行科学认识和把握,在实现局部利益的同时,确保综合效益达到最佳。

4 结 语

纵观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实践,“景观之上是生活”正在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共识。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文旅融合发展都有着新的不同诉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要不断优化结构和供给[12]。对于旅游而言,就要求不断优化旅游结构和旅游产品供给,提供更多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愿望,顺应美好生活升级的需要。文旅融合这一理念提出,对于优化旅游结构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着重要意义。“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开放式大旅游,是通过“旅游+”延伸产业链,发展各类新兴旅游业态。旅游发展全域化,可以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服务提升和系统营销,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以及旅游消费环境,真正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加快区域旅游跨越式发展、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旅游是异地体验与消费行为,文化旅游发展不是特定行政区内部事务,需要区域间广泛认同合作。文旅深度融合是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皖北地区文旅协同发展研究对于文旅融合与区域旅游研究都是有益的补充和深化,可以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皖北文旅区域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分割区域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