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框架下的政治锦标赛是有效激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动能之一。地方官员努力扩大辖区经济规模,导致地方政府之间财政领域的高度竞争成为常态,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税收竞争。主流文献中关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类型的研究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部分研究发现:由于税收政策灵活性较强且经济激励作用直接,地方政府倾向于采取税收“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策略,即通过低税负来促进招商引资。然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认为,经济集聚租导致企业对税收负担变得不敏感,只要获取的净集聚租为正,资本就会持续流入,此时增加税收用于扩大公共物品供给和改善基础设施等营商环境成为占优策略,地区间出现税收“逐顶竞争(race to the top)”的现象。从理论上看,地方官员的税收竞争策略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予以进一步检验。从技术上来看,现有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已有文献通过地区之间的税收策略反应系数的符号来验证地区税收策略类型。然而,策略反应系数只能反映地区之间是税收模仿还是差异化策略,相同的系数既可以理解为税收逐底竞争,也可以理解为逐顶竞争,因此需要借助制度变迁、关键人事变动和地理位置等外生因素来解决识别问题。Solé-Ollé(2003)认为,利用地方官员换届进行跨期纵向研究可以较好地检验税收策略类型。其二,现有研究未从时间维度考察政府官员税收策略,无法检验他们实施税收策略的时间偏好。Pierson(2004)认为,离开时间维度去研究事件原因与结果,难以对复杂的社会动态进行准确考察。本文以地方官员换届为契机,研究官员上任初期的税收竞争策略类型,并考察官员实施税收竞争策略的具体手段和主要对象,以及晋升压力对其税收策略的影响,为理解我国税收竞争和经济增长的机制提供启示。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能CT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虚拟平扫-碘图图像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0.0%(12/15)、53.3%(8/15)、13.3%(2/15)。观察组患者复杂肾囊肿诊断准确率为97.0%,常规组患者复杂肾囊肿诊断准确率为90.0% 。这说明双能CT能够有效帮助复杂肾囊肿诊断。但本研究未对患者具体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且患者例数偏少,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有待进一步研究。
桥梁工程是我国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BIM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模型构建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发挥了卓越的应用效果。非对称外倾拱桥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桥梁,其施工过程难度较大,如何在非对称外倾拱桥的施工过程中对BIM技术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成为大量研究学者关注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个别研究关注了地方官员变更当年企业税负的变化,但本文与它们存在显著不同。陈德球等(2016)、卢洪友和张楠(2016)考察了地方官员变更当年企业税负的变化,二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而且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官员变更当年的税负受到继任官员的影响很小。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和税务计划通常在上年末就已经确定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前任官员执政意图的体现,因此,在研究地方官员税收竞争问题时,考察换届后企业税负的变化更具有参考价值。
下面说明用种颜色能满足H(m,n)的点可区别边染色。首先用算法给出关于H(m,n)的k+3-正常边染色。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数据,对官员上任之初税收策略类型进行检验,发现官员上任初期辖区内企业实际税负显著下降,证实他们展开了税收逐底竞争。在排除前任官员收取过头税的竞争性假设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我国设立税种和制定税率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官员难以降低法定税率,税收逐底竞争的主要实施手段是降低税收征管力度,地方官员税收逐底竞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高流动性行业的资本,获得政治晋升优势。晋升竞争越激烈的省份,地方官员实施税收竞争的积极性越高。
项目2: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设计,根据科研项目的特点,对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过程中所需财务信息的归集、整理、提取和分析进行科学全面的设计。
表3是主假设检验结果。交乘项·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继任官员上任后,辖区内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显著下降。表3第(1)列中交乘项系数为-0899,均值为17456,平均意义上,官员上任初期辖区内企业实际税负下降了515(0899÷17456=515)。第(2)、(3)和(4)列中交乘项系数分别为-0717、-0913和-0761,相当于继任官员上任后辖区内企业实际税负下降了432、457和431,支持了本文的主假设。这可能是地方官员发现,减少税收支出对企业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既可以形成洼地效应吸引竞争地区资本流入,又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投资回报水平,促进企业扩张。这些激励作用可以迅速扩大地区经济规模,使得辖区经济业绩可以在其任期内充分展现,为政治晋升增加筹码。反之,如果上任后增加税收可能导致资本外流,企业投资下滑,至少在短期内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即使投资环境改善后形成集聚效应可以发展地区经济,也需要较长周期,难免出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不利局面,因此,地方官员的理性选择是刚上任时实施税收逐底竞争策略。
借鉴张敏等(2018)、赵纯祥等(2019)的做法,本文控制了公司财务特征、研发投入、名义税率、地区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根据惯例,模型(1)中加入了行业虚拟变量()和年份虚拟变量()。此外,为了控制地区遗漏变量的影响,模型(1)中还加入了地区虚拟变量(),,为随机误差项。
我国企业面临较大的税收压力。根据中国民营企业税务问题研究课题组报告,近九成的民营企业认为税收负担较重甚至很重,降低税负能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和现金流出量,税收逐底竞争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更积极的影响。第一,吸引资本流入,相较于依靠本地资本积累而言,吸引外地资本流入可以更快地扩大本地经济规模。贾俊雪(2014)发现,税收激励政策可提高企业进入积极性,税收激励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促进效应显著更大。王凤荣和苗妙(2015)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异地并购行为,促进资本跨地区流动。郭杰等(2019)发现,地方政府预期受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资本回报率将上升,对其给予了更多税收优惠,吸引了重点行业资本进入,提高了行业总产出。此外,中央在对地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会运用相对绩效评估,税收竞争可以对竞争地区釜底抽薪。罗鸣令等(2019)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带来了地区税基增长,并且带动了流转税的增加,本地税基的增长来源于相邻地区的税基流失。第二,税负降低会增加企业可支配收入和预期收益率,刺激企业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付文林和赵永辉(2014)发现,企业税负与固定资产和权益性投资规模负相关,税收优惠是政府刺激企业投资的工具。企业实际税负降低1%,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13%,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也显著上升。张国庆和李晓春(2019)发现,税收逐底竞争将导致企业实际税负出现差异,对企业投资决策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所得税税负差异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大于其他税种。
尽管在理论上,政府提高税收可以为增加地区公共物品供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但考虑到税收对资本流动和投资积极性的影响,提高税收未必能显著扩大地区财税收入。一方面,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产生经济集聚效应需要一定周期,而税负加重却是立竿见影的,这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另一方面,税负增加加重了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从而对地区税基产生削弱作用。因此,综合来看,进行税收逐顶竞争并不是地方官员的占优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官员上任后将实施税收逐底竞争。
本文使用以下双重差分模型对主假设进行检验:
,=+,·,
+,+,+∑++++,
(1)
模型(1)中,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本文借鉴Porcano(1986)、Stickney和McGee(1982)和Shevlin(1987)的研究,使用四种ETR的衡量方法,具体参见表1变量定义表。地方行政体系中,市委书记掌握着核心权力,本文以市委书记为研究对象。Treat是组别虚拟变量,实验组取1,控制组取0。具体而言,位于发生市委书记变更地区的企业作为实验组,将前后两年内未发生市委书记变更地区的企业作为控制组。是标识市委书记变更的虚拟变量,变更前两年Post取0,继任市委书记上任及之后两年取1。通过观察·的系数是否显著为负来验证本文的主假设。
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同样存在不一致。许多学者认为,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的锦标赛机制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权,从而获得自主发展地方经济的财力。中央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决定主政官员的升迁、平调与降职。由于GDP及其增速是决定官员晋升的关键指标,地方官员会实施税收逐底竞争,常用的手段包括调低税率和放松税收征管等。郭杰和李涛(2009)检验发现,我国特定的财政分权体制导致省级政府之间为了争夺资本展开税收逐底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在省际之间存在,也存在于地级和县级政府之间。龙小宁等(2014)发现县级政府之间在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等税种税率上都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符合税收逐底竞争假说,并且企业所得税税率的Moran’s I值要大于营业税,说明税收逐底竞争集中于企业所得税。另一部分学者则提供了地方政府税收逐顶竞争的证据。沈坤荣和付文林(2006)基于空间滞后模型,发现省级层面税收竞争反应函数存在负斜率,说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税收竞争策略由价格(税率)竞争手段,转变为公共服务竞争手段。雷根强和何惠敏(2009)发现资源和设施水平、企业集聚和地区市场规模等经济集聚因素与地区税负显著正相关,说明经济集聚导致区域内税负上升。付文林和耿强(2011)、Chen等(2017)研究支持了政府通过税收分享了经济集群产生的集聚租的观点。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校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1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80人)与对照组(80人)。实验组采用OSC横向联合CBL教学;对照组采用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其中,男生76人,女生84人,年龄20~22岁,平均(20.1±0.3)岁。两组本科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场地内覆盖层由第四系全新统(Q4)机械堆积填土、残坡积红黏土部分夹碎块石组成,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灰岩。素填土(Q4ml):主要由红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灰岩碎石。红黏土(Q4el+dl):呈可塑~硬塑状、硬塑状,韧性及干强度较高等,局部含少量块碎石,成层性、连续性均较差。灰岩:强风化岩体层面裂隙及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颜色暗淡,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质较软;中等风化岩体裂隙少量发育,岩体整体较完整,岩质较硬。
表2是变量描述性统计。实际税率的均值分别为17456、16609、19995和17635,大部分低于名义税率均值,这可能是部分地区开展税收竞争,放松了税收征管力度,也可能是企业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进行纳税筹划的原因。虚拟变量均值为0371,均值为0580,这是由于继任官员上任当年及之后两年取1,而仅有上任前两年取0。、、、、、、、等均值和中位数比较接近,符合正态分布。名义税率均值为18944,与一般企业法定税率25差异较大,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位于经济开发区、自贸区等的重点产业可以按15纳税。中位数为-0587,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少确认利润,规避税收的现象。均值为0052,说明52的上市公司上年存在亏损。均值为0260,说明超过25的上市公司存在政治关联的高管。最大值1648,最小值0500,说明税收竞争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税收征管力度差异较大。
降低税负吸引资本流入是执政者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Fischel(1974)首先展开了降低税负吸引资本的研究,他认为地区之间为了吸引企业会竞相降低税负,直到它们的纳税额仅等于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Zodrow和Mieszkowski(1986)建立了标准税收竞争模型,认为地方政府为了争夺资本,会降低征税积极性,从而导致均衡税率不断走低。Wildasin(1989)和Hoyt(1991)等研究同样为地区间争夺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的税收逐底竞争提供了证据。Aller和Elhorst(2005)对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实证文献进行了总结,发现大部分文献证实税收竞争反应系数显著为正,并将其作为税收逐底竞争的证据。尽管许多文献认为地区之间存在税收逐底竞争,然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指出,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共享中间投入品、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知识和技术等,从而获得集聚租金,即使地方政府征收较高的资本税,只要其低于企业获取的集聚租金,地方政府还是能吸引资本流入。因而,增加税收用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集聚成为占优策略,地区间出现税收逐顶竞争的现象。Baldwin和Krugman(2004)指出,拥有经济集聚优势的地区,不用依靠低税负来争夺资本。Borck和Pflüger(2006)发现,即使在不完全经济集聚地区,集聚租也足以支持更高的资本税率。
本文研究对象为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会计数据、治理数据等取自国泰安数据库,名义税率数据来自万德数据库,地区经济数据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官员上任时点根据择城网和人民网地方官员信息加工得到,缺失信息通过百度查询予以补充。本文的样本筛选步骤如下:(1)删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2)删除当年IPO的公司;(3)删除数据缺失或异常的样本;(4)删除被ST的公司;(5)由于过渡型官员行为决策显著不同,本文删除官员总任期不超过两年地区内的公司;(6)与刘慧龙与吴联生(2014)相同,剔除实际税率大于100%的样本,剔除实际税率计算公式中分母小于0的样本,且对于实际税率小于0的样本,将其赋值为0。最终,本文获得11324个观测样本。所有连续变量均进行了1%和99%的Winsorize缩尾处理。行业分类采用证监会2001年行业分类标准,制造业按照亚类细分,最终得到21个行业类别。
甜菜苷类色素是一种吡啶衍生物,由红色的甜菜红素(betacyanines)和黄色的甜菜黄素(betaxanthins)组成,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其广泛存在于紫茉莉科、苋科、藜科、商陆科及仙人掌科植物中[1-3]。因其最早在红甜菜(Beta vulgaris var.rubra)块根中被发现并提取而得名。甜菜红素主要成分为甜菜苷,其含量占甜菜苷类色素的75%~95%,还包含异甜菜苷、前甜菜苷及甜菜苷类色素的降解产物等[4-5]。
1. 税收竞争机制分析
企业所得税由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共同决定。应纳税所得额取决于地区税收征管力度,受到地方官员的重要影响,当税务机构降低征管力度时,企业面临更少的税务稽查,避税的收益增加但风险降低,从而更可能低报应纳税所得额。另外,地方官员也可以影响税率。尽管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集中于中央政府,但地方官员能够通过区域性或者行业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企业税率优惠。地方官员还可能在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方面提供帮助,甚至违规将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纳税。那么,地方官员实施税收逐底竞争的机制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分别将地区税收征管力度和企业名义税率作为因变量进行检验。表4第(1)列结果显示,交乘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继任官员显著降低了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达到吸引资本的目的。表4第(2)列中交乘项系数并不显著,说明降低名义税率并不是官员实施税收竞争的主要手段。这可能是设立税种和制定税率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区域性税收优惠和行业性税收优惠存在较客观的标准,适用范围较窄,吸引资本的作用有限,因此,官员主要依赖调节税收征管力度来实施税收逐底竞争,这与主流文献的结论保持一致。
2. 税收竞争主要针对的企业
控制变量中,的系数显著为负,可能是大规模企业实施税收筹划与政治游说的能力更强,因而实际税率较低;也可能是大规模企业得到了更多环保投资和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的系数显著为正,可能是我国金融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税收规避的动机,也可能是高税负公司通过利息抵税。和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可能是现金持有和账面市值比高的企业社会关注度高,如果因为税收规避招致查处,企业将面临很高的声誉成本,因而降低了企业税收规避的程度。和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这两类资产比重大的公司,税负较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资产减值准备,只有资产实际发生减值时,经税务局批准才能予以税前扣除。因此,无形资产和存货比重大的企业利用会计手法实施避税的空间更小。另外,集团内部子公司无形资产交易是税收规避手段之一,税务局对无形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监管更严。名义税率的系数显著为正,这与我们的常识一致。的系数显著为负,这是因为企业研发费用可加计50扣除,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按照成本的150摊销。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财务报告激进的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更高。由于企业亏损可以用未来五年的税前利润弥补,的系数显著为负。此外,税收征管力度越强,企业税收规避的难度越大,的系数显著为正。
本文的贡献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本文拓展了地方官员税收策略类型的识别研究。已有的文献通过考察地区间税收策略反应系数的符号来验证地区税收策略类型,然而,这只能反映地区之间存在税收模仿和差异化策略,不能区分这些策略是逐底竞争还是逐顶竞争。本文根据Solé-Ollé(2003)的启示,利用官员换届的研究契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纵向考察,更有效地识别了官员税收策略的类型。第二,本文从时间维度考察了地方官员税收策略行为,为理解其动态过程提供了证据。财政学领域的文献侧重于考察税收策略类型,没有考察地方官员实施税收策略的时间偏好。个别会计学领域的文献虽然涉及到了官员变更与税收的关系,但仅仅考察官员变更当年企业税负的变化。然而,税收计划是上年末制定的,变更当年企业税负不能体现继任官员的税收意图。本文考察官员上任后两年内税收策略的变化,及其实施税收策略的具体手段和主要对象等问题,有助于理解地方官员税收策略行为的动态过程。第三,本文对消除税收竞争负面效应具有较好的决策启示。本文的研究发现继任官员通过放松税收征管来进行税收竞争,且晋升压力对税收竞争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科学约束税收竞争可以从防止官员干预征税过程、提高税收征管公开公正程度和改革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等角度入手。
税收逐底竞争吸引资本的前提条件是资本的可流动性。不同行业资本的可流动性程度不同,采矿业和农林渔业等行业严重依赖当地自然资源,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和运输等服务业依赖于地区的市场需求,它们的地区锁定效应较强,而大部分制造业流动性相对较强。对于低流动性的行业,即使给予降低税负的许诺,它们也难以转移到本地区,同样地,本地低流动性的行业也难以流出。因此,官员实施税收竞争策略的对象应该集中于高流动性行业。本文根据流动性高低对样本进行分组检验,表5的第(1)—(4)列为高流动性的行业样本,可以发现交乘项系数均显著为负,而在表5第(5)—(8)列低流动性的行业样本中,交乘项系数均不显著,这说明官员税收逐底竞争主要针对资本流动性高的行业。
3官员晋升压力加剧税收竞争
地方官员的晋升机会既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又取决于参与晋升锦标赛的对手数量,参赛人数与边际获胜概率成反比。通常而言,地级市官员晋升去向绝大部分是本省的省级干部,根据本文的统计,这种晋升占8601,仅有很少数地级市官员调往外省担任省部级干部。省级干部是根据主管工作设置岗位,各省的省级干部数量相对固定,本省地级市越多,晋升为省级干部的压力就越大,只有提高辖区内经济绩效的相对位次,才能提高晋升概率。因此,在晋升压力越大的省份,官员进行税收逐底竞争的积极性越高。本文按照所在省份地级市数量的中位数分为晋升压力高低两组,分别进行检验。表6第(1)—(4)列是高晋升压力组检验结果,交乘项系数均显著为负,而在第(5)—(8)列低晋升压力组的结果中,仅有第(5)列交乘项系数显著水平达到10,并且系数的绝对值也明显低于第(1)—(4)列。为了确认不同样本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我们对相应列的交乘项系数差异进行了邹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均达到了5,说明官员晋升压力显著加剧了税收逐底竞争。
1. 排除前任官员征收过头税的影响
6.参考文献: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要求不少于20篇,并在文中相应位置按顺序予以标注。参考文献不能标注在文章的标题上,结论部分亦不能标注参考文献。凡引用未公开发表或非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应在当页用脚注加以注释。参考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后面加“等”或“et al”。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尽管中央赋予了地方政府较大的财权和事权,但中央保留任免地方官员的绝对权威,并将经济绩效作为决定官员晋升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占据晋升优势,官员在临近届满时可能会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地区财税收入,甚至寅吃卯粮。因此,即使继任官员只是正常征税,也能观察到继任官员上任后企业税负下降。为了排除该竞争性假设,本文对官员晋升欲望低的地区样本进行检验。我国官员离任方式主要包括升迁、平调、到龄退休和违纪查处等,通常官员临近退休时,由于不可能获得政治晋升,因而缺乏为晋升而加强税收征管的动机。本文使用前任市委书记正常退休的地区样本进行再次检验。表7显示,所有交乘项系数均为负,除第(2)列中交乘项系数接近10%显著外,其余各列全部达到5%的显著水平,说明前任官员征收过头税并未对本文结论造成实质性影响。
2. 控制内生性问题
第一,本文进行固定效应检验。尽管本文在主检验中加入了地区虚拟变量,控制了地区层面不可观测变量遗漏的内生性问题,但还可能存在遗漏公司个体层面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为此,本文在模型(1)中加入公司个体虚拟变量,以便控制遗漏公司层面变量对主检验结论的影响。由于公司个体虚拟变量包含了行业信息和所在地区的信息,因此,加入公司个体虚拟变量后,行业虚拟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被自动删除。表8表明,交乘项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在控制公司层面不可观测变量遗漏的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第二,本文进行因变量替换稳健性检验。为了避免衡量偏误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参考张敏等(2018)的研究,使用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之商(_)作为新的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根据表2的描述性统计,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税率低于名义税率,_越小,说明实际税率低于名义税率的差异越大,企业实际税负越轻。表9全部交乘项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继任官员上任后,企业税负与名义税率之商变小,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差异显著扩大,企业缴纳了更少的所得税。
本文研究发现官员上任初期辖区内企业实际税负显著下降,说明他们展开了税收逐底竞争。进一步分析表明,官员通过降低税收征管力度来实施税收竞争,其主要对象为高流动性行业,晋升压力显著增强了官员实施税收竞争的积极性。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加强税收管理具有重要启示。第一,改革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官员政绩评价“唯GDP”论,导致他们滥用税收征管裁量权,甚至违规减税等方法来吸引资本,这种经济增长以其他地区税基流失为代价,加剧了地区间矛盾,且对经济质量没有实质性改善作用。要抑制这些负面效应,必须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第二,本文的研究发现,地方官员主要通过放松税收征管来实施税收逐底竞争,杜绝这些行为需要降低官员对征税过程的人为干预。例如,减小地方官员在税务机关干部任免、经费划拨、人员编制等方面的话语权,并且加强对税收征管的监督。第三,要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准确掌握税源,规范征收管理,运用现代化手段使税收征管公开公正,降低人为因素干扰,杜绝地方政府间的不良税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