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行策略

2022-04-02 15:43林春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组员班级

林春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小先生制”是教育匮乏时代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对其进行应用,应该转变其形式,使其更加契合现代小学语文的教学背景。

1.即知即传

“即知即传”就是学生把自己的所知所感即刻地分享给同学们的一种观念。语文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平时对于语文知识的零散积累,但一个人的积累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即知即传”的优势就在此刻显露出来。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课前分享或相关主题分享课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把所积累的知识传递给他人的平台,其具体的内容可以不做限定,或许是一段好的摘抄,或許是一段好的故事。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文字的积累量和主动性都是不足的,所以我们通过这种形式可以间接地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积累意识,这对于其日后写作是非常有益的。我们虽然平常提倡要增强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却只是口头上的提倡,但“小先生制”这一观念的提出会让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们产生一种极强的责任感。这对于其互帮互助观念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

2.非班级常规

“非班级常规”就是要从班级的实际出发,不要强迫小先生去领导一个班级,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学习小组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比例相似。每节课所下发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每个小组的组长由组员们自行选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并要求每个组员都承担自己的责任,比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当你指派给他一个任务时,不但会增强他对于自身的要求,对于其他人也产生一定的榜样作用。在小组内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确保每个同学都负有责任,也可以更好地影响组员。组长的任务主要是帮助组员学习,共同进步。各个小组间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小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脱离班级这个庞大的集体、采用小组内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特点。

3.开门教人

“开门教人”就是让优秀的同学去做其他班级同学的老师,也同时欢迎其他班级的优秀同学来到自己班级进行教学,不仅把班级内的同学当作小先生,还要走到学校中去寻找小先生。只有“开门”,才能实践“小先生制”的理论,这也加强了各个班级内优秀思想的交流和沟通。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主要是对于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观念和想法,才能更快、更好地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自身的创造力。我们不能低估任何一个孩子的能力和想法,在一个班级里的交流和融合毕竟有限,但若扩大到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我们所能获得的优秀想法和创新点一定是巨大的。虽然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储备可能有所差异,但思维和想象力却并非和年龄成正比。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才可以进行思索,它只要通过语言的表达就可以对一种观念进行阐述,产生思维的碰撞,这也正契合了国家对于创新、融合的要求。

4.师生共赢

“小先生制”作为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当然也需要教师的配合。首先,老师应该相信小学生也能当好“小先生”,放手让小学生去教,教师不过不要进行太多干预;其次,老师要掌控好“小先生制”的教学节奏,明确小先生执行的方法以及步骤,还要组织调控好教学评价反馈等环节,让“小先生制”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师生要对小先生进行一定的情感陶冶,让小先生相信能照顾好自己的“小学生”。师生答疑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在如今大班额的教学背景下,采取该策略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我们一直倡导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但在实际教学情况中教师们却很难有时间做到这些。“小先生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教师参加培训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时间和条件,促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增强上课的趣味性和知识点的丰富性,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组员班级
班级“无课日”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还是不错的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