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步法,积极实施融合教育

2022-04-02 05:22任敏泽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5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个性化教育融合教育

任敏泽

[摘要] 在普通农村小学中,特殊儿童的占比有所增大,类型有所增多。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引领下,笔者积极实施融合教育,探索“个性化+融合”的教育方式,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对特殊学生情况的分析,从情绪、学习、交际、技能等方面出发,营造良好的融合文化,确保每一名特殊学生都能接受适宜、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个性化教育

一、案例叙述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在学校各位老师的不断学习和实践下,面对特殊儿童,我校取消传统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形式,让特殊儿童能够在教室中和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力求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接受正常教育。

新学期,笔者迎来了一群充满活力,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和好奇的一年级新生,其中也包括小Z。在前期的家访交流中,小Z的家长并未透露小Z有特殊情况。开学后,在和小Z的接触中,笔者逐渐发现当小Z遇见不如意的事情时会突然情绪失控;犯错时会伸出手臂请求老师打自己、咬自己;有时还会疯狂喊叫,不停地用力踹门,甚至会爬上1米高的窗台并跳下来。在认知上,小Z的注意力较难集中,记忆力较差,感知觉方面有些异常,如果周围声音过大会刺激听觉进而影响情绪。在笔者的积极沟通下,家长终于坦白小Z有小脑发育不良和癫痫的情况。疫情隔离期间,小Z的家长和小Z全天候共处一室,当小Z情緒失控时,家长会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小Z冷静下来,这又给小Z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加重了小Z的病情。

小Z的情况一部分是天生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未意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特殊教育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较少,态度略显消极。另外,他们对老师抱有偏见,认为老师知道小Z的情况后会对孩子有所歧视,所以对小Z的情况闭口不谈,未尝试主动与老师沟通。这些都导致了小Z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具体措施

在充分了解小Z的特殊情况后,笔者尝试采取以下四种方法,帮助他融入班级,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让小Z的父母能够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真正走进他的心理世界,学会理解他、爱护他,也希望通过老师对小Z的关心,使小Z的父母对老师放下偏见。

1. 用心倾听——“神秘信箱”搭建信任桥梁

小Z在受了某些刺激之后,不愿向他人吐露心声,所以笔者在班上设置了“秘密小信箱”,提供心情贴纸、秘密小纸条、真心图画等丰富的活动材料。笔者想利用此年龄段孩子熟悉且喜欢的方式,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需求。孩子们任何想说的话都可以写下来投到里面,不会写的内容可以画出来,并且不会被别人知道。同学们积极地参与,有时候一下课信箱就会被塞满。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小Z也慢慢开始给笔者写信。遇到橡皮丢了、和小朋友闹矛盾了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时,也会找笔者倾诉。遇到开心的事情,比如,在校园的角落里发现了蘑菇、昨天妈妈烧的肉很好吃,他也会和笔者分享。这种方式让笔者及时了解小Z心里的想法,实时知晓小Z的需求,并且适时和他进行沟通,排解他心中不快的情绪,帮助他解决困难。

同时,笔者会和小Z的家长交流共享小Z的在校情况,引起家长的重视。帮助小Z的父母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督促小Z,与小Z父母统一观念,以此形成教育合力。

2.相互守护——“守护精灵”建立珍贵友谊

为了给小Z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笔者给小Z安排了两位“守护小精灵”。小W是位成绩优异、细致耐心、情绪稳定的小朋友,她是小Z的“学习守护小精灵”。由于小Z的父亲平时忙于工作,母亲更多的精力放在妹妹身上,再加上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引导小Z学习的方式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所以当父母在家督促小Z学习时,他会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学习状态不是很好。自从给小Z安排了“学习守护小精灵”后,当小W请小Z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小Z会很开心地进行,完成后还让小W“打分”。小W会手把手地教小Z写语文课上学习的生字词,会和小Z一起练习数学计算题……有了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小Z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学习状态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

小Y为人和善、性格温和、自律性强、乐于助人,他是小Z的“行为守护小精灵”。小Y会在小Z将要爆发情绪的时候,带他去走廊散步,或者提醒他“别生气、深呼吸”。他还会在小Z与同学闹矛盾时帮忙进行调解。在小Y的“监护”下,小Z的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善。渐渐地,小Z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状态的变化,并采取一些恰当的措施进行调整。

这些措施不仅让小Z获得了帮助,也让班级其他同学学会了尊重、接纳和关爱他人。

3.积少成多——“私人订制”打开学习之门

小Z阅读的准确性、速度均低于同龄人,而且也不能流畅、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鉴于此,学校提倡采用差异教学和通用教学设计策略,公平地设计教学活动。基于“双减”的背景,在课堂练习方面,笔者及时、持续地收集小Z的学习信息,从中把握学情,关注小Z在语文知识水平方面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异。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充分结合小Z的个性化差异、能力水平,进行多层次的作业设计,以提高小Z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让他尝试积累和掌握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牢基础。

此外,笔者单独给小Z准备了一本“学习存折”,在小Z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表扬或掌握某项技能之后,可以获得1枚印章,集齐10枚印章后,可以换取奖品,以此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笔者从不拿小Z与其他孩子比较,为他创造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小Z逐渐明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让小Z增强了自信,也不惧怕、讨厌学习了。

4.情系田园——“农场管家”深化生活技能

习近平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他点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希望学生们长大后能够辛勤、诚实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劳动。学校开设了“班级农场”的活动,由学校发放种子,每个班级在自己相应的“农场”里进行种植。

孩子们都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对植物细心地栽培,下课后都会围在农场边上观察、讨论。这也吸引了小Z的兴趣,但是笔者观察到,小Z始终是远远地看着。为了帮助小Z融入活动,在笔者的鼓励下,小Z担任起了“班级农场小管家”,希望在培养他责任心的同时,也能帮助他获得一定的生活技能。在定期的浇水、除草、除虫等劳动中,小Z的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责任心和工作技能得以提升。班级农场在小Z的照顾下获得了大丰收,每位小朋友都分得了几棵小菜,同学们很感谢小Z的辛苦付出,小Z也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拥抱。

三、案例总结

不经历凛冽的寒风,怎会有梅花的怒放;不經历素裹的寒霜,怎会有翠竹的坚韧;不经历厚重的白雪,怎会有青松的挺拔;不经历寒冷的冬天,怎会有明媚的春天。久而久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齐心协力之下,班级里树立起互帮互助的和谐班风,小Z也很好地融入班集体中。小Z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能独立完成相对简单的题目;还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下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无论从思想理念还是从历史实践看,融合教育就是确保特殊儿童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理想途径。帮助特殊儿童补足精神之“钙”,拧好常规习惯“螺丝”,打好基础知识“地基”。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有利于特殊人群,也有利于普通儿童发展健全人格、珍爱生命、勇于担当等核心素养。作为班主任,要以“小我”之心做人,以“大我”之心从事,以“无我”之心奉献。在充分了解特殊儿童情况后,除了要创新班级文化、优化教学方法外,还应结合儿童家长的特点,改善交流方式,加强家校联合,构建教育融合体系,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走进特殊儿童的内心,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不以普通学生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做到关注差异,注重融合,分层设置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坚持践行“有教无类”的大教育思想,努力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倡导特殊儿童的权利,为消除社会歧视,倡导融合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为乡村教育、为特殊儿童教育做出贡献。

生命因差异而精彩,教育就是要育李栽桃,顺应每一个生命的天性情怀,打开生命成长的本能、潜能、可能……教育者最大的功勋就是立德树人,成就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幸福。

[参考文献]

[1] 胡胜.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研究[J].文教资料,2012(02).

[2] 彭霞光.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2014(11).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翁细金,万荣根.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J].教育评论,2010(04).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个性化教育融合教育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