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
[摘要] 班主任应摆脱“技术理性本位”的桎梏,积极加强仁爱之品的修炼,尊重、包容、平等地对待学生,以实现高品质的育人。班主任修炼为“仁爱”之师,能提升教师个人的魅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班主任要培养道德意识,沉淀自我修养,以学仁爱之知;要学习传统文化,保持平和心态,以修仁爱之心;要提高共情能力,实施多元评价,以践仁爱之行。
[关键词] 仁爱之师;自我修炼;高品质育人
班主任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其专业发展影响着育人的品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内容之一的教师德性,也对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应是教师的德性发展,抽去了德性的‘技术理性本位’的所谓专业发展,只能是畸形的发展。”
作为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重要内驱力的源泉,教师德性决定着教师精神生活的向度,提升着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层次,实现教师对自我的伦理关怀,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自由发展。
高品质的育人,应当是真心流露、仁爱流淌的教育场,是充满人性关怀、生命张力的成长场。要实现高品质的育人,需要班主任积极加强自我修炼,具备仁爱之品,成为仁爱之师,从而摆脱“技术理性本位”的桎梏,以期以仁求仁,用爱育人。
一、仁爱之师的修炼意蕴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的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在追求教育内涵、教育意蕴的行动中,形成了教师德性的基石——仁爱之品,这既是教师伦理与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又是教育实践的外在需要。仁爱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之一,理应弘扬仁爱的美德。而班主任承担着的高品质育人的重要使命也对班主任拥有仁爱之品,成为仁爱之师提出了要求。
《尚书》最早提出“仁”,其最初的含义是“亲”。在历史的演变中,仁爱的内涵得到了发展。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所追求的人生最高道德境界就是仁。发展到今日,仁爱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延展,从“爱亲”“爱人”上升为“爱国”“爱民”“爱天下”。“爱人”的基础是“爱亲”;“爱人”之学,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国”“爱民”“爱天下”是一种广泛的爱,具有普世性。将仁爱普及到世间的万事、万物,则天下归仁,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首先,班主任的仁爱之品表现为与学生平等对视。这就要求班主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包括尊重其自尊心,尊重其独立的人格;同时,能信任、欣赏学生独特的个性。信任、理解、引领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肯定,使班主任与学生平等相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班主任的仁爱之品表现为要无私地包容学生。这种包容是严慈并济的爱,是温柔而坚定的爱。犯错误乃人之常情,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苛责,持有允许犯错的态度;同时,善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向内归因,向外探寻,找出犯错原因,并积极改正。
第三,班主任的仁爱之品表现为“爱无差等,一视同仁”。班主任应出于公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管学生学业成绩如何,不管学生个性特点怎样,班主任都应不偏不倚地进行教导。班主任的仁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师爱,是具有普世性的师爱,这也是班主任仁爱之品的基本内涵。
二、仁愛之师的修炼旨归
1.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心有仁爱之品的班主任对学生关爱有加,自律性较强,而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们往往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定自己的职业态度,修炼自己的情感立场、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这些班主任的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主任的育人风格,并在某种程度上渗透到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具有仁爱美德的班主任会有意识地在行为上为学生提供精神引领。学生们往往喜爱具有较高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常以自己喜爱的班主任为榜样,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接受教师在道德上的引领,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成长为具有人格美的社会公民。为了给学生更多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班主任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以确保能在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支持。此外,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班主任会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提升自身立德树人的水平,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扎实的实践经验为学生的成长答疑解惑。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个人的人格魅力将得到较大的提升,有助于班主任实行高品质育人。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习态度越积极的学生,越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让教育发挥良好的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精神的引领者、品德的塑造者,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爱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广泛的、非血缘性的、不求回报的爱,师爱既纯洁高尚,又严慈相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指向人的生理 、安全、爱、自尊和自我实现。而师爱满足的是学生“爱的需要”。“亲其师,信其道”,师爱会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亲近、信赖的情感,接受班主任的教导,模仿班主任良好的言行举止。只有当学生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才可能有机会得到自尊,实现自我。班主任的仁爱之品,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道德动力之一。这也是班主任仁爱之品提高学生积极性,以促进其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师爱的熏陶下,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得到良性的循环,体现着高品质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境界,彰显着教育人的人文情怀。
3.构建教育的良好环境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双方进行认知互动、情感交融所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依附于教育活动而存在。建构师生之间的良性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有效落实教育目标,实现师生之间的互惠,这也是师生关系有别于其他人际关系的重要体现。
如上文所述,师生以班主任的仁爱之品为前提进行互动,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呵护与关爱,就会在情感上亲近班主任,两者互亲互敬,让师生关系承载的专门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因此,长久来说,正是班主任的仁爱之品保障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性,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又促进了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仁爱之品、师生关系、教育环境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递进中彼此促进,相互发展。具备仁爱之品的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内在精神环境的主要构筑者,从人际关系促进、人格魅力影响、精神世界引领的角度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构建出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实现高品质育人。
三、仁爱之师的修炼之道
1.学仁爱之知:培养道德意识,沉淀自我修养
作为道德的示范者,教师的职业被赋予崇高性。与此同时,对教师道德发展的要求也更高。个体的道德认知及坚守,受到道德自觉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道德自觉也能影响教师德性的养成、学生道德的发展。道德自觉程度较高的班主任,能产生促使自我修炼仁爱之品的内驱力。自觉培养自身道德意识,沉淀自我修养,有利于班主任修习并掌握仁爱之师的积极内涵。
道德意识是一种存在于个体内部的、高尚的高德情操,外化为人基于自我德性给予他人的关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拥有一种亲近德性的道德是人获得德性的条件之一。在观念上,班主任就应当自觉接受正确的德性观,从道德判断的角度来甄别事物的善恶,并培养对高洁事物的热爱。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仁爱观,以正确的仁爱观念塑造自己的仁爱品格:班主任的仁爱是有原则、不畸形、不盲目的爱。具备仁爱之品的班主任自尊、自重,自发关怀学生,且温柔而坚定。民主的师生观念是班主任道德观念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是人格独立、行动与精神皆自由的个体。班主任秉持尊重学生独立性的理念,营造愉悦、民主的教育氛围,成为学生德性发展、生活成长的引路人。
伦理知识当前被视为一种关于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知识,教师的伦理水平,体现着教师个人的专业性能力。班主任逐步学习并生成伦理知识的过程,就是班主任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在伦理知识的牵引下,班主任能自由自在地与自我相处,有礼有节地与包括学生在内的他人来往,以仁爱之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班主任刻苦且新颖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时刻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者来进行自我探索,形成高尚的学识素养。对道德意志的自觉磨练,对教育实践的积极反思,都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自我修养,促使其更好地践行仁爱之品,推进高品质育人。
2.修仁爱之心:学习传统文化,保持平和心态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这些文化对其所产生的年代影响深远,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古语有云: “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可见仁爱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曾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突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传承至今的古老思想在现代依然具有时代意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位有着仁爱之心的班主任,将保持独立的人格,坚守内心的追求与正确的行为准则,免受世俗影响。班主任是高品质育人的主要实施主体,应积极将传统文化中的哲理和内涵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发展养分,使其成为自身职业道德发展的重要内驱力,构筑独立人格的精神支架,继承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修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观念、生活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受到的影响也趋向多元化。班主任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发展中的学生会面临成长问题的反复性和多样性,这是正常的现象。因此,中小学班主任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坚守教育本心的力量,尽量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此修炼自己的仁爱之心。如孔子要求学生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正是德育中仁爱之心的直接体现;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蕴含着豁朗、达观的处世之道。不把学生与学生进行不必要的比较,自身也不与他人攀比,以一颗平和的心态来避免心理落差与精神观念的偏向。
以传统文化中的修心、坚守、达观等高尚思想浸润心灵,班主任将获得精神抚慰,让修养植根心间,形成自身仁爱的美德。如此,便能真正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仁爱之心与学生相处,培养同样具有仁爱之品的学生,实现真正的高品质育人。
3.践仁爱之行:提高共情能力,实施多元评价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学生的朋友,除了传授知识,还肩负着高品质育人的重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被“看见”,被认可,被合理认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关注学生的情绪,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关注学生的真正诉求,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以对错论处,应当换位思考,看见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共情。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需要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这对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作出回应的能力,这正是班主任仁爱之心的一个体现。追求高品质育人的班主任,要给学生留足犯错失误的空间。面对犯错的学生,除了与之共情,“看见”学生的情绪,还要注意教育的艺术,否则教育留给学生的将是“冰冷的美丽”。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对其评价得当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高品质育人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着眼个体,实施个性差异和发展性评价,并且要达到共情,拓展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结果客观化。可以构建学生个体、学习同伴、家庭成员、学校班主任等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以评价为最终目的。
评价是为了陪伴、引领学生找到成长的方向。所谓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多元化的评价应成为那温暖的南风,助力学生这棵幼苗健康茁壮地成长。不以分数论英雄,在评价里靠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引导、探求,促发学生自我思索,找寻可解决成长中问题的有效路径,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总之,班主任的教育之路应当充满真情,彰显真爱,以仁心浇灌教育之路,以爱心浸润师生之交,做一名有温度的教育人,将充满正能量的仁爱之光投射于学生心间,每一段教育之路必将因此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吴永军.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2] 刘宗南.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之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06).
[3][意]亚米契斯著.爱的教育[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8.
[5]郝文武.西方哲学知识伦理发展轨迹和基本特征[J].陜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