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茉莉
摘要:本文以初中德育教育为视角,首先简要分析了“新媒体”的含义,其次结合当前的新媒体环境,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德育工作改进和应对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生;德育教育;
前言:初中阶段,是学生建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雏形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正确程度、行为习惯的优劣都在该时期内有了最初的定型。因此在这个时期,着重进行德育教育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简述新媒体的含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革新以及网络的蓬勃发展,当代媒体技术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各类新型媒介,如微博、微信、QQ、网络等,通过互联网等新载体深刻变革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并缩短了人际间的时空距离。
相比于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四大传统媒体,新兴传媒更具备了超越时间性、开放互动性、空间虚拟性,和个体化、社交化等新特征;它推动了资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递,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方式。
而如今,新兴媒介也开始发展成了主导媒体方式,极高的使用量和普及率已经是媒介产业的新型业态,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产生了重大改变。
二、在新型媒介环境下开展初中生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1.构建政府、学校和家庭联动德育模式
首先,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关于网络平台规范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网洛活动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规范和保护中学生网络行为。其次,学校要主动加强对中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引导。在家庭方面,家长应首先转变观念,对学生使用新媒体不能一味的反对,而是应主动了解学生使用新媒体最新动态和思想观念,家长应与时俱进学习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加以监督,并限制、把控好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
2.完善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重视校园信息文化发展
(1)完善校园德育教育网站建设
学校应认识到德育网络工程的意义,着力构建面向初中生的思想政治德育校园网络工程。同时,在构建学校的德育网络建设内容上,一方面要尽量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真正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在生活所遇到的困难,并了解他们的心灵需求和思想动态。同时将当代初中生德育教育理论很好的整合在网络,建立校园网络平台,结合初中生的切实需求。
首先,初中德育教師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公共账号,通过群发模式及时推送一些有利于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递有关初中生美德品质方面的正能量的内容,增强教育资讯的针对性、准确性。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例如,用博客表达、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对热点事件的看法等等。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绪并即时引导,将德育工作扎根在学生的内心,真正的把德育工作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
(3)着力建设校园新媒体文化环境
校园内的德育信息建设能否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学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内容上的吸引力以及宣传力度。学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建设应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且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迎合初中学生的口味,精心设计,开设出别具一格的主题栏目。比如:校园新闻每日看、团组织生活、国内热点、道德模范之星、网上求助等。
3.帮助德育工作者提升新素质、转变思想认识
一方面,学校要针对教师开展了解和使用新媒体的专业技能训练。通过让教师们切身体验到新媒体对工作与教学的便利之处,来转变教师们对新媒体教学的误解。另外,学校也要致力于构建起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工作模式和考核制度。这样既可以使德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新素质,丰富其工作技能。
如利用微信和QQ等新型媒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生活动向,对学校中正在萌芽的一些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防范。其次,在校园中也要构建起相配套的教育考评激励机制。因为缺乏激励举措的引导,新举措也就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让德育教师对利用新媒介所发现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和解决状况形成了记录,并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考评指标。
4.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教育
(1)加强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尽成熟;因此,初中阶段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坚定学生的爱国思想,引导他们正确表达爱国情感。 针对网络或手机等新媒体上西方敌对势力渲染的资本主义制度、文化和繁荣,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和制度的自信才是抵御解该影响的根本途径。
(2)加强初中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初中阶段德育工作的重心是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习惯,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帮助学生确立高远的志向,因此加强对初中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他们的心里留下红色的思想种子,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准备。
(3)加强初中生的法治教育和行为规范意识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到来,教师们正好能够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手机软件、互联网和聊天软件等渠道发布法律信息、案件或者故事,借此来教化或者警示学生。教师们也可以结合法制知识采取办黑板报、法制竞赛、学法分享会和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巩固初中生的学法成效。我们在校园中也要加强宣传力量;通过拉横幅摆展板、校园广播,以及举办学生会的法制讲座、普法小演讲和法制进校园等活动,为学生培养出良好的氛围并引发了校园法制学习热潮。
结语: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以更理性的目光审视新兴媒体;积极培育学生的媒介素养,指导中学生合理地利用新型媒介;把新型媒介作为提高初中生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助推器,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唐晓红.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018(47):1.
[2]刘裕祥. 浅析新媒体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