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平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备受教师和学生关注。通过阅读既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语文知识,还能够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生活化成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导向,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依据教材开展生活化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2-
引言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仍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在讲解课文时,未能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过程死板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思想,打破固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1]。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学习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一项能力,也是语文基础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综合能力[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关注阅读教学,但是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般是以教师讲授法或学生自读法为主,教师讲得太多,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学生自读往往抓不住重点,实效性较差。这就需要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情境背景下的学习最有效,开展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生活背景的情境下学习,符合新课改理念要求,能够把单一的语言智能展示变为学生多元智能展示,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生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使学生重视观察和体验生活,进而懂得生活、学会生活,甚至改造生活,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生活化导入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导入是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导入环节相结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知识教学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教师在备课阶段深入研读教材文本,探究其中能够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切入点,并搜集相关素材。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音乐、视频、故事、谜语等媒介来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进行教学导入。
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魅力,为后续深入学习诗歌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关注,需要对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案例进行解读,并且将其引入到阅读中去,以此来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文章内容阅读的积极性。
比如说教师在开展《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选择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与冬天美好风光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对自己印象中的冬天进行回憶,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去对比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景色和我们自己印象中的冬天存在哪些异同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重新去分析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对济南冬日美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3]。可以说,通过将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印象,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也在优化,特别是教材所选的阅读内容更具典型性、多样性和可读性,更加契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需求,但同时也要求学生理解优美的语言背后深刻的含义,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会感觉较为抽象,阅读中难以引起深刻的情感共鸣,学生的阅读浮于表面,影响阅读效果。这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给学生巧妙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朗读、品味、思考阅读文本,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阅读的实效性。
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课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深沉厚重的母爱,体悟儿子因母爱而获得直面苦难的勇气;教学难点是在反复的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为了使学生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文章,首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病时,母亲照顾自己的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瞬间,引导学生回顾、感受母爱;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呈现作者史铁生的主要人生经历,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多样化地给学生呈现作者生活方面的素材,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四)组织生活化表演活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化表演活动包括角色扮演、课本剧编排等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生活化表演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戏剧类或故事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走进不同角色,更好地体会与感知不同人物的情感,形成对人物性格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授课模式,可以最大限度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也要对当前生活化教学模式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借助生活化阅读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促使学生们在阅读中获得更为直观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爱上阅读,从而实现长远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勉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2020(21):43-44.
[2]牛占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走进生活的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8):238.
[3]张金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策略浅析[J].中学语文,2019(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