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清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领域的进步,教育界和社会大众普遍对于学生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都引起了重视,中职特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职教师来说是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品质意志都极其关键。在对中职特殊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心理健康养成教育过程中,活动育人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将教育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中职特殊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德育;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0-
一、中职特殊学生行为规范与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由于入学基础一般而父母期望值偏高,文化素质较低而学业难度较大,专业技术水平一般而社会就业录用技术要求门槛较高,所以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行为偏差问题,不良习惯和症状继续保持在他们身上的概率也较高,这些状况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才。
二、中职特殊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中职特殊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不思进取,浑浑噩噩,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他们指点迷津,使得他们拨云见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防止片面放大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应当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唤醒自身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遏制内心深处的负面能量集聚,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正确运用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好激励措施,积极肯定和赞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其他变化,应当用荣誉和特殊成就表扬等方式来让特殊学生走出被冷眼旁观的消极心理误区,并通过集体表彰、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和额外认可等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发动自身内驱力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技能学习当中。
(三)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和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选用合适的心理健康教学方法,并运用因材施教法的精髓,让学生能够自己感悟到自身的优势,并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耐力与坚持不懈的信念,让他们学会一些终身受用的品质并坚持下去。
三、中职特殊学生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养成教育的途径
养成教育是一个在行动中潜移默化的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经过实际的教育实践证明,“活动育人”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活动主要指集体活动,具体形式可以表现为学校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以及社区活动等。下面就笔者在对中职特殊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中实践过的几种集体活动展开探讨。
(一)学校活动对中职特殊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每年可以定期在特定的日子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型集体活动,例如一年一度的运动会,青年节的“五四红歌大合唱比赛”,下半年可以举行“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比赛”等等。在班级的集体备赛过程中,学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激昂的红歌振奋了学生的上进心,经典而具有激励意义的文字滋养了学生的内心。有些学校把以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学生的才华一一展现,甚至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二)社团活动对中职特殊学生的养成教育
社团活动在有些学校里叫做“第二课堂”,笔者认为这两者是可以相通的,是在日常课堂之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而开设的课堂。相对于普通中学,中职学生更多的是片面发展的学生,他们也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遇到了更多跟自己有着共同爱好的同龄人,在相对宽松的环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学生表现出不一样的活力,眼睛里都是有光的,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的。有些学生做到极致,在省级市级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大大提升了自信。
(三)班级活动对中职特殊学生的养成教育
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最经常开展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团队建设小游戏,可以是一次美食分享大會,也可以是一场球赛。团建游戏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例如“迎面托球跑”、“大家乐套圈”、“同心击鼓”、“长城永不倒”等等。有些学生也许行为习惯不是很好,但是在这些班级活动中却正好是积极分子,组织活动是一把好手,获得大家的赞扬,内心有了动力,逐渐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行为习惯慢慢有了变化。即使只是参与,欢声笑语对于那部分特殊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剂良药。
(四)社区活动对中职特殊学生的养成教育
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要更多的结束企业和社会。服务社区,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学生可以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能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学生、一名公民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学校至少每学期开展一次社区活动,情况允许还可以多次。老师带领部分学生为社区开展服务,如果是居住在该社区的学生更好。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为居民修理电器,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美化社区,例如墙绘或者美化沙井盖、为社区设计一些标志,志愿者们可以探望社区的老人,甚至是最直接的给社区来一次大清洁。参加活动的学生常常会到受居民竖起大拇指的赞扬,居住在该社区的学生更加是被邻居们奔走相告纷纷赞叹,他们的家长也为之骄傲。
四、结语
在中职特殊学生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作用功不可没。在各类活动中,教师综合运用唤醒、激励、因材施教等重要方法,帮助学生找回愉悦感、成就感以及被关注和被认可的感觉,并将德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内驱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两宁.对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80-81.
[2]李小平.中职学校课堂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探究[J].商情,2013(20):130-130.
[3]贺畅.浅谈运动训练专业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J].亚太教育,2019(5):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