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教育发展道路,它为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要顺势而上,积极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资源优势,并将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能力强,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互联网+”教育思维,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0-
引言
信息技术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学科教学的单一性与机械性,为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方向与新思路。初中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认识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优势,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做教改推动者,采取有效手段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以发挥多媒体价值,促使数学教学更简单、更高效。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发达的网络环境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愈来愈多样化。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会大大开阔他们的视野,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多媒体例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以声、光、影的形式传递给课堂上的学生,学生在教室内通过教师展示的多媒体资源就可以了解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相关模型或例子,往往要比自己费口舌给学生讲解来得更加便捷。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学生开始对于这种人为建立的数学坐标系统感到陌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到底该怎么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体机的动画功能来为学生们进行演示。从最简单的来说,动画可以拟人的方式先展示小兔家和小猫家的位置,再把他们抽象成两个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来分别描述他们的位置及其关系。动画中可以只展示一种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一试还有没有别的构建方式,以此便于检验学生是否从对动画的学习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还有中心对称、轴对称等一系列点与线的定位与变换,都可以在动画中得到完整展现,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方法
(一)借助信息技术,补充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
多媒体能够从更加集中、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角度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且能够就某一知识点进行横纵向的挖掘,让知识的呈现形式更丰富。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补充数学教材,增加课堂容量,从多个角度进行知识强调与知识展示。
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且让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软件进行教学,为学生呈现不同的函數图象,借助几何画板将参数a、b、c分别输入数字进行调整,从直观层面进行知识对比。学生在这样清晰、直观且丰富的数学知识对比与研究中能够直接获取信息,教师借助多媒体不仅解决了教学重难点,也让课堂内容变得更丰富。
(二)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学生因为家庭教育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造成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的质量产生了两极分化现象。由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实现因材施教的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使每一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并树立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并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尽快地跟上大部队的学习步伐。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其次,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以便能够明确地进行教学目标的划分,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难度,以此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讲解《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以及探究公式的学习,然后在学生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之后,运用信息技术分发不同习题让学生自主解答。对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对其要求是理解记住公式以及会套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这组学生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包括使用割、补、拼等方法对复杂图形进行相关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置,继而达到提升全体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三)设计多样化的检测与评价程序
提到数学考试,很多初中生都会有畏难心理,但借助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检测,其实会大大减轻学生的这种心理负担。教师可以依托某个数学教育平台,建立一个练习检测的班级系统,学生注册进入班级后,会有每日一练、常练习、单元测试题、专题练习、期末考试、错题本等多个模块。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和检测,评价结果会在学生提交后直接显示,每道题的错误原因、错误率以及解题思路与方法都十分明了。学生还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实名、是否公开个人成绩等;教师则可以在教师平台查看学生们的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再综合起来考察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们的表现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检测与评价系统的设置好处在于学生的做题记录及错题可以永久保存,不用再花时间去誊题目、抄答案,且每日一练的知识点跟学生的易错点是关联的,有助于强化学生薄弱之处。通过系统性的信息技术操作,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获取海量的题目,有目的地进行练习,这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以提升实效性大有裨益。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顺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打造影、音、图、像兼备的灵动数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上述举措。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趣味的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学习乐趣,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点亮初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耿嘉峰.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1):100.
[2]张玉贞.浅析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