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2022-04-02 23:17卢芳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创设策略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卢芳芳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科目,教师应重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师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通过问题性思维锻造,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成学科学习目标。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建问题,并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其数学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展开教学分析,以期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0-

前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可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使学生借助问题情境体验,端正数学学习态度,并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此,激发其数学探究欲望,并使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全面得以提升,使得创设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同时,取得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其数学思维习惯良好效果。

一、创设有趣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阶段,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可通过创设有趣问题情境模式,激发出学生数学问题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兴致勃勃进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完成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析。教师想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可立足于数学教学内容,并依据学生兴趣爱好以及问题思考能力,经过综合判断之后,设计出适宜、有趣的引导性问题。这需要教师应进行专业化的数学教学准备之外,还应全面了解学生,进而创设出有趣问题情境,达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以及兴趣的目标。

如,以《位置与方向(二)》教学为例,针对这节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数学内容,教师可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借助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位置确定重要性,并可结合学习内容,依托教师问题引导,完成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习目标。教师可依据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以及自身专业化的数学教学能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如以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带入问题思考中,通过游戏闯关式的问题回答,让学生完成对“位置与方向”的空间想象。以此,教师可创设“天气观察员”游戏,让小学生通过观察员身份的体验,明确回答出教师设定在游戏卡中问题。问题卡中出现问题“台风在我市东偏南300方向,你能详细的描述它的具体位置么?”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出问题后进入下一关,并依据问题的解答,完成游戏闯关,锻造自身思维能力。同时,又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体验,激发出浓厚数学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锻造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模式,将学生带入到数学问题思考中,促使其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体悟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不可分关系,提升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有效锻造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此,教师可依据数学教学内容,设计适宜的数学问题,并通过问题与生活内容的融合,使学生养成通过生活现象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使得数学问题借助生活常识的融入,变得浅显易懂,易于理解。

如,以《扇形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以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模式,锻造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此,教师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场景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体验中,并通过思考“这种统计图为什么叫做扇形统计图?”的浅显性知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回答出“它是有大小不同的扇子形状图形构成的。”。接着,教师还可通过问题“我们班级有10人喜欢篮球,6人喜欢足球,5人喜欢排球,3人喜欢跳绳,1人喜欢踢毽子。运用扇形统计图应当如何表示呢?”,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之后,利用掌握的扇形统计图知识,准确地画出统计图,并将相关的数学问题解决。同时,经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还可利用画出的扇形统计图,计算出其中的不同人数的占比,完成学习与思考目标。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教学,不仅可以锻造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助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创设体验问题情境,提升数学感知能力

数学是需要实际体验的学科,教师通过创设体验问题情境,可提升学生数学感知能力,使学生借助实践体验问题,思考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借助问题的引导完成数学实践活动,解决体验问题的同时,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与理解,提升数学实践体验效率,促进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发展。藉此,助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引导学生有意识完成问题的理解,数学感知能力随之上升。

如,以《圆柱与圆锥》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实践体验模式,完成学习与理解“圆柱与圆锥”知识的目标。想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通过创设体验式问题情境方式,使学生投入到数学问题思考、分析中,完成问题的解析,并使学生养成数学问题体验解决的主动思考意识习惯,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以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纸,进行圆柱与圆锥图形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完成图形制作模式,如“圆柱与圆锥图形设计时,应如何选择卡纸的形状呢?”、“圆柱与圆锥图形制作区别是什么?”、“怎样进行圆柱与圆锥图形的面积计算?”、“假如制作出相同底面积的圆柱与圆锥图形,他们的体积会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借助问题引导制作相适宜图形,同时理解了“圆柱与圆锥”间关系,取得良好思考效果,呈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有效性。

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帮助学生创建数学思考问题,使其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取得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应用效果,提升教学效率。经过创设问题情境,还让学生端正数学学习态度,总结出自身数学观点與数学问题看法。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习惯。

参考文献

[1]魏红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1):111-112.

[3]曾早红.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16):44-45.

猜你喜欢
创设策略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