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路径

2022-03-31 21:37冒晓燕
江西教育C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小学音乐

冒晓燕

摘   要: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美为领”,从音乐聆听中感知美,从歌唱中表达美,从音乐活动中创造美,立足小学音乐课堂,探究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促使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知道德,体会音乐中的真善美,获得健康的审美观。

关键词:小学音乐  美育实践  思政教学

音乐是承载美学、展现文化特色的重要学科,在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唱、弹奏中,学生可以感知音乐表达的情感,净化心灵,感受音乐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教师应将音乐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相结合,促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中了解音乐文化的魅力。

一、美德并重,发掘小学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

音乐课程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学习音乐知识,演唱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启迪学生的智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重视思政教育的渗透,挖掘审美要素,让学生从音乐学习中获得高尚的思想品德,升华精神境界。

音乐里有节奏、曲调、和声、调式、速度、曲式等要素。教师在设计音乐活动时,要充分挖掘音乐的艺术情境,让学生感知、体验音乐的意境美。例如,在学习《来和我划船》时,笔者让学生体会四三拍的荡漾感,在歌唱时,把握四三拍的旋律特点,感知“划船”的场景,增强音乐学习的画面感。

为了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美”与“德”,在音乐意境的营造中,教师可以整合多媒体、图文、动作、游戏等要素,为学生创设感知音乐的场域。每个学生都可以是音乐的发现者,教师要依托音乐活动,唤醒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音乐体验。例如,在欣赏《小猫的圆舞曲》时,笔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情境表演活动,结合圆舞曲的特点,创设小猫走进舞场的情境。在A段主旋律,指导学生欣赏弦乐器的优美,感受音乐的韵味;在B段主旋律,指导学生欣赏木管乐器的欢快;在结尾部分,激发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无限遐想。有情、有景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充分探索了音乐的美与乐趣。

二、以美施教,用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素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音乐作品中提炼优美的情感,引领学生体会真善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应渗透音乐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歌唱的简单技巧,提升学生的歌唱和审美能力。例如,《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好孩子要诚实》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生动,还具有良好的德育价值。在歌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时,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妈妈的辛劳,感知妈妈的爱,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学会体谅父母。在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国歌中感受强大的中国力量,让学生从国歌里了解中国的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感悟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意志,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小学阶段正是培养价值观的关键期,教师应在歌唱活动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音乐里流淌着丰富的情感,每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能指引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哲理。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认识乐理,还要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知情感,提炼音乐作品表达的道理。例如,在学习《卖报歌》时,我们可以围绕歌曲的创作背景展开知识拓展,促使学生根据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用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时,要抓住音乐的精神内涵。例如,在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很多学生对旋律很熟悉,但对国歌的精神内涵不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强精神,让学生从歌曲中感知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凝聚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险、万众一心、勇于前进的顽强意志,以及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慨与反抗精神。这些斗志昂扬的革命歌曲,展示了民族荣誉感和强大的号召力,能让爱国信念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三、在音乐欣赏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音乐无形,需要用心去聆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听觉,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贝多芬认为:“音乐使得人们心中产生火焰。”音乐教育与德育,为学生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载体。学生在歌唱、演奏、欣赏、表演中,能获得音乐理解力、鉴赏力。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一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天鹅”一节,从聆听音乐延伸到对天鹅传说的讲解。天鹅不爱表露自己的情感,总将心事埋藏在心底。教师可以借助钢琴伴奏,讲述天鹅的故事,激活学生的想象。在音乐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扑扇着翅膀的天鹅……在这美好的想象中,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了升华。

音乐与生活关系紧密,在学唱孟郊的《游子吟》时,很多学生觉得这首歌很平常。笔者从诗的创作背景讲起,让学生明白孟郊对母亲的歌颂,感激母爱的无私,歌曲中淳朴的语言洋溢着真挚的情感、浓郁的敬爱之情。笔者再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从孟郊对待母亲的方式中,反思自己对待母亲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母爱的珍视,鼓励学生向孟郊学习,学会体会父母的爱,懂得父母的恩情。

音乐传达着人类真挚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音乐鉴赏中品味真善美。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歌唱,还要促使学生在音乐中提升思想境界,感受到人间的美好。例如,在欣赏《空山鸟语》时,由于该曲为民族乐器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二胡丰富的音色变化,感受作品“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的静谧、优雅之美,让学生体会乐曲承载的艺术魅力与情感价值,鼓励学生边听边打开想象的翅膀,去领略音乐中难以言传的民族文化韵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音乐课堂是充满想象的,教师要结合音乐表演活动,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让学生开阔视野,打造充实、丰富、多样的音乐课堂。例如,在学习《茉莉花》时,教师除了让学生欣赏该曲的丰富意境美,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表演节目,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而以不同的风格来表达自己对《茉莉花》的理解。小组合唱、歌剧表演、编排舞蹈……学生通过特长展示,诠释了对歌曲的理解,提高了音乐审美品位。

四、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上渗透思政教育,发挥音乐的载体作用,对学生审美能力、道德修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音乐可以传递情感,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熏陶,收获美好的心情,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例如,在学唱《小红花》时,教师可以将音乐学习和课堂评价衔接起来,引入“红花”奖励制度,对积极学习、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给予奖励,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欣赏《五月五賽龙会》时,可以引入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体会屈原的爱国情感,感知屈原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教师要借助音乐活动,进行音乐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教师应促使学生了解与国旗有关的背景故事,认识国旗的美丽、神圣,表达对国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形成为祖国奉献、为集体奉献的价值观。在学唱《开心里个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在音乐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瑶琪.因乐施教 以美树人——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23):208-210.

[2]余黎蓉.美育德育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所想到的[J].新课程,2021(1):236-237.

[3]林永色.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和美育的体现[J].黄河之声,2020(6):119.◆(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小学音乐
以提高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加强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思政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应用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