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重视人文主题

2022-03-31 02:19张冬娟
江西教育C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

张冬娟

摘   要: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将语文完全工具化,导致语文教学演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字训练,失去了语文课程应有的情感元素。因此,教师在关注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的同时,要充分把握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  内在情感  思维规律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取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方式,重在契合“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一重要理念。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导致语文教学演变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程也丧失了应有的情感性。因此,教师在关注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的同时,要充分把握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一、激活内在情感,落实语文要素

文本并非无情物,汉代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融入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才能为语文要素的转化和落实奠定基础。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例,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设置的语文要素是:学会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如果抛开文本内容及内在情感,而纯粹地将课文异化为一种训练的载体,那么学生对于语文要素的感知也就停留在机械化和标签化的认知层面。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激活语言文字内在的情感,借助情感资源引导学生洞察作者的写作方法。基于这样的认知,在教学把敌人“引向峰顶”这一段落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战士个人和群体的语句,并进行深入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是为了展示五位壮士的爱国热忱,明晰他们内心的思想活动,表现他们对日本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感情,从而进一步细化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言行细节,真正将情感与语文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

二、关注思维规律,巧妙落实语文要素

关注人文,关注学生的思维规律,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路径。语文学习有着鲜明的特点,教师只有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培养。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为例,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设置的语文要素是: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体会文本生动准确的表达。作者在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过程中,对爬山虎的脚的形态、颜色和数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那么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如果教师只是灌输给学生相关的写作手法,那么学生获得的顶多只是概念性的认知,而无法真正学以致用。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洞察作者的写作手法。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形态特点,并将其与文本进行对照。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这样一來,文本中的语言就不再是学生被动学习的资源,而成为鲜活的教学素材。这样的教学方式契合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同时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表达欲望,有效地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最终,学生认识到,作者是经历了连续细致的观察,才把握了爬山虎的脚的特征,并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从而写就了经典的文章。

三、关注道德养成,相机落实语文要素

德育的落实,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就能实现的,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要借助文本内容,让学生体会、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涵,找准文本内容与人文主题之间的联系,积极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单元设置的人文主题与“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相关。为此,无论是教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还是课文《海滨小城》,抑或是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的典型语段,让学生找出关键句,梳理语段,找出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同时激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借助学生内在的爱国热情来推动学生的语言实践。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句,要求学生紧扣关键句介绍西沙群岛。如果教师仅仅提出硬性要求,那么学生的练习就没有得到情感的支撑,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为导游,向前来西沙群岛旅游的外国友人和记者介绍西沙群岛,从而借机释放学生内在的情感,促使学生借助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出表达的欲望。

四、关注品质塑造,推动落实语文要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每个单元设置了相应的语文要素,还针对每篇课文设定了相应的人文主题。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一个严重的认知误区,即将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割裂开来。实际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其内在的关联不体现在文字浅表,而需要教师借助具体文本,抓住课文信息及内涵,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探寻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寻找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之间的关联,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感受文本的价值,推动语文要素的落实。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蟋蟀的住宅》一文为例,编者设定的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其要旨在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增强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而语文要素则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点在于,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文本语言为载体,先组织学生深入辨析、对比,体会作者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再根据语言还原出作者不同的观察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清晰地从描写蟋蟀和蟋蟀住宅的语句中,还原出作者表现出来的观察状态。例如,作者为了更细致地观察蟋蟀的住宅,曾经对其住宅进行了长时间的搜索。从“搜索”一词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作者的观察方式,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历经千辛万苦、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究的精神。再如,在观察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中,作者连续观察了两个多小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锲而不舍的精神。学生借助文本语言,初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状态之后,教师可以设置统整性的问题:“要想深入细致地观察描写的事物,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品质?”这就有效推动了学生认知上的发展,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取观察的基本方法和知识,还可以对作者的精神品质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感知。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在体会精准的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原了作者的观察方式,感受了作者持续、深入的观察。教学至此,教师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思维认知朝着深处进一步推动,从而让学生的认知与单元的人文主题进行深度融合,将这篇课文的教学推向全新的境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语文要素和文本中蕴含的人文主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体会文本内容,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虹霞.语文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及渗透策略[J].语文建设,2015(6):3-4.

[2]曲朝霞,赵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吉林教育,2021(28):52.◆(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
基于语文要素的活动实践窥探
基于评价维度下的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落地
“双线并进”主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要素”指引,让“语用”落在实处
“小题大做”又何妨
浅谈小学语文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策略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