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策略

2019-04-19 04:40崔晓燕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一课一得语文要素课标

崔晓燕

摘 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语文课堂实效,就得放弃面面俱到的想法,落实“一课一得”。“一课一得”就每一课都能聚焦核心教学目标,只围绕一、两个重点展开学习,最终连点成面,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螺旋上升,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握年段特点,依“课标”而得;了解教材编写特点,依“要素”而得;找准文章切入点,依“文本”而得;立足具体学情,依“需要”而得。

关键词:一课一得;课标;语文要素;文本特点;学情

我们常说“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不到”。但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目标贪多求全。从字词句到段篇章,从朗读指导到写作训练,从情感熏陶到审美体验,似乎什么都想学,可又似乎什么也学不到位。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语文课的课堂实效,就应聚焦核心教学目标,实现一课一得。即一课围绕一点展开学习,最终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连点成面,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螺旋上升,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具体如何做到“一课一得”呢?

一、把握年段特点 依“课标”而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进行整体设计,用总目标贯穿九年,并将“总目标”分解成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各学段目标与内容都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

要改变语文课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状,落实一课一得就必须深入研读课标,准确把握各年段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不人为地拔高要求,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二、了解教材编写特点 依“要素”而得

部编本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设有优美简洁的导语,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都围绕本单元的语文素养提出具体的要求。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了解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在确定一课一得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依据。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样也能从单元体例中找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三、找到切入点 依“文本”而得

要实现一课一得,還必须在“课文”上下足功夫。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一篇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最佳载体。要想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让课文最大化地发挥作为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例子功能,就得避免肢解分析,着眼整体,找到一个能撬动整篇文本的“支点”。

《珍珠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为例。

师:默读课文8-13自然段,用圈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小鸟做了哪些事。

生:在四周活动 飞来飞去

生:喝茶 陪伴 啄笔尖

生:啄手指 睡觉

生:还有跳到稿纸上

(老师让说正确的学生把事件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看黑板好多事件,乱不乱?

生:乱—!

师:是啊,大家写得真乱!(生笑)这篇课文中有这么多的事件,读起来乱不乱?

生:不乱。

师:那是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的表达有顺序!

师:说得好!你们说的“顺序”在这篇散文中叫做“线”,再读课文8-13自然段,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线”?

生:我找到了时间线,起先、随后、渐渐、白天……

(好,把你发现的表示时间的关键词也板书在黑板上,这次可不能写乱了啊!)

生:我还发现了空间线。因为小鸟活动那个的范围越来越大。

生:我发现了感情线。小鸟从怕人到和我越来越亲近,竟然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生:我还发现了距离线,小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

有幸现场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珍珠鸟》。珍珠鸟是一篇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的变化过程。温儒敏教授在进行部编本语文教材培训时讲过“现在的语文教学文体不分,小说散文一个样,童话寓言一个样,教师不能按文体而教,学生没有文体意识。”薛法根老师的这节课就别出心裁地以散文的文体特点为切入口,通过幽默风趣、个性凸显的对话,使学生轻松地了解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点。真是润物无声,大道至简。

四、立足学情 依“需要”而得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任何形式和内容的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育学生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本课要学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己掌握的,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哪里又会产生疑问?只有立足学情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设计。

“一课一得”不是新生事物,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一堂课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这里的“一”并不是数学上的准确数字,而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目标。作为语文教师要敢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将一课一得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一课一得语文要素课标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取舍有道,凸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