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昌
摘 要:信息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查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时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观察全媒体视域下学生的信息活动,本文从整理信息、传递信息和开展信息活动三个方面出发,探析信息素养评价的方式,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全媒体视域 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评价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承载着反馈与调节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观察全媒体视域下学生的信息活动,我们可以明确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评价整理信息的能力
(一)围绕任务中心
进行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要让学生练习,在练习中观察学生的表现,这样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练习要围绕一定的信息技术任务,让学生根据信息技术任务进行有价值的信息整理,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了解到学生真正的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硬件系统”一节中,学生要学习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练习,观察其是否进行了有价值的信息整理,从而开展对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评价。首先,笔者为学生设立任务:“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都有哪些零部件?它们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让学生围绕这一任务进行课本信息的整理。学生根据课本整理信息,会发现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輸出设备等主要结构。
其次,在学生整理信息时,教师要着重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有条理,步骤是否正确。有的学生在整理时绘制了表格,有的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这都是学生信息素养较高的体现。在评价时,教师要充分肯定这些做法,并鼓励学生采用更多整理信息的方法。围绕某一个任务进行信息整理的限时练习,可以有效检验学生是否具有条理化思维,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环节,从而探究与思考相关的提升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显示主次逻辑
在练习中,教师不仅要围绕某一任务提升练习的价值,更要在练习中凸显主次逻辑。教师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练习,这一过程能体现学生自身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和考量。
例如,在“初始Word 2003窗口”一节中,学生要学习与Word窗口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清楚地复述出每个窗口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学生开始练习后,笔者就着重观察学生是否根据“母菜单—子菜单”这一主次逻辑进行了解和归纳。有的学生将“开始”“插入”等母菜单中的每个子菜单都并列在一起,有的学生甚至翻阅到最后一个子菜单,将所有的项目并列进行归纳和整理,这些学生都没有按照主次逻辑进行信息的归纳。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练习,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评价传递信息的能力
(一)强化信息内核
信息内核是指信息的本质含义,即最关键、最重要的信息。传递信息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传递信息的方法,更要能通过对信息内容、信息含义、信息重要性这些内在要素的理解,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本质与核心,评价学生传递信息的有效性和对信息内容重要性的判断。
例如,在“添加收藏夹”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添加收藏夹的操作,评价学生的信息传递能力。添加收藏夹是为了方便寻找,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针对自我或他人的信息传递活动。一般来讲,收藏夹是以网页的名称作为默认名称进行保存的,而网页的名称五花八门,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评价学生的信息传递活动是否合格,就要看学生是否根据网页的内容及自己所需的主要功能,对网页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概括,并以此为所保存的网页命名。学生如果能为网页重命名,并且通过重命名后的网页能一眼发现其核心要旨,就说明学生对网页的信息内核把握得较为准确,这样的信息传递就是有效的。
(二)抓住信息接收者的心理
信息传递不仅是一个传播者的主观活动,从本质上看,其包含传播者、信息、受者三个重要的主体。受者即信息的接收者,接收者能否迅速高效地理解所传递的信息,是评价信息传递活动质量的重要方面。学生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到了受者的感受,是否正确把握了受者的心理,是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维度。
例如,在“排版打印”一节中,学生要学习与Word排版打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这一节的评价维度是多样的。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排版打印的各项细节进行评价,并观察学生的排版打印是否具有新意。首先,针对页数较多的Word文档,学生是否插入了页码为阅读者进行标识,就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有利于读者阅读,也有利于文档的整理与归纳。其次,分栏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工具,如果学生针对合适的文档进行了分栏,就说明学生考虑到了阅读者的阅读舒适度。教师要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三、评价开展信息活动的能力
(一)解决问题,有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判断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最重要的是看其能否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实践,能否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展开深度的考查与评价,观察学生能否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究合理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下载网上的图片”一节中,学生要学习下载图片的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提问:“如何将网页中的图片添加到Word文档中?”在文档中添加图片的前提是下载图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将知识学以致用,正确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保护隐私,有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意识与素养也是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并且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具有信息安全和保护隐私的意识,在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例如,在“软件的安装”一节中,学生要学习软件的安装方法与流程。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自己编写的软件包,检验学生是否有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意识。这一软件在安装的过程中,会跳出许多输入框,要求学生输入自己的信息,或要求读取学生计算机中的核心程序和文件。如果学生拒绝了软件的这一请求,并向教师提出这一疑点,说明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如果学生不询问就直接按照软件的要求进行了安装,则说明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
在信息技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观察学生是否进行了自身信息安全的维护,是否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在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信息安全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综合考虑时代发展的因素,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多评价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素萍.浅谈有效拓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21):83.
[2]刘娜.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0(28):37-38.◆(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管理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