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红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引导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全员育人的环境下,各科教师都应肩负起育人责任。作为美育重要载体的音乐课程,也应承担这一重任。基于此,文章围绕《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就什么是革命传统教育、为什么要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怎么结合高中音乐学科的特点渗透革命传统教育,详细讨论了看法,给出了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革命传统教育;含义;要义;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3—0022—04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生的重要转型期,需要精心引导和培养。高中学生正值从少年到青年、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剧烈变化并初步定型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革命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因其具有的崇高追求、感人事迹、强大的精神感染力、感召力等因素而具有独特价值,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它们走进音乐课堂是非常必要的[1]。作为高中美育重要载体的音乐课程,如何恰到好处地融入革命传统教育呢?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革命传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三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奋斗历程中形成的政治觉悟、革命斗争精神、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同时提出,高中阶段,革命传统教育主要是围绕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从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革命传统”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先进事迹、优秀作风、崇高追求和珍贵经验,是广大仁人志士、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无论从高中生自身分析,还是从优秀革命传统内在价值角度思考,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当代高中生思想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富裕,综合国力跃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逐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内心充满了强大的能量和底气。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家间的利益以及意识形态斗争也日益剧烈,我国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安全等都面临挑战,青少年学生难以不受影响。同时,国门打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其中拜金主义、奢靡思想、唯利是图等腐朽落后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
同时,从小生长在国旗下的青少年,吃苦少,缺乏磨炼,他们的内心比较脆弱,抗压能力差,遇到挫折不能理智处理,甚至走极端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这一代的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比较溺爱,养成了娇生惯养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缺乏集体意识、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纸空谈。甚至部分高中生沉迷于游戏、短视频,整日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思考和规划,对革命传统更是了解得少之又少。因此,他们虽然有底气,但如果不了解我国的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对他们自身的未来发展不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也不利。而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音乐课堂,能纠正高中生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想,形成正确的“三观”,产生奋斗热情,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优秀革命传统的时代价值
优秀革命传统中包含的精神力量是鼓舞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优秀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高中音乐课堂,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首先,能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清楚认识和了解优秀革命传统,能促进学生了解新中国是怎么来的,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清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感[2]。其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优秀革命传统中蕴含着光辉革命文化,将之融入音乐课堂,能让学生更加鲜活地传承我国的优秀革命精神,加深对中华民族从空前觉醒到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更加坚定对我国优秀革命精神自身价值和生命力的信念,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再次,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报国志,增强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学习先辈,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來,自觉投身于为人民幸福、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之中。
当今的高中生都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对革命先辈为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事迹知之甚少。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的问题。这个时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时机,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音乐教师应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一)深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首先,深入挖掘传统革命精神多方面的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革命传统的内容充分融入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欣赏歌曲、了解音乐史等过程中,传承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传统革命精神;也可以对比革命历史中的求实精神,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和积极乐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等革命传统,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和现代价值取向相一致的地方,让学生深刻认同传统革命精神。
其次,紧密联系学生的发展需求,赋予革命传统新的时代内涵,挖掘革命传统的现代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还原音乐教材中的革命历史事件[3],并与现代音乐家为艺术无私奉献的精神相关联,将革命精神现代化,拉近学生与革命传统的距离,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精神等,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深刻认同革命传统精神。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方法
1.欣赏歌曲时渗透革命传统教育。音乐本身具有美育功能,这一属性决定了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学生在审美的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受到音乐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而在欣赏音乐时,选择革命传统题材的歌曲,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比如,赏析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描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种种壮举[4],它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赏析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在讲解员抑扬顿挫的讲解中,学生了解到若没有战争年代里那些英雄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充满了崇敬之情,并产生“向革命前辈学习,做革命接班人”的情感。欣赏完后,学生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教育。
2.在介绍中国革命音乐先驱的事迹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中国革命音乐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革命音乐先驱的生平、书信集、作品创作背景,是了解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态度的一种途径。而革命音乐先驱所处的特殊背景、创作的意义,都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被称为“音乐之父”的聂耳,我们最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谱曲的。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后,这首歌被选定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众所周知,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时期。然而,很少有学生知道,正是因为以田汉、聂耳为首的数十人的生死接力,才真正吹响了这样一首时代的号角。71岁的吕骥在聂耳逝世45周年纪念日作了题为《发展新时期的音乐创作,必须继承聂耳的革命传统》的讲话。他说,“聂耳最大的功绩在于他的作品真实、深刻而又生动地反映了人民要求前进、要求革命、要求改革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了解了这些内容,就能深刻地理解歌曲中代表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3.在演唱红歌的时候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红歌大都是“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些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以及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主要歌颂革命英雄[5]。它以一种直白、朗朗上口的方式,将中国革命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尤其在当今学生思想多样化的情况下,演唱红歌能凝聚人心,让学生在红色的激情中感动不已,它能使革命传统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能把广大青少年都吸引到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传统上来。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结合时代特点、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将与影片内容相关的红歌教给学生唱。由于了解了红歌产生的背景,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革命传统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4.在观看革命题材的歌剧时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歌剧、歌曲等都属于音乐的范畴,观看革命题材的歌剧,也是了解音乐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紧密相连的革命题材歌剧,是革命时代的缩影,直白地反映了革命精神。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大型歌剧《星星之火》,描述了东北抗联战士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革命精神,全剧感人至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观看完歌剧后,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观后感,这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恰当时刻,也是他们传承革命精神、涵养红色基因的重要手段。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歌剧院观看;条件不足的,可以观看录制的视频资料。
5.在表演革命传统题材剧情的过程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听、看、读虽然是革命传统教育提倡的有效方式,但总是没有学生亲身体验来得更加直观,获得感明显没有体验来得足。而通过表演,再现革命故事,学生的代入感更强,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对每一个表情的演绎,更让学生产生获得感[6]。教师可以结合重要节日,组织学生排演革命剧。比如,《纪念刘和珍君》是高二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学生已经对内容非常熟悉。此时,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内容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将这一段革命峥嵘岁月的故事搬上舞台,让学生在表演课本剧的活动中翻开厚重的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的信念。
6.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起组织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比如,联合班主任一起组织丰富多彩的红色革命主题班会、红歌比赛,充分调动学生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积极性;利用“五四”、“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对学生及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去当地红色革命圣地游。比如,兰州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兰州市烈士陵园、张一悟纪念馆;邀请当地的一些老紅军为师生作革命传统报告、观看老兵讲革命传统故事的视频资料等,真正使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得到洗礼,思想道德境界得以提高。
总之,优秀革命传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精神伟大,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高中音乐课对高中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仅要关注高中生的经验,遵循他们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生活经验,同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系统设计的原则,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真正发挥革命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
[1]魏彦羽.“革命传统教育”选文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9.
[2]张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堂有“指南”[N].中国文化报,2021-02-10.
[3]杨沐林,代晓梦,邓桦.中小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中国教师,2021.
[4]吴德刚.深刻认识革命传统教育的时代意义[J].人民教育,2021.
[5]汪可超,李虻.孩子们的古典音乐盒——带你走近《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J].琴童,2020.
[6]李龙.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加强革命传统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7).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