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摘 要】依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江苏省《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中关于户外安全管理中的指标内容,我园认真学习、仔细研读、探索实践,聚焦幼儿“户外”活动场地,从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共建一个安全研究场,共织一张安全守护网,人人争做安全首席官,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户外游戏空间。
【关键词】户外安全;幼儿立场;自我管理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学前教育一线的专业人士,笔者深知孩子的人身安全对每一名教师、家长意味着什么。特别是课程游戏化实施以来,幼儿的活动空间更大了,户外游戏时间更长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增多了。那么如何保证孩子在户外游戏中的安全就成了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据《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中关于户外安全管理中的指标内容,我园逐一学习解读,对照指标,从规范制度、研制标准、指导行为、落实行动等方面提高管理效能,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基于幼儿立场,共建一个安全研究场
(一)手册引领,聚焦问题
仔细研读《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我们知道安全管理分为“场地”“器械”两块内容。我们就教师和孩子对这些内容的认识有多少,开展了调查和研讨,先问一问孩子和教师,我园户外的场地规划,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如何,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调查获知:教师根据指标,结合园所实际,比较认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空间设置,在设施设备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水缸里水的深度,设施下方四周地面的软化处理、安全隐患区域附近的安全警示标志等,这些问题孩子进行表征,教师集中整理。
(二)实地排查,重新规划
根据孩子和教师发现的问题,我园开始了户外安全优化与改造的现场研讨,师幼共建一个安全研究场。教师进行头脑风暴,分头行动、收集材料、重新规划场地,并带孩子一起规划和布置场地。如将平衡区轮胎和梯子移到可固定摆放的天井区域,对暴露在外面凸起的窨井盖进行巧妙处理,铺设轮胎、地垫……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户外场地的安全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说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深入现场,立足幼儿
在布置和规划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想当然地进行场地和设施的调整,而是立足幼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设计和规划,结合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和场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在户外已有的十个体锻区、十个游戏区的场地规划中,孩子们在游戏时发现了很多安全问题。他们一起寻求教师、家长、园长妈妈的帮助,一起设计新场地,一起现场搬运材料。于是,孩子们自发生成了很多“安全小游戏”。从“动物园”破旧楼梯的改造,到“骑车区”路线的重新规划,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在不断增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和设施成为了他们的安全研究场。
二、基于管理理念,同织一张安全守护网
(一)引入“目标管理”理论
管理的关键是管人,对人的管理重在激励,其特点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评价教师和幼儿,通过制订安全制度和标准,规范全园教职工和幼儿的行为。我们根据指标和幼儿园实际制订了户外“游戏安全指南”“十园十区安全手册”,引导教职工自觉规范行为,增强安全责任心,从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二)巧用“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它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如果在事故发生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安全隐患排查尤为重要。前期,我们发动家长、教师和孩子一起进行了户外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列出了每个区的安全隐患点位,并针对点位改造安全标志。同时,为提高安全隐患反馈效率,我们组建了安全联动员、安全抢修员(门卫)、安全设计员(孩子)、安全督导员(中层)。四组总动员,做到每日检查,预防提醒,排除隐患,反馈指导。
(三)落实“闭环管理”理论
闭环管理实际上是在原来的直线管理上演化出来的。心理闭环管理强调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幼儿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再排查、再整改就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优化的过程。在管理的过程中,责任到人,定岗定人,幼儿园的每位教师、保育员都有自己的安全责任区,在学习幼儿园户外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工作中严格落实,通过每日检查记录表、每日整改意见栏等提示,引导教职工做到每日排查不松懈,互相提醒再优化。
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其中安全教育成为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国家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这是幼儿园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
三、基于自我管理,人人争做安全首席官
(一)实行“人人”参与管理
我们户外实行“全员管理、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展开”的“三全”人人参与模式。从过去的事后把关检验为主,变为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户外安全问题的诸因素查出来,发动全员、全部门參加,依靠科学的程序、方法,使每日工作全方位、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户外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一起行动起来,一起进行安全管理。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安全小卫士”“安全小主播”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和播报安全提醒,及时反馈至班级群。每个孩子游戏前的安全计划书,游戏中的安全提醒,游戏后的检查记录等,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每个游戏区,教师和孩子一起值勤,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二)设置“危险”情境体验
户外游戏时,除了尽可能地降低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的危险性,或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提醒,也可借鉴日本、美国的一些管理模式,让孩子们在有一定“危险”的情境中去冒险,体验、积累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如在“野战区”设置有挑战性的滚筒、叠轮胎等游戏,让幼儿自我发现,学会保护自己。同时,要让家长、社区参与进来,幼儿园始终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行为,提醒并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游戏是不能玩的等,让家长强化日常的安全教育,并跟进孩子的安全行为,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三)运用“观察”科学分析
在户外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每个人要守护自己,教师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指导工作,特别是小班幼儿更需要教师的时刻提醒。以小班的一个安全观察案例为例。
《指南》指出,要促使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教师的提醒下能使幼儿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围绕这一小班幼儿发展目标,笔者有意识地观察了我们班孩子在生活、游戏中的表现。
场景一
观察地点:户外塑胶场。
观察对象:部分孩子。
观察背景:围在大树下的木制休息区,因为年久,木头出现了老化、松动等现象。這天,孩子们还是跟往常一样,进行着体锻活动。
观察内容。
盈盈:老师,这里的椅子坏了。
汐汐:这里的也坏了,上面还有尖尖的钉子。
教师:椅子坏了,我们还能坐吗?
幼齐声:不能!
教师:为什么?
彤彤:钉子会不小心戳到我们身上,会流血的。
文文:坐在坏的椅子上会摔跤的。
教师:那我们赶紧把危险的地方围起来吧!
2.场景二
观察地点:教室内。
观察对象:全体孩子。
观察背景:点心时间,有的孩子在喝牛奶,有的孩子三三两两地在玩玩具。
观察内容。
镜头一:越越小朋友喝完牛奶、夹好夹子,转身跑了起来。突然“咚”的一声摔在了地上,左脸撞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镜头二:吃完点心后,文文和佳佳一起在“玩车区”游戏,佳佳拿起一架飞机对拿着汽车的文文说:“我们比比看谁跑得快。”说着,两人就在午睡区追逐起来。
3.场景三
观察地点:户外滑梯区。
观察对象:全体孩子。
观察背景:点心后,全班孩子一起去玩滑滑梯。
观察内容。
观察分析:从场景一中可看出,小班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椅子坏了会有危险性,如果靠近的话会发生各种意外,已初步懂得如何避开危险。场景二和场景三中,每次活动之前,教师都会跟大家一起讨论活动规则,孩子们也能熟练地说出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可还是会有少数几个孩子不能遵守,做出危险的行为。场景三中发现,能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只达到88%,少数孩子还是会出现种种危险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虽然教师经常教育和提醒,但仍有部分孩子很难做到。
策略和措施:(1)做好活动前的检查,包括场地、玩具和器械,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2)提升教师的安全意识。教师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仔细查找安全隐患及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3)加强平时的安全教育。孩子的年龄小,自制力差,行为比较随意,教师平时要反复、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孩子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能够辨别安全和危险的行为,并能主动发现安全隐患,提升他们避免事故的能力和避免受伤害的能力。
安全涉及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作为幼儿安全的守护者,我们始终践行“常念安全紧箍咒,共建安全守护场”,时刻把握生活中的安全教育资源和契机,让教师和幼儿基于自我管理,一起值勤,共同守护,并通过各类行之有效的活动把预防意识植入师幼、家长心中,并落实到行动中。在常念紧箍咒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身的安全品质,让孩子体验和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和幼儿一起共建一个安全守护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晖,叶小红,何锋,等.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Z].
[3]苏晖.幼儿园安全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