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信
近年来,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持续开展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工作,对照省级特色普通高中的建设标准,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突出体育特色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式发展。
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起源于1904年成立的朝阳府公立学堂,如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程。学校现位于朝阳市区大凌河东侧,凤凰山脚下,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楼内有多媒体标准教室77个;科技楼内有校史馆、荣誉室、实验室、录播室、微机室、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和学生社团活动室;体艺馆主体占地2000平方米,配有多媒体阶梯教室、多功能报告厅、两块篮球场地、一块排球场地。学校重视润物育人、文化传承,以校史馆为例,分为“历史沿革”和“今日辉煌”两个部分,共29个板块,以详实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和遗存的实物,见证着学校创设、变迁和发展的艰辛旅程,彰显了百年名校心系教育、为国育人的情怀。
二、把握办学理念与目标
创建省级特色普通高中是我校提升办学品位,实现高水平、有特色、内涵式发展的自觉认识,也是现实可以选择的普通高中发展的必由之路。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铸校”为育人方略,以“立德、强智、育体、润美、重劳”为育人目标,构建以爱国崇德、强学启智、拼搏健体、诚朴尚美、自强勤劳为核心的“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创设“全面发展,体育见长,个性张扬”的育人环境。我校的校训是“爱国、立志、崇学、尚美”,校风是“上进、诚朴、和谐、自强”,教风是“爱生、乐业、身教、严谨”,学风是“笃学、善思、创新、有恒”。自2015年被评为省级“特色普通高中实验学校”以来,我校确立了以篮球运动项目为突破点,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艺术和校园文化为支撑的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培养适合特色教育的教师团队,开发有特色内容的校本课程,建设有特色活动的精品社团,凝聚具有独特内涵的校园文化。学校从规划、制度、文化、设施等多个方面不断完善,积淀校园文化,推进课程改革,拓展育人途径,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通过特色教育提质赋能
我校在发展中提出“三个全面、一个融合”的工作要求,“三个全面”分别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个融合”是将创建特色教育与“五育”有机融合,致力于“五育并举”,用特色教育成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践行着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新内涵。
(一)立德育之根本,强“树人”之目的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理顺学校德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突破口,以德育课程为落脚点,以常规管理为保障,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以德育保智育,以管理促学习”的模式。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校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管理等各环节,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实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和学科课堂教学为载体,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和诚信教育,持续开展志愿者服务;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地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坚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我校认真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养成教育的要求,将《一高中文明礼仪行》纳入学校文集汇编,通过持续进行的“文明礼仪行”活动影响学生日常生活,将习惯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每年9月新生入校,我校首先组织新生参观学校的校史馆和荣誉室,引导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血脉,感悟学校的厚重文化,欣赏优秀毕业生的风采。自实施“书香校园”工程以来,学校持续开展“读书节”“阅读十大行动”“赠书与品书”等活动,致力于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丰富的阅读机会。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等建设成果,体现了学校教育工作的精心和细心。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分为8个展示区:一区是教育方针、文明礼仪、校风校训,二区是党建阵地、核心价值观、规范守则,三区是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五育并举”,四区是篮球文化专栏,五区是体艺风采,六区是传统文化,七区是公益宣传,八区是文化墙。
(二)构建课程新体系,拓展智育新途径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补齐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短板。学校开发了以体育课程为主体、艺术课程和人文课程为两翼、学科探究课程为补充的“一体两翼多点”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为智育注入内涵与活力。
我校提出了“用课程改变我们的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思路, 制订了“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课程改革方案”“朝阳市一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选修课选课指导”“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以及各学科的“课程纲要”,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走近课程,开发课程,适应“选课走班”教学工作新常态。学校构建“三有、两层、五类、二方式”课程体系。“三有”,即有道德、有体魄、有学识;“二层”,即普及层(广博)、提高层(精深);“五类”,即学科拓展类、人文素养类、科技创新类、体艺活动类、实践探究类;“二方式”,即选课走班方式、社团活动方式。学校实行“五让、六环节”教学策略。“五让”,即书本让学生读,教师指导;收获让学生讲,教师支持;问题让学生提,教师解惑;规律让学生找,教师引导;提升让学生写,教师鼓励。“六环节”,即定向诱导,自学探究,小组交流,集体展示,精讲提升,达标测试。
我校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打造高效课堂方面有了新成效。学校在体育艺术、人文管理、科技创新、实践探究和学科拓展等5个领域,共开发校本课程38门。高一年级学生以参加活动类课程为主,高二年级学生以参加学科类课程为主,这两个年级在每周五下午开设两节相关课程。
(三)创新课程实施路径,实现课程高质量发展
1.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
我校注重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加强了机器人、野外生存、烙艺等课程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等课程的融合。此外,语文学科结合课本主要内容开发的校本教材《诗意年华》已投入使用多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英语学科整合课本内容,构建了以“英语视听”“英语口语”为主题的“英语沙龙”“梦想剧场”课程,让英语课程呈现立体化、生活化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优化了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2.坚持校本课程多样化
我校学科拓展类课程开发了“浪潮财富论坛”“洞穿历史”等校本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开发了“品茗”等课程;科技创新类课程开发了“科技制作DIY”“机器人编程与应用”等校本课程;体艺活动类课程开发了“金话筒”“笔墨丹青”“青春之魂(篮球)”“绳彩飞扬”等校本课程;实践探究类课程开发了“野外生存”“生活中的化学”“多彩地理”等校本课程。这五大类校本课程,每一类都包含若干项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各类课程互为联系、互相补充,并注重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培养。
3.坚持特色课程本土化
我校以朝阳市“地域文化”为依托,开发校本教材《神秘朝阳》,融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三燕文化于一脉,集科普性、趣味性、故事性、历史性于一体,引导学生走进神秘的朝阳,培养学生“知我历史,爱我家乡”的情怀,使朝阳地域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播。此外,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效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合作,助推了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加强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强身健身的常识,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和竞技成绩,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其树立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气。我校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尊重”为核心的体育道德,发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为价值追求的体育精神。
1.确立重点体育项目
我校把篮球作为校球,并确定为特色体育项目。在校园里,班班有篮球队,周周有篮球课,月月有篮球趣味对抗赛,年年有篮球节。校园里呈现出“生生爱篮球,人人懂篮球,个个打篮球”的喜人景象,几乎全体学生都参与了篮球运动。学校每年的篮球节,紧紧围绕“以球促德,以球会友,以球健体,以球益智”的篮球文化展开;以“阳光体育,快乐篮球”为主题的运球接力赛、定点投篮赛、三步上篮赛和校园“三好杯”篮球赛等系列群体性活动持续开展;学校利用海报、宣传橱窗、广播站、校园环境布置等多种形式进行篮球运动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深入了解篮球、认识篮球、感受篮球魅力。
2.改进体育课程结构
我校改进体育课的结构,实施合班分组选项教学。学生自主选择篮球、排球、足球、毽球和跳绳等项目,重组成新的教学模块班级,采用按年级走班合班的形式上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和差异化教学?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如何分配场地器材?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改个人特长为集体专项,引导学生在探讨中学习,使其攻坚克难。篮球与其他体育项目互为依托,相得益彰,成为学生展示青春活力、收获健康快乐的良好途径。
3.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每天的大课间部颁操和校操展演后,多样跳绳、毽球等自由活动令学生流连忘返。我校设立体育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体育节在项目设置上突出了“三多”,即集体项目多、参与人数多、竞赛花样多。其中,8字跳绳、多人多足、障碍跑接力、滚轮胎接力等群体项目的设置,将原本小范围的精英赛事变成了3700余人参与的全员体育盛会及学生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
4.推进校際共建共享
随着我校体育特色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在国家、省级的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学校体育特色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18年开始,我校依托特色体育优势与朝阳市体校、朝阳市一中、朝阳市四中等学校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青少年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培训,带动了市区青少年体育项目的普及,推动了市区中小学校体育训练水平的整体提升,发挥了示范性特色高中的引领辐射作用。
(五)重视美育,创办多彩社团
我校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鼓励学生向专业化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活动中鉴赏美、创造美。学校在坚持开设高质量艺术课程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已成立学生社团40余个,涵盖了文学、科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坚持全员参与,淡化选拔性,强化趣味性。
1.加强社团管理
我校制订了“朝阳一高社团管理办法”“社团活动考核评比细则”“社团指导老师聘任制度”“学生社团指导老师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各社团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完善社团成立的程序和要求,为社团管理提供依据。
2.选好社团师资
目前,我校拥有40名专兼职社团指导教师。为了组建花样跳绳社团和烙艺社团,学校聘请校外有专业经验的老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强大的师资力量,助推学校社团活动高质量开展。
3.丰富社团活动
我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会议、开展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领袖才能和合作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DIY科技制作”社团活动,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梵希瑜伽”社团活动使学生在运动中身心得到放松;汇聚了众多校园写手与文学爱好者的绮墨文学社,目前共编辑出版了64期校园文学刊物《世纪年华》,让学生感受青春之纯洁,体悟文学之美妙。
(六)开展社会实践,实施劳动教育
我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把素質教育实践基地作为校外实践基地,让热爱劳动成为学生的价值观和良好习惯。学生为绿植浇水、除草,为瓜果施肥、喷药,体验到劳动的辛苦;“采摘”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你做我品”活动让学生走进配餐间,体验劳动的快乐和食物的美味;维修桌椅、擦洗橱窗等劳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学生通过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增进了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培养了感知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组建特色教师团队,夯实特色教育底蕴
我校坚持建设一支德高品正、业务精湛的“四有”好教师团队,围绕“三专要求”开展“三全培训”,即围绕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开展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从而提高教师团队实施特色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学校每年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先后派多人去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参加各类培训;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到特色教育教学中,并以此作为其评职晋级、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依据;除专职体育教师外,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或负责组织社团活动,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保证特色教育活动的普及性。目前,学校的特色教师队伍已发展成为一支以60余名体育教师和教研组长为骨干的团队。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治学严谨、教学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致力于教法和课程的改进,胜任特色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工作。
五、完善组织考评体系,推动特色教育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订规章制度
我校把特色高中建设提升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的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制订了“朝阳市一高中2018—2021年发展规划纲要”“朝阳市一高中创建特色普通高中三年发展规划”“朝阳市一高中创建特色普通高中工作方案”,以及课程设置制度、社团管理制度、学生选课制度、师生评价制度等20多项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制度汇编”。
(二)完善评价体系,实施奖励机制
我校制订“业绩优异人员奖励办法”,把教师参与特色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其年度考核,并作为晋职晋级、评先选优的条件之一;把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特色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制度,作为班集体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把学生参加社团的过程、表现及结果纳入其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