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武
(福建师范大学 海外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菲律宾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17)
自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批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发展规模令人瞩目,近年来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例如: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1)蔡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4).,聚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郭晶,吴应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教育研究,2018,(11).、人才培养模式(3)李东伟,吴应辉.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与优化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7,(10).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自我培养效果的感知(4)蔡武,朱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专业培养效果感知的实证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1).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加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体系建设,丰富国际中文教师培养理论以及指导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具体实践,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实践,除了外在的培养环境之外,自身的学习投入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学习投入是影响硕士研究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5)高田钦,王惠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硕士研究生有效学习影响因素探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同时也可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满意度。(6)汪雅霜,付玉媛,汪霞.从院校服务转向成长收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意度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较少关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王添淼(7)王添淼.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情调查分析与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4).首次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研究中引入学习投入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将扩大调查范围,对全国21所高校742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环境进行调查,同时编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明确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的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基于实证、实地走访以及访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学习投入理论主要来源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两大领域。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兴起,学习投入逐渐引起了学界关注。Schaufeli等人(8)Schaufeli,W.B.,Martinez I.M.,Marques-Pinto,A.,Salanova,M.,& Bakker,A.B.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na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5).提出了学习投入概念,他认为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并在这三个维度基础上开发了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 (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Student)。
情绪(emotional)和认知(cognitive)。可见,在心理学领域,近年来主要从多元视角考察学习投入,以探讨学生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对挑战和挫折时所体现的心理与情感体验。
Connell(9)Connell,J.P.Context,Self,and Action: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Self-system Processes across the Life Span[A] In Cicchetti,D.and Beeghly,M.(Eds.),The John D.and Catherine T.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ment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The self in transition:Infancy to childhoo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61~97.、Fredricks(10)Fredricks J.A.,Blumenfeld P.C.,& Paris,A.H.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1).和张娜(11)张娜.国内外学习投入及其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2).等人同样将学习投入分为3个独立维度,内容包括行为(behavioral)、学习投入理论在教育学领域发展可以追溯到“任务时间”(time on task)概念,即时间对于任务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12)Merwin,J.C.Historical Review of Changing Concepts of Evaluation.[A] In R.L.Tyler (ed.),Educational Evaluation:New Roles,New Methods:The Sixty-Eigh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Part II[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指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越多,学习任务就完成得越好。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Pace指出,除了时间之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努力质量(effort quality),并编制大学生体验量表(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以评估高校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13)Pace,C.R.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An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M].Los Angele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1984.
Pace还曾在一份详尽的报告中指出(14)Pace,C.R.The Undergraduates: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College Experiences in the 1980s[M].Los Angeles: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1990.,20世纪80年代曾对美国74所高校的24427名学生进行大学生体验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投入教育任务(学习、师生及同学间互动、实践等)越多,其所获得的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收获就越丰富。
Astin在Pace的努力质量基础上,提出“学习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概念,他将“学习参与”定义为学生参与学习体验中生理与心理能量的总和,例如: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学校活动以及与师生及同学互动等。(15)Astin,A.W.Student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84,(4).他认为应该加强学生参与度,以增加学习收获。Tinto同样认为,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互动会直接影响其学习中获取的知识与经验。(16)Tinto,V.Leaving College: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美高等教育管理中心、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共同研发了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以下简称NSSE)。2000年开始,美国每年都有几百所大学开展NSSE调查,NSSE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测量的重要工具。(17)Kuh,G.D.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J].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2009,(141).2007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引进了NSSE工具, 并进行了汉化和本土化适应操作,形成了NSSE-CHINA测评工具,并对北京5个专业门类的6所院校1148名学生的测试后,结果显示具有良好信效度。(18)罗燕,海蒂·罗斯,岑逾豪.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测量——NSSE-China工具的开发:文化适应与信度、效度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09,(5).
综上所述,学习投入概念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都有发展。本研究选择教育学的NSSE以及NSSE-CHINA中的学生学习投入部分作为参照量表,并借鉴王添淼(19)王添淼.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情调查分析与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4).的问卷,以符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实际。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的现状以及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最后在实地调研、访谈以及上述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共有3个研究问题:(1)所编制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是否符合理论假设,并能成为有效的测量工具;(2)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情况如何?(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的差异如何?
本研究有5个研究假设:(1)不同年级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有显著差异;(2)是否在真实的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环境中实习/工作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有显著差异;(3)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程度的不同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有显著差异;(4)是否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有显著差异;(5)不同本科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其学习投入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选择NSSE以及NSSE-CHINA中的学生学习投入部分作为参照量表,并借鉴王添淼(20)王添淼.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情调查分析与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4).的问卷,以符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实际。数据分析上,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揭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现状及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收回的量表数据以SPSS21.0和AMOS25.0进行统计分析。
在考虑了样本比例及地域分布的情况下,我们从第一批和第二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中选取了21所高校发放量表,这些高校涵盖了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七大区域,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共收回了830份量表,每所高校都达到30份或以上。最终有效量表742份,回收率为89.4%。
本研究中的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教育目标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在其培养过程中自身的努力情况。在借鉴成熟量表的基础上,采用题项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信度检验等编制量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进行修改后,在题项分析的基础上,共得到23个题项的正式量表。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值检验(取样适切性量数),近似卡方为4093.585,自由度253,显著性为0.000,KMO值为0.898,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将742份量表数据随机分成样本容量大致相等的两组,随机选取一组进行题项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n=366),另一组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n=376)。采用主轴因子分解法和Promax旋转法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放弃因子载荷量低于0.400的题项,最终提取了五个因子。根据具体维度的情况,并参考了杨立军、韩晓玲的研究,对这五个因子进行了重新命名。重新命名的因子分别为生师学业互动、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合作学习、多样化学习和人际关系支持,(21)杨立军,韩晓玲.基于NSSE-CHINA问卷的大学生学习投入结构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3).根据因子载荷量需大等于0.400的条件,我们删除了4个题项,得到19个题项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
由表1可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可分为五个因子,共包含了19个题项,且各个因子中每一个题项的因子载荷量都在0.400以上,这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与区分效度。其中,因子一是人际关系支持,指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与同学、导师、任课老师(不包含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关系,共5个题项;因子二是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主动参与学习或者与同学们合作学习,共5道题;因子三是职业生涯规划,共3道题,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与任课老师、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谈论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因子四是生师学业互动,指的是老师和学生进行学业上的互动,共3个题项;因子五是多样化学习,指的是和不同国别、民族、文化背景或者不同宗教观、政治观和人生观的学生深入交谈等,共3个题项。五个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7.570%。
表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确认本量表的结构效度,我们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用第二个样本(n=376)对该量表进行再次检验。具体来说,本研究采用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构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环境的标准化因子结构模型,以检测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DL1和ACL5题项的标准化残差值在接受值范围外,故将DL1和ACL5两个变量删除,得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模型的适配度检验摘要表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图,如表2和图1所示。
表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模型适配度检验摘要表
表2显示,除了TLI的指标大致符合要求外,该模型其余各项适配度指标均达标,可见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也就是说,主动合作学习、多样化学习、生师学业互动、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人际关系支持五个因子结构能很好地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情况。这虽然与NSSE以及NSSE-CHINA量表的维度有所区别,但也表明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一个专业硕士学位的独特性。
为确保经过题项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所得到的最终问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结果显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在各个维度层面Cronbach’s alpha系数均超过了0.7,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高达0.875。Cronbach’s alpha系数在0.7以上说明问卷具有相当好的信度。(22)吴明隆.量表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和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可见本研究具有相当理想的内部信度。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最终确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由17个题项组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的现状,可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从年级上看,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是学生的主体,为了更好地进行后面的推论性统计分析,我们在742份量表中剔除了三年级以上学生的量表,共得到710份量表。我们使用这710份量表进行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3可知,被试主动合作学习层面的均值为11.537,所含题项是4,每个题项的均值为2.884;多样化学习层面的均值为4.548,所含题项是2,每个题项的均值为2.274;生师学业互动层面的均值为6.570,所含题项是3,每个题项的均值为2.190;职业生涯规划层面的均值为5.290,所含题项是3,每个题项的均值为1.763;人际关系支持层面的均值为15.460,所含题项5,每个题项均值为3.092;整体学习投入层面的均值为43.405,所含题项17,均值为2.553。被试在学习投入、主动合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支持3个层面的题项均值高于理论平均值2.5,而在多样化学习、生师学业互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3个层面的题项均值低于理论平均分2.5。可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度尚可,但还有待提高。
表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及其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方差分析,而数据由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数(Z分数),并根据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量进行加权,最终转化为维度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保证所做的分析更加客观合理。我们对710份量表进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4所示。
表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为了验证本文的5个研究假设,我们对年级、实习、本科所学专业、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以及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等5个变量依次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效应显著F(2,707)=6.378,p=0.002,事后Scheffe法、LSD法以及Tukey HSD法的事后比较结果不一致,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三年级群体因子分均值高于一年级群体。按照LSD法可知,其均值差=0.524,p=0.001,研究假设一成立;实习效应显著,F(1,708)=16.731,p=0.000,在真实的第二语言教学实习/工作过的学生得分较高(均值差=0.498,P=0.000),研究假设二成立;本科所学专业效应不显著,F(3,706)=1.066,p=0.363,研究假设三不成立;入学前对本学科专业兴趣效应显著,F(4,705)=5.707,p=0.000,事后Tukey HSD、Scheffe以及LSD三种检验法结果不一致,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得出结论,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强烈的学生因子分均值显著高于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不确定的学生(LSD法显示,均值差为0.404,p=0.003),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非常强烈的学生因子分均值显著高于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不强烈的学生(LSD法显示,均值差为0.779,p=0.005),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非常强烈的学生因子分均值显著高于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不确定的学生(LSD法显示,均值差为0.726,p=0.000),研究假设四成立;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效应显著,F(1,708)=20.827,p=0.000,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的学生得分较高(均值差=0.706,P=0.000),研究假设五成立。
本研究共有3个研究结论:一是通过题项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信度检验可知,所编写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效度,可为有效测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习投入提供可靠工具;二是被试学习投入均值为2.553,大于理论平均值2.5,且均值2.553与理论平均值2.5之间具有显著差异(t=3.457,df=709,p=0.001),说明其学习投入度尚可,但有待提高;三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在年级、实习、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以及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这四个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研究假设一、二、四、五成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在年级和本科所学专业变量上不具有显著差异,研究假设三不成立。
虽然整体而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投入尚可,但具体到学习投入的各个维度,多样化学习、生师学业互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三个层面的题项均值低于理论平均分2.5,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分数最低,仅为1.763。可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学习投入的主要问题存在于这几个方面。结合上述实证研究以及访谈,实地走访调查的结果,本研究对于改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环境提出3点建议:
1. 提升国际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互动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职前国际汉语教师,未来的教学对象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文化与宗教等背景。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在学期间,多与宗教观、政治观、人生观不同以及国别,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这样未来才能够更好地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升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可多听跨学科的讲座,提升自己的眼界与内涵。
2.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师生学业互动。汉语国际教师硕士培养属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应鼓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向其导师和任课老师提问,如:积极加入老师的课题小组,参加学术研讨会,参与各类实习实践,这样才能开拓学术眼界,提升自身学术与教学能力。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单位,也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机会。
3. 以就业为导向,做好职业规划。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就业问题是目前其培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其就业对口率非常关键,这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一方面,学生自身应该认真思考未来的就业方向,多向师长请教,做好职业规划;另一方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应该开设职业规划的相关讲座,或常请优秀的毕业生代表回校与在校学生交流,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以利于其职业的规划与发展。
4. 关注影响因素,提升学习投入度。研究结果显示,年级、实习、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以及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这四个变量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生投入具有显著差异。要注重低年级学生学习投入方面的培养,加强对其学习上的引导;重视学生教学实习的质量,让学生在实习中得到切实的锻炼;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这个专业;鼓励学生报考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有利于其学习投入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