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3-29 11:40高志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肠道内镜研究组

高志强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室 吉林 吉林 132000)

胃肠道主要指胃、大肠与小肠,胃肠道肿瘤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饱胀、隐痛、反酸、嗳气以及恶心,当肿瘤继续发展,还可能出现消化道梗阻、消化道出血症状,随之出现恶心呕吐、黑便、呕血、腹泻等情况[1]。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肿瘤切除,对于早期较小肿瘤可以借助内镜实施肿瘤切除,但对于肿瘤较大患者,其良性肿瘤则需选择手术方式进行肿瘤切除[2-3]。传统开腹手术能够对肿瘤实施完整的切除操作,但具有创口较大、应激反应强以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其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手术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4-5]。本文针对2019年1月—2021年5月于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6例进行分析,探讨应用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于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54±4.3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58±0.36)年;病理类型:胃前壁肿瘤20例,大肠血管瘤17例,胃肠息肉11例。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4.41±4.38)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2±0.31)年;病理类型:胃前壁肿瘤22例,大肠血管瘤16例,胃肠息肉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经CT、内镜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胃肠道肿瘤,肿瘤直径均超过2 cm,符合《中国胃肠肿瘤外科术后并发症诊断登记规范专家共识》[6]中关于胃肠道肿瘤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一般资料完整;③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④患者均为首次确诊,近期未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存在严重障碍的患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③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④多发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收常规检查,并对患者施以手术前指导,其中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具体操作为: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行全身麻醉,依据患者病症类型、肿瘤位置、结构以及形态,对患者切口位置予以确认,基于患者病灶实施相应的肿瘤切除术,缝合切口后常规消毒,并留置引流管。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行全身麻醉,于手术前将腹腔镜与胃镜主机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应用四孔操作法进行实时,针对胃部肿瘤患者在其脐部下方将Trocar(10 mm)置入作为观察孔,并开通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参数控制在12 mmHg左右;之后将患者脐部左侧平行6 mm位置作为主操作孔,再次将Trocar置入,同时将脐部与剑突连接中点部位左侧3 mm位置作为辅助操作孔,再次将Trocar置入;之后置入腹腔镜,胃镜置入方式为经口腔置入,借助胃镜图像显示详细观察病灶情况,并将手术检查与胃镜探查情况相结合,对患者腹腔进行更为全面且深入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肿瘤位置做切除处理;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其建立人工气腹后,结肠镜于肛门位置置入,借助内镜对病灶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对于体积较大的瘤体操作方式为腹腔镜切除,同时需要彻底地对淋巴组织实施清扫,确保瘤体周围具有足够的空间,而不能应用内镜摘除瘤体,应借助肠镜引导方式,应用腹腔镜套圈技术对瘤体实施切除操作,病灶切除进行止血处理,并逐一缝合切口,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胃肠黏膜功能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肠瘘、吻合口瘘以及出血。同时,对两组患者免疫功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免疫功能评估指标包括CD3+、CD4+、CD8+;氧化应激反应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x- ± s)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在切口感染、肠瘘、吻合口瘘以及出血方面的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免疫功能指标方面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CD3+、CD4+、CD8+方面的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比较(x- ± s,%)

2.4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免疫功能指标方面的数据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比较(x- ± s)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与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多种类型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7]。胃肠道肿瘤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如传统开腹手术,其适用范围较广,能够在清晰的视野下对较大体积的肿瘤进行彻底切除,但其方式在操作中容易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不良影响[8]。腹腔镜属于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对患者机体干扰较小,操作过程较为轻柔,能够降低手术对血管与神经的刺激,减少对肿瘤免疫水平的影响;同时腹腔镜术中采用超声刀对肿瘤组织进行分离,可以降低局部损伤与术中失血量,并可对血管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对肿瘤细胞发展起到阻滞的效果。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单独使用腹腔镜缺少精细触觉反馈,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对病灶定位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因而需要内镜辅助治疗[9]。腹腔镜联合内镜对胃肠道肿瘤进行治疗,面对胃肠道肿瘤向腔内生长、浆膜层变化不明显的特点,可以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进而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实施,降低对患者造成创伤,进而预防并发症的出现[10]。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因为手术创伤、失血失液、麻醉效应以及患者紧张焦虑等因素的影响,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其应激反应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与炎症因子,对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造成损伤,进而诱导胃肠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与胃肠道激素失衡的情况;且氧自由基的增加会造成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11-12]。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减轻患者因手术出现的应激反应,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解剖结构,降低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损伤,进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3]。本文中,研究组患者免疫功能与氧化应激水平方面的数据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存在显著优势,说明腹腔镜联合内镜操作方式可以为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说明联合操作方式更具安全性,可以提升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联合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胃肠黏膜功能与手术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猜你喜欢
胃肠道内镜研究组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