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2022-03-29 00:15:59李文丽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李文丽

摘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到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再到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增加体育锻炼时间,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这次双减政策的出台,给开足上好体育课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双减政策;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备受关注,社会、学校、家庭对体育的关注度很高。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是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有效途径。在双减政策推行下的体育课,应该让学生从“学、练、赛”的方式增强体质、增长技能。如何上好体育课,必须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入手,变革传统课堂,生成有效课堂,强化体育课教学,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与科学的锻炼方法,为勤练、常赛提供保障。

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齊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心率曲线而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体育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最后是教师的“内功” 差,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长期不变,顽固僵化,不能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去教学,使学生练而无劲。如此教学,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从而导致体育课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能力水平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心理或生理上感到“累”、“负担重”,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呢?在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锻炼、训练及竞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使学生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使学生乐学。在体育课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体育课是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体育课应该强调运动兴趣的培养,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运动习惯,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肩上的担子可谓重中之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际就是要更新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明确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分层次的教学。首先教师要认识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积极尝试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教师还要深刻领悟双减政策的内涵,把减负真正落实到体育教学中,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再到教学评价和课后反思,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为主要目的。其次,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那么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就需要根据教材和项目,明确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比如在教学《行进间运球》时,知识技能目标就是使学生了解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要点,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后,就可以一人运球一人防守,落实学会、勤练、常赛,引导学生形成运动习惯。再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育水平和体育能力等,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关注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强调不同难度的练习,并通过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更科学客观的体育评价。督促学生要完成体育课后作业,对学生既是任务,也是课余生活的有效调节,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运动内容和形式提高体育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和层次性。

总而言之,通过双减政策下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一名体育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业务能力和健康的体魄才能上好体育课,才能将双减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陈永明等著.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88-290.

[3]崔允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闭.全球教育展望,2006,(1),31-35.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