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2022-03-29 00:05:32晏树萍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晏树萍

摘要: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和思想意识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德育理念进行合理全面的渗透。语文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人文性,于是,教师便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师正向地引导下,不断地完善、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万事万物实时更新,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辨别真伪信息,杜绝盲目跟风的德育。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新理念,得到了各小学校的积极响应。由于小学生当前涉世未深,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辨别是非能力,对于事物的评判大多是从个人喜好角度,更容易受社会和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一、利用语文教材,渗透德育意识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内容相对抽象难懂,而德育教育内容较为贴合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尤其在全新历史时期,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加凸显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了较多的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也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意识,这对小学生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精神食粮。教师可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语文学科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情怀,也是文化之根、生命之声,更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大都可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可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态度、情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中所有涵盖德育知识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中的德育内涵进行深度挖掘,然后找准切入点在教学环节进行有效渗透。教师应将同一个题材的德育内容进行融合,比如,亲情友情德育文章、孝亲敬老德育文章、弘扬传统文化的德育文章等,上述題材都是较为有效的德育教学内容,教师可将上述不同题材的文章组成群文,让学生通过不同文章内容,对同一个题材的德育知识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德育素养,也可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二、通过习作课程对小学生开展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在开展语文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工作,教师还可以在习作课程中渗透德育知识。例如,教师进行了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课文《父爱之舟》与《慈母情深》的教学后,就可以通过习作模块“我想对您说”将自己想要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使小学生回想父母做过的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在自己生病时,父母如何照顾我们的,在父母生病时,他们仍然没有忽视我们,对我们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母亲生下我们时所遭受的痛苦,只为了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等。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从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之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使学生能够体味到父母的无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式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够通过习作将自己的感情充分抒发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实现了使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回报爱的德育,提升小学生的品德水平,促进小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烘托传统文化节日氛围

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还应当借助和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从小学生自身而言,由于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较强,但是同时缺乏主观能动性。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加强和班级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在端午节积极组织学生动手包粽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同时,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渗透,让学生无形之中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

四、落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而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中,逐渐产生较强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且,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也能够让学生相互监督进行文章的学习,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立明确、合理的讨论主题,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知识的探讨,避免其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也需要做到合理、公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层次的划分,根据层次划分的结果来进行分组。比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学习情况中等的学生、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之后,便可以进行分组过程,教师需要保证一个小组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而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两小儿辩日》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其中所涉及的理论性内容以习题的形式来进行布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完成,并且,教师也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认真、专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小学阶段就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剖析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知识,继而全面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有效推动小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铭.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Z4):102-103.

[2]汪玉婧.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及意义[J].新课程,2021(30):228.

[3]李雪英.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家长,2021(17):28-29.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39:02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0:15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59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0:17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