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巍 严立明
(1.长汀县第一中学,福建 龙岩 366300;2.长汀县馆前中学,福建 长汀 366306)
与“一纲多本”时代相比,统编教材中国现代史部分在新增“银元之战”“三线建设”等知识点的同时,原有知识历史叙事的深度、广度、高度也大为提升。有鉴于此,2020 年“修订版课标”顺势推出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论。[1]“大概念”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对教材子目、课时、单元知识脉络的逻辑梳理,因而必须建立与学科核心概念、日常“小概念”的实质性联系[2],因而如能直接发起于教材具体章节,应该能够降低“大概念”教学的实施难度,更为有效指向单元教学立意的确立、完善与落实。本文拟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认知功能的探究为中心,运用概念史思维,初步探讨中国现代史大概念教学的逻辑梳理路径。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均聚焦“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词,集中呈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历史进程,深刻反映了党和国家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在历史叙事中有效回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抓住“制度变革”这一教学基本问题,聚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单元关键概念[3],有助于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取向,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动因,因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概念形成过程可以构成“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联结点,构建教学单元内部以及教学单元之间的整体关联。
无论作为名词、形容词还是副词,“基本”都指向了“根本”“主要”“大体上”等明确内涵。“制度”则一般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4]因而,“基本制度”就是在一个制度系统中,对于其他一般制度具有权威性、统摄性、指导性的制度。然而,具体到教材理解和教学实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素构成,远没有字面解析那么简单。表1 选取21 世纪以来的各版课程标准,以及较有代表性的初高中教材为例,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为坐标系,观察对于“三大改造”的不同历史评述。
表1 近二十年各版课程标准、初高中教科书对“三大改造”的历史评述
通过文本追溯,可以发现所有时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都不约而同地抓住“到1956 年底”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描绘了“国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历史事实,阐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向公”的历史巨变,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三大改造”意义的历史认识。受到研究视角、学科站位和具体语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人们对“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往往呈现“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多重镜像。有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直观地体现为具体经济制度的建立,因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为“三大改造”历史意义的论述基点;有些学者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进步性表现.为“社会形态”变迁,因此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等学术话语,阐发“三大改造”的历史影响;有学者视社会主义制度为“发展模式”,从而注重总结“三大改造”的经验教训,突出它在“社会建设道路实践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有学者觉得社会主义制度深入落实的关键在于把握“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故而聚焦“三大改造”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推动作用。[5]
以上多种表述的长期并存,一方面表明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系统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概念,更为精准地贴合“三大改造”后中国社会变迁的当代审视需要,因而在与其他关联概念竞争中逐渐获得广泛运用,另一方面这一过程绝不意味着其他关联概念失去语言生命力,因为它们所蕴含的“较强政治性”“难以简单绝对地一概而论,需要进行具体分析”[6],处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这一现实语境的不同节点,它们又重新焕发光彩,继续丰富我们对于这些概念与现代中国社会复杂互动的历史认知。
虽然只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 课中的一个子目,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洞察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整体脉络提供稳定可靠的观测点。近代史家陈寅恪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提示了一种由字/词观察历史的途径。
改革开放之前的较长时期,党的文献并未形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概念,而较多使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全面)确立/建立”的描述方式[7]。两者看似只是语序差别,实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即前者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突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基础性和阶段性,后者则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促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社会的牢固扎根,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统摄性和结果性。对此,邓小平同志一方面坚持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肯定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飞跃,另一方面一针见血地指出“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8],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高度,鼓励变革存在弊病的“具体制度”,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从而启发了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探索。
那么,到底何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些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它主要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单一要素说;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也是重要标志,从而构成了“两要素说”;有学者则主张“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文化制度”“社会主义宪法”等意识形态要素合理纳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要素说”;此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四要素说”和“多领域说”,力图更大限度地丰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涵。[9]
这些学术争鸣也投射在教科书、教参和课程标准等经典规范之中。即使同为统编本教材,统编初中教材虽然已使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提法,但是仍着眼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中心地位。只有教参在“学术动态”板块摘编了荆世群的《“三大改造”研究误区评析》,简要呈现了“三大改造”对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等上层建筑的影响[10]。与之相比,统编高中教材教师用书则将“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视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两大核心要素,而“社会主义法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均被纳入“日益强大的政治因素”,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帮助我们把握教材文本的历史叙事[11]。
由上可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概念内涵之所以扑朔迷离,表述形式常常无法协调一致,从表层看似乎是不同学者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命题的认识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认识过程仍在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三个层面构成[12],而《决定》在确切规定“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内涵的同时,也保留了“其他尚未明确的基本制度探索方向和空间”的可能性[13]。统编高中教科书吸纳了这一最新理论成果,并强调这一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14],从而为廓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概念之间“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部分与整体”等关联[15],为理解现代中国制度优势的内在逻辑提供了科学的立足点。
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概念史出发,中国现代史“大概念”教学就具有了更为深厚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内容,结合问题情境,从史论概念、重要命题、重要原理等不同视角[16],如上文提到的“社会主义”的多重镜像,可以构成角度各异的“史论概念”,上文提到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形成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深化过程”,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征,就是依照“重要原理”进行教学呈现,也可以呈现为“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类具有较强普适性的“重要命题”。不过,无论如何总结提炼各具特色的“大概念”,有效组织主题教学,都应该遵循以下三大要领:
第一,立足经典规范。课程标准、教材、教科书教师用书,都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经典规范。虽然围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的提出,以及中国现代史的教学线索,学界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但是“依标执教”“用教材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立足点,那些直接反映国家意志的基本史料仍然是史料研读的首选,理论研究成果的引入不能与这个基本原则相违背。另外,这些经典规范的不断调整,正是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反思。对它的教学研究,既要“尊重历史”,着重引导学生从教科书表述方式的演变,结合单元整体知识体系,体会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发展,更要注意“指向当下”,适度引入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的最新成果,引领学生体悟与时俱进的思维品质。
第二,聚焦关键问题。相比“一纲多本”时代,新课程的教学体量明显拓充,抓“关键问题”势在必行。讲清楚“是什么”这样的陈述性知识很重要,不过基本史实的讲解只是认知支架,关键之处还在于“历史认识”的提升。因此,中国现代史教学要突破就事论事的初级阶段,凸显“史论结合”学科思维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辅助系统,在构建教学主题涉及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尤其注意以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心,分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究竟在哪些层面推动“社会变革”走向纵深,又为哪些社会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主题教学“意义关联”这一牛鼻子抓住了,学生自然就善于区分主次枝干,在“大概念”学习中做减法,才能更有底气,学科知识体系就能富有更强的整体性。
第三,注重多维比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历史概念。学生要领会这一概念的真实意涵,必须依托基本史料营造具体情境,并在情境中通过逻辑推演,感受历史人物行为的思想动力和实际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就地取材,以小见大”的策略,交替选用教材中能够共时性和历时性色彩的史料,通过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对比,突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内涵,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通过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进行比较,特别是中苏两国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认知差异,从而聚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定标准问题,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继承与超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