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红
【摘要】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特殊儿童进行德育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其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就特殊教育的概念、德育教育的定义进行简单概述,继而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德育工作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成效和价值。并对进一步开展特殊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通过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形式,旨在帮助特殊儿童培养良好的品行和人格,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特殊教育;德育教育;身心健康
随着特殊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特殊教育工作中,不仅需要对特殊儿童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指导教学,同时还需要重点就其品德、人格、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关注和指导。因而,德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当前特殊学校中,特殊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加上社会、家庭对其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其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多,而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特殊儿童成长和学习的主阵地,就必须通过德育教学,让学生能够及时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不断提升心理素质,积极正视困难和挑战,从而顺利的融入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特殊教育概念
特殊教育,故名思议,是对特殊的学生群体的一种教育形式。通常,特殊学校的学生会存在心理、身体方面的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在特殊学校中,通过特别设计的专门课程和书本教材,结合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设备、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对这部分儿童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此达到特殊培养的目的。特殊教育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最大限度的帮助这群儿童掌握社交、生活和学习的技能,在这一期间,帮助特殊儿童增长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健康的成长。
(二)德育教育的定义
德育教育,从字面意义上分析,则是就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育和引导。而究其根本,则涉及到政治思想、法律、道德以及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获得全面的发展。当前全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然成为素质教育中核心要素之一,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教师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以外,通过必要且完善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在思想境界上得到足够的提升,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案例分析——以孤独症为例
(一)孤独症案例
学生小杰患有孤独症,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时常无法听懂老师的指令和要求。2、情绪上不稳定,行为特殊,尤其是每当天气反常时期,小杰就开始在教室里来回奔跑,并且反复按空调开关,对着空调出风口,让风口对着自己吹。3、安全感不足,每天到学校都会先问老师放学可不可以回家。4记忆力较强,尤其是机械记忆很好,对电视广告词很熟悉。
(二)孤独症儿童德育教育工作及成效
在对小杰的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笔者首先是肯定小杰的特殊性,根据小杰的思维发育特点,和兴趣特征,在课程设计中,单独设定一些简单的游戏和视频课程,帮助小杰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并逐渐理解他人的意图,从而积极的融入到课堂中。其次,当小杰出现情绪上的不稳定,并且乱跑乱按空调等情况出现时,首先安抚小杰,通过陪伴和适当的引导,同时结合他行为特征,找一些简单敲击乐器,让小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相似行为活动中,安静下来。继而对其进行行为上的指导,告知扰乱课堂秩序,会影响到其他学生以及老师,同时对着空调吹风口吹,很容易生病,对自己的健康不利,而如果有任何不安或害怕的情绪,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帮助小杰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小杰安全感不足的情况,通过自己迎接小杰来到学校,并且及时的告诉小杰,他的家人会在放学后就接他回家,老师和同学会一直陪伴她,以此帮助小杰营造的安全感和安全的环境氛围。
经过为期一学期的德育教育,小杰在课堂上已经能够基本跟随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尤其是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成绩提升明显。不仅如此,小杰对体育和音乐架子鼓的教学课程兴趣高涨,也能够和同学进行一定交流和沟通。此外,当前小杰没有在出现上学时询问放学能否回家的情况。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特殊学校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行为准则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三、推动特殊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举措
(一)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实施德育教育
特殊儿童终将会回归家庭和社会中,因此,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形成健全的人格,对社会具备公德心,对自身行为的正确与否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才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因此,在進行特殊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环节,教师应该先就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培养。例如,在以上案例中,小杰的行为是遇到天气变化,会到处跑并按空调开关,并对着出风口吹,对应进行的德育教育则是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事情着手,从细节着手,做好德育工作。此外,进行“养成教育”环节,不仅需要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还可以通过建立文明守则,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让特殊儿童能够养成自律、文明等习惯,从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以多种活动为载体,搭建德育平台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让特殊儿童的认知更为广阔,激发人生的探索欲望以及发现自身的特长,发展兴趣爱好,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品德。诸如就喜爱唱歌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其音乐方面的天赋;而就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则可以对其进行舞蹈、体育等方面的培养;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则可以进行绘画、书写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和好奇心。此外,就优良的品格培养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积极开展的符合时宜的开内外活动。诸如组织学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帮助学生建立家国情怀;举行回收品工艺大赛,使其养成环保意识;利用教师节、父亲母亲节,教会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特殊学校的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因此,在进行特殊教育环节,需要着重对其心理进行教育和指导。例如,在就案例中小杰安全感不足的情况,我们应对其进行及时的关怀和安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杰建立的安全感,使其能够顺利的学习和生活。而就一些心理素质差、敏感多疑的學生,在这方面的德育教育上,需要首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性的帮助其正视自己,肯定和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以及的自我保护,从而推动其心理素质建设,以此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推进德育工作开展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非单方面就可以完成,尤其是针对特殊儿童方面的德育教育上,教师需要在做好自身德育工作的同时,充分的结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这三方面的资源,使特殊儿童能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同时获得德育上的培养。使其形成统一、有序的德育认知体系。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家访、开展家长会、教师家长信息群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德育教育情况,同时老师也可以结合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技巧,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促进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当前特殊教育工作的性质,使其面临的教育形式更加严峻。因此在特殊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对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德育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内容,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工作者,应该积极的探索特殊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新教育理念下,增加特殊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让帮助特殊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超. 浅谈自闭症小学生随班就读班级班主任的德育工作[A]. 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
[2]黄希光.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62-63.
[3]丁改,温圣强.特殊教育学校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尝试与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19(08):86-88.
[4]姚秀玲.论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相互融合[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1):147-149.
[5]吴瑞英,张桂鑫.如何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34):15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