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达忠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观点需要学生识记,否则到运用时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道德与法治学科容量大、知识多、知识专业性强,给学生识记增加了不少难度,特别是学困生,一提到识记知识就头疼,这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困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识记
“背不是万能,不背是万万不能。”教学我们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但必要的核心观点还是需要学生识记的,只有识记必要的核心知识点,才能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识记的知识较多,课改后的新教材知识含量大,概括性较以前的人教版和苏教版等教材差,语言严谨,专业性强,甚至有的读起来很不顺口,难以理解,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导致许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不敢兴趣,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到道德与法治课就无精打采,更是不要谈识记知识。要想让学生识记必要的核心观点,需要老师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识记方法,方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前提。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师生在相处过程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师生良性关系,这跟一个老师的学科修养、为人处世、道德品行、工作能力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才能构建起风清气正、清清爽爽的校园生态,也方能实现“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的育人理想。
二、培养学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作为老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才能达到“赶牛吃草转为引导牛走进牧场。”
三、科学的识记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想帮助学会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还不如传授给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方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识记方法很多,本人在长期的教学教研过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关键词记忆。道德与法治学科有许多关键的词、句,如七年级的心理道德知识内容很多,但常用的关键词有:责任、奉献、意志、理想、爱国、敬业、科学、创新、生命、诚信、团结、友善、乐观,为更便于记忆,可抓住第一个字压缩为“责奉意理敬爱科,创生诚团友乐观”;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抓住“规范、保护”两个关键词,八年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可简称为“人大”,“中国共产党”可简称为“中共”,九年级的“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压缩为“对开、计生、节资、保环”的基本国策,等。这种方法为学生的识记知识和课堂笔记带来便捷,但需要学生熟悉教材知识,同时学会“缩句、扩句”,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趣味记忆。趣味记忆也称为歌诀记忆,把识记材料编成打油诗或顺口溜或歌诀,这种方法趣味性强、易于朗诵、方便记忆。趣味记忆能简化复杂的识记材料,缩小记忆对象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浓度,减轻大脑负担; 能增强零散、少联系或无联系的识记忆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编串组合,使零散的、无规则的材料浑然一体,使本来只能用机械方法记忆的内容有着独特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要能抓住记忆材料本身的特征,反映材料本身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歌诀要符合自己的记忆任务。否则弄不好反而误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脑子灵但好动的学生。
(三)自测记忆法。这种方法可以确切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及时发现没有学好、没有记牢、容易混淆搞错的地方;可培养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必然会胸有成竹,临阵不慌,即使是遇到意料之外的问题,也可应变自如。
自测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把阅读过的识记材料全部丢开,进行自我复述或默写;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内容,自拟题目,进行自问自答;也可以利用课本、练习册的思考题、练习题独自做一些书面作业等。
(四)思维导图记忆。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能够制作思维导图,说明就对知识结构、知识相互间的关系有力较深理解,更容易让学生把知识烙在大脑中。
(五)提纲记忆。提纲记忆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概括性和条理性。这种方法可以化繁为简,转多为少,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让人一经过目印象深刻。一般有两种方法找/列提纲:一是从课本找出关键句,一般在一段文字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二是综合概括提炼,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进行提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如讲到“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时,课本的每段第一句话就有“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三个提纲,学困生能背这三个提纲即可。使用提纲进行记忆要注意量材而用、分清主次、及时复习,才能老家不忘。
(六)对比识记。对于一些相似的易混易错知识可用对比记忆,既能找出相似或相同点,又能找出不同点,很好地将易混易错知识区分开。
(七)概括记忆。概括记忆适合内容较复杂、较系统、较深奥的知识,如“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可概括为“双百方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概括为“两型社会”,“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强国。” 可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可概括为“四个自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可概括为“四个尊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可概括为“五位一体”或“五个文明建设”,等。概括记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对教材知识有一定熟悉,否则学生记得概括的知识要点却不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
方法是有很多,有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效,但有的方法不適合所有学生,所以老师在传授学习方法时也要因人而异,适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