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凤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教育阶段基础而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学生离开父母独自住校要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从三年级起数学开始由比较容易的知识慢慢加大难度,纯文字题更多了,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策略
引文:很长时间以来,数学都是阻碍小学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拦路虎。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农村孩子,导致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如果不能在课堂的教学当中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则不会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习效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思索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围绕着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结合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教学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幻灯片、模型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加以运用,打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图形的变化,或者根据图形变化程度制作相应的动态课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有趣的数学答题竞赛,趣味数学讲座等活动,或者制作有关数学知识的手抄报、黑板报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课堂之外的数学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克服掉畏难情绪,如果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苦差事”,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1]。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创设出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层次、不同角度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保持开放和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精神。
二、优化教学语言,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虽然不同于语文教学,大多数都是数字和符号的传输,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依然要通过语言文字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的语言艺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更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对于打造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大有益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善于使用语言文字的影响力,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语言文字除了可以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之外,还可以使数学的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易于被学生接受。试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直采用学术性风格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不免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昏昏欲睡[2]。数学课程本身逻辑性较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换而言之,数学是一门风格严肃的学科,其中很多内容需要集中精力反复验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小学学生年纪尚小,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要求他们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本身就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采用平易近人口语化的语言进行讲解,把知识点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知识点的含义,通过对教学语言口语化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困难的事,减少数学的难度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在教学中注意选择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案例进行讲解,使理论教学和实际生活不脱节。
三、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应当只关注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每位学生都有其个体的特殊性,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寄宿制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偏好、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情况,在具体的知识讲授当中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学生行为和思想的背后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同时,也应当利用学生的不同学情,展开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的创新。比如,在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分组,在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等情况,保证每个小组之内的学生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应当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安排一两个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交流的學生,带动学习气氛,产生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在学生的学习层次上,每组安排一两个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带动组内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安排学生组内先得出讨论结果,再汇总每一组学生的结论,当堂做出分析。在小组内,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比如让一部分学生负责发现易混淆问题的区分方法,经过集体讨论之后,剩下的学生负责归纳总结。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布置,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能力完成各种层次的作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燕.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数学兴趣——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1(44):15.
[2]赵小荣.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1(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