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2-03-26 04:57:36杨艳芳唐丽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泻法匀浆膳食

杨艳芳,李 茜,唐丽华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动脉炎引起的动脉内膜组织发生肥厚和增生的脑血管系统疾病,常表现为患者一侧肢体麻木、运动感觉发生障碍、眩晕黑曚、共济失调等症状,病情逐渐发展,还会造成运动神经元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咽肌痉挛等并发症,限制患者摄入日常食物、水分,从而引发营养不良、呼吸道气体交换受阻、窒息等,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1]。在以往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只遵从医嘱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忽视了患者需摄取营养的生理需求,导致患者免疫力呈持续下降趋势,临床护理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2]。因此,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机体恢复早期通过鼻胃管的方式,将营养物质输送到患者体内,满足生理与营养需求,提高神经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广泛应用于临床卧床患者护理领域中[3]。本文主要探讨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者;②近期未做过较为大型的盆腔脏器、胸腔及颅脑手术,且首次发病者。排除标准:①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严重颅脑外伤手术引发吞咽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者;②合并呼吸肾脏功能衰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二氧化碳潴留者;③滥用头孢曲松钠、青霉素及头孢唑林等抗生素类药物史、伴有低蛋白血症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男19例(57.58%)、女14例(42.42%),年龄(54.56±1.44)岁;血红蛋白(Hb)(133.26±11.45)g/L,血清蛋白(ALB)(34.52±1.38)g/L,体质量指数(BMI)(21.38±1.26);糖尿病病史:是18例(54.55%),否15例(45.45%)。实验组男18例(54.55%)、女15例(45.45%),年龄(54.61±1.39)岁;Hb(133.39±11.31)g/L,ALB(34.67±1.48)g/L,BMI(21.44±1.37);糖尿病病史:是17例(51.52%),否16例(48.48%)。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食物采用破壁机压榨,制成泥状或水溶样,并用恒温器将其恒温在37~40 ℃,并通过鼻肠管缓慢推注,保持30~40 ml/h速度[4]。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

1.2.2.1 匀浆膳食护理 详细了解患者体重、营养状态及病情发展情况,并由营养师根据患者入院后7~14 d内的个体差异进行动态评估,应用126.52~145.69 kJ/(kg·d)的喂养目标,制订符合利于自身吸收、疾病康复的匀浆膳食。将大豆、牛奶、瘦肉、米饭、芝麻、鸡蛋等营养价值较为丰富的食物,一同放置于破壁机内进行打碎混合研磨成<2 μm的颗粒状匀浆液体,然后制成能量密度分别为2.11 kJ/ml、3.36 kJ/ml、4.20 kJ/ml的膳食匀浆液体。通过鼻饲胃管法对患者进行输注,首次输注量应控制在整体匀浆膳食量的1/3,随着患者自身胃肠功能的逐渐恢复,可逐渐加至整体匀浆量的1/2,当鼻饲至5~6 d时,每次输注时可给予患者全部匀浆量,膳食能量密度也从2.11 kJ/ml到3.36 kJ/ml最终4.20 kJ/ml过渡,3~5次/d。

1.2.2.2 六泉穴针刺法 实施肠内营养灌注的同时,还应注意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六泉穴主要包括:上廉泉、夹廉泉、廉泉、阳陵泉、水泉(扶突穴)、涌泉等。将灸针进行常规消毒后再联合相应的泻法、平补平泻法、补法等手法进行治疗。在实施泻法应选择天凉法施针,操作者手执已消毒好的灸针对患者腧穴刺入约下1/3(地部),得气后实施转捻泻法,随后将中1/3(人部)得气后再实施转捻泻法,再慢慢将灸针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在将灸针缓慢推至下1/3(地部),如此循环往复操作3次,将灸针停留在上1/3(天部)处15 min。平补平泻法在入针时则选择烧山火法,施针的流程、步骤与泻法一致,每天施针1次,连续治疗4周。

1.2.2.3 情志护理 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心理情志等方面的需求,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情志疏导。护理人员可借助互联多媒体设备,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为患者播放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成功案例,以树立其治疗自信心。通过讲笑话、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将患者基本信息资料、相关生化及影像检查进行整理,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档案,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在手机客户端下载相关的App软件或关注医院置顶的公众号,正确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以了解各项医疗费用。

1.3 评价指标 ①临床指标:应用OLYMPUS-2700生化检测仪测定两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同时由1名护士和1名医生对患者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健侧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进行精密测量,数值越高说明临床指标越好[5]。②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神经功能评估测量表(Fugl-Meyer)[6]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包括上肢运动功能(满分为66分)、下肢运动功能(满分为34分)、肢体感觉功能(满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见表1。

表 1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2.2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

表 2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相关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大范围普及,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水平的要求也随之逐渐提高[7]。经查阅资料发现,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0/10万,患病率为719/10万,是世界上脑卒中疾病较为高发的国家[8]。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对侧肢体麻木偏瘫、同向偏盲、吞咽功能障碍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会造成颅脑神经功能发生不可逆损伤、严重营养不良、窒息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9-11]。因此,实施快速、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作为常用护理干预模式,可弥补传统以往常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ALB、PA、TSF、MAMC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究其原因:通过对患者实施早期肠道内匀浆膳食营养输注,输注量随着患者胃肠道的接受能力而逐渐增加,给予富含蛋白质较高的匀浆膳食,在有效促进患者氮平衡的同时,以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患者因神经元功能减退导致吞咽困难,而造成营养障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4]。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肢体感觉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与李伟丽等[15]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为使患者肢体功能快速康复,在给予相应的肠道内部营养的同时,还应注意改善患者肌肉、血液循环,通过应用六泉针刺法,刺激发生障碍的舌咽神经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协调患者的咽部肌群、大脑中枢。此外,为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依从性,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神经功能,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动临床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泻法匀浆膳食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秋天膳食九字诀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6
匀浆法提取沙枣果总黄酮工艺研究
植物研究(2018年4期)2018-07-24 00:52:26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4
太阳穴
饮食科学(2016年9期)2016-11-18 16:25:26
不同诱导方式制备的大鼠肝匀浆代谢酶活性及冻储方式的比较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顺时针揉腹通便 逆时针揉腹健脾
前列安丸对琼脂所致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匀浆中IgG和血清Zn的影响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