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云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之一,伴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进程的发展,群文阅读逐渐走进了语文教育者的视野之中,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将对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进行简析,并从解读阅读文本,确定阅读议题、分析学生特征,实施个性指导、设置阅读任务,启发学生思维、建设合作小组,开启深度阅读、引入趣味素材,强化导读效果等方面,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0-010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0.034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群文阅读的教育理念被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而对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是为了探寻语文学科改革的具体路径,让小学生在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中拓展阅读深度和广度,以此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以下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模式的价值和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还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有助于增加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在群文阅读的背景下,教师会在课堂中引入类型不一、形式多样的阅读文本,这就突破了以教材资源为主要阅读内容的弊端,让学生能够阅读和学习更多的内容,从而满足新课改中增加小学生阅读数量的要求;其次,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群文阅读模式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同时关注多篇文本,这就能使小学生养成从整体看个体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提炼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以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方式展开阅读[1]。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解读阅读文本,确定阅读议题
在以学生为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和明确群文阅读的议题,那么其阅读效果就会超越预期中的目标。因此,为了使小学生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读群文阅读的文本,让学生通过类比、分析等方法提炼出多个文本的共通之处,引领他们感知多文本中的共同主题,确定群文阅读议题,为后续的整体阅读做好准备。由此,学生就能在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阅读感悟。
不过,在以传统思想为指导理念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提炼议题的能力较弱,他们既没有直接引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高度凝练性的阅读议题,也没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阅读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阅读中呈现出无头绪、无秩序的状况,严重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实效,也削弱了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2]。
针对议题不明确、学生主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课堂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求他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将提炼出的主题体现在记录本上,并利用对比的方法,找出这些文章中共同体现的内容,进而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自主提炼群文阅读的议题,帮助找准自己的阅读方向。
(二)分析学生特征,实施个性指导
在小学阶段,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成为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特征出发展开阅读教学,那么群文阅读模式的价值就能达到最大化。在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下,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他们在群文阅读课堂上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也能根据自主意愿展开高质量的阅读。不过,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对学生展开全面的分析,所以他们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阅读兴趣的了解程度也不足,这就导致他们在阅读教学中依旧采用固化的教学标准,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统一的目标,在如此固化、缺乏变化的群文阅读模式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无法增强。
对于以上提到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群文阅读模式的价值,全面提升小学生群体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随堂测试、家庭访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想法以及他们的真实阅读水平,在实际调研和全面分析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与自身阅读水平和兴趣相适应的群文阅读指导,从而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使處于不同层次和拥有不同阅读爱好的学生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阅读积极性。
(三)设置阅读任务,启发学生思维
群文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化的阅读模式,如果教师能够依据群文阅读的特征设置具有探究意义的阅读任务,那么小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灵活,这也体现了阅读任务在群文阅读中表现出的重要价值。教师为了启发小学生的灵活思维,可以在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真实思维状况的基础上,设置科学合理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和引领下,全面且深入地了解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阅读思维,从而使学生养成规范化阅读的良好习惯。然而,一部分教师对群文阅读模式缺乏深入的理解,他们认为群文阅读只是学生在课后时间展开的课外阅读,所以他们既没有根据群文阅读的议题、目标等设置阅读任务,也没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给予跟踪式的指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他们提升阅读效率。
对此,在教学准备期间,教师可以结合阅读议题、目标和小学生的实际思维状况,设置具有探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的阅读任务,并在课堂上以阅读任务单的形式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流程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并将阅读的成果体现在任务单上以此驱动学生展开有序化和规范化的阅读,给予他们深入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带着疑问和问题进入到阅读情境中,在这样的阅读模式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速度就会不断提高[3]。此外,在学生解读和填写任务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确定阅读和思考的方向,以此保证阅读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借助这一方式,学生的阅读深度也能有所拓展。
(四)建设合作小组,开启深度阅读
在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学生的阅读数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还明确了小学阅读应该向着纵深处发展的这一理念,而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中,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合作阅读的机会,那么学生就能向着深度阅读的方向迈进,这就意味着为了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达成深度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建设合作小组,为深度阅读提供条件,让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探索文本中的深层内涵和本质,引领他们向文本的纵深处迈进,由此,学生就能在语文课堂中开启深度阅读,其阅读体会和感悟也会愈加豐富。而在当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无法脱离传统思想的禁锢,他们还以“教师讲解+学生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即没有以深度阅读为目的建设合作小组,又没有引领学生探索阅读文本的深层内涵。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只能理解文本的浅层含义,这就导致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迟迟无法满足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
针对学生陷入浅层阅读怪圈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建设电子档案,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真实的阅读水平,以此为分组的依据,并在科学分组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为各小组指定阅读议题,引领不同的小组展开深度阅读,让他们在组内进行辩驳和讨论,并将阅读的成果以思维导图或者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记录下来,促使他们在思维的碰撞和转换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阅读感悟。此外,在各小组完成阅读任务后,引领他们在班级内展开共享和交流活动,在此活动的影响下,学生对于群文阅读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他们的思维也会更加灵活和开拓,由此,群文阅读教学就能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
(五)引入趣味素材,强化导读效果
通常情况下,群文阅读教学都要依托于教师的导读,只有不断强化导读的有效性,群文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将导读作为主要的环节,在这其中,趣味化的素材为导读提供了重要的教学资源,以此为根据,在群文阅读活动中,为了强化导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引入诸如图片、视频或者实物道具等形式的趣味化素材,将阅读文本中体现出的背景知识、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形象等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开始群文阅读之前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使得他们能够在激趣性和悬念性的阅读引导中,全面调动自己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教师对群文阅读的理解程度不深,所以他们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也就忽视了导读的作用,没有根据小学生的特征设计趣味化的导入,这就降低了小学生对阅读的期待值,最终影响了群文阅读的效果。
因此,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中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提高对导读的重视程度,在综合考量小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开启趣味导读,将备课期间提前准备的网络化素材,如影视资料、历史趣味故事或者服化道具等等作为教学的工具,激活小学生的探究思维,让他们在积极思维的推动下展开高效阅读,探索出群文文本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而在趣味化素材的引领和启发下,小学生也不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他们开始关注文本的细节和背景故事,其阅读范围和阅读深度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在此基础上,导读的效果也会不断加强。
(六)开展主题活动,增强文化素养
在大力弘扬和提倡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文化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就群文阅读的教学实况来看,主题化的阅读活动是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有利抓手。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增强学生文化素养作为群文阅读的目标之一,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让他们在具有道德性质和美育功能的群文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4]。然而在目前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阅读文本中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解读和记忆文本中的词汇、语句等内容,既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的文化含义,也没有要求他们积累文化典故,所以群文阅读的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等价值都没有体现出来。
对于上述分析中提到的学生文化素养不强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以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为目标,广泛搜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性的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明确文化主题的基础上,从不同阅读文本中体会优秀的传统道德和精神品质,借助这一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文化知识积累,让他们在积累文化典故、感受优秀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群文阅读的效果,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书写读后感,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提升他们的文学感悟能力,最终达成文化教育的目标。
(七)组织交流活动,渗透情感元素
小学时期的语文阅读文本中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如果教师能够将情感元素渗透在群文阅读中,那么小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提升审美素养和感悟能力,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实际特征,交流活动是渗透情感元素的尚佳选择,据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室可以通过组织交流活动的方式渗透情感元素,让小学生与文本的作者或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使他们全面深入地体会群文文本中的深厚情感。然而,部分教师为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追赶教学进度,往往不会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交流活动,学生只能从主观层面出发分析和解读文本,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他们的思维广度。对此,为了让小学生收获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组织交流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口述和讲解课件的方式,抒发自身的阅读感悟,给予小学生互动和沟通的机会,让他们深入感悟群文文本的作者或人物群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此深化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的来说,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趋势,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教师可以通过解读阅读文本、分析学生特征、设置阅读任务、建设合作小组等策略展开群文阅读指导和教学,让学生在科学化和专业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58.
[2] 张晓敏.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才智,2020(12):144.
[3] 黄满仙.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上),2020(5):129.
[4] 田莲花.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活动的方法分享[J].科学咨询,2020(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