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瑜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时代音乐教育改革背景下,将中学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也能够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义务教育阶段,探索音乐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是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中学音乐课堂的角度出发,探析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情况,并提出了将两者有机融合的优化对策,以期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立德树人;音乐教育;思政元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0-015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0.053
围绕新时期学校艺术教育深入改革进程,习近平同志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明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发展方向。通过认真学习这些讲话精神,可以深刻认识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职责,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使命。
尽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从形态上看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作为培养学生艺术水平的重要学科,义务阶段的音乐教育能为教师提供更充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熏陶,感悟音乐中蕴含的爱国情操,为思政教育赋予美育和德育元素[1]。在新时期社会主义高质量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可以从多维层面、多种生活情景中欣赏音乐,将丰富的情感融入音乐学习。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音乐素材,把美育和德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高尚情操[2]。美育和德育教育渗透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在义务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这种高质量教育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3]。
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环节[4]。依托音乐课程属性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当前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蕴含思政元素的中学音乐课堂实践都相对较少。基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学音乐教育与思政德育的融合现状,并且提出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深度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途径和教学策略。
一、融入思政元素的中学音乐教育现状
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学科德育成了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点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教育工作要重视六个方面,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广学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这就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具体要求和实现途径,在这种背景下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晰。
现阶段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紧跟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步伐,努力尝试将思政德育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然而有些教师没有从教学内容等方面理清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联,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只是简单提及思政课程内容[5]。如果不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就会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造成不良影响,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由于缺乏融合思政元素的有效途径和教学策略,一些流于表面的“嫁接”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一方面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义务教育达成普及性和大众性,音乐教育蕴含的美育精神和核心素养本质上都是思政教育的基本元素。教师通过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入体验思政德育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山西省太原市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在融合思政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四维音乐框架式”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这种融合教学模式以基础音乐属性为主线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借助音乐欣赏、戏曲戏剧、演唱演奏等模块开展体验式音乐教学。这些寓于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教育遵循美育特点,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愉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围绕“立德树人”发展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事业的根本职责,更是音乐教育的使命担当。习近平同志在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人才,这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音乐教育是铸造人类灵魂的重要工程,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孩子的生活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鸟叫虫鸣,如果孩子的心灵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就像享受蓝天里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帮助人们温润心灵和陶冶情操。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是真、善、美的向往者和传导者,能够把美好的情感融入音乐课堂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品德,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特别是要弘扬永恒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教師要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教师要通过音乐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命脉,是孕育、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优秀的民族文化主要源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始终确立优秀民族文化在音乐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多选择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底蕴深厚、涵养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培养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思维。
三、音乐教育与思政融合的途径和策略
优秀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就像阳光清风,能够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将崇高的价值理想、美好的道德情感展现在学生心中。要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在中学音乐课堂实践活动中,中学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从教育目标的定位、教学理念的贯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通过融入思政元素的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地显现在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力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设计音乐与思政融合的教学过程
在融合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音乐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差异,从学生的角度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努力创造能够让学生享受音乐美育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音乐教育中美好的情感元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供更多互动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和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积极的帮助。
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将音乐教育的艺术意境、内涵表现和审美体验等基础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家国情怀、民族自尊、文化自信等元素紧密结合。在《我和你》课例中,这首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是一首让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和自豪的歌曲。作为一首经典的奥运歌曲,《我和你》饱含隽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荡之气,映射了心灵的流动,反映了团结、和谐的中华文化。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沉浸式地欣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歌曲演唱的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这种情境下再让学生学唱主题曲《我和你》。通过演唱歌曲旋律,进而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歌曲中的中国元素——民族五声调式,让学生在感受奥运音乐文化的同时,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加强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记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感受音乐与思政融合的教学内容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特别是本地民间音乐、歌谣传说、工艺传承等传统地方元素[6]。一方面,要善于发掘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中包含的历史故事,突出音乐作品的人文知识和优秀音乐家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京腔昆韵》这一单元介绍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插入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其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继而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将音乐教学内容与其他传统文化相联系,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音乐作品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要素,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山野放歌》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体裁的核心之一——山歌。对于这类体裁,现在的学生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民歌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导入常熟本地的白茆山歌,学生通过相对熟悉的本地山歌缩小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距离感,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真正喜爱上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三)运用音乐与思政融合的教学形式
音乐课堂教学应当通过师生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活动,从而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身的艺术情感[7]。基于音乐教育的优势与特点,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主题学生艺术活动,展示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笔者学校结合“六一”儿童节特意组织了“红领巾心向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分四个会场同时进行,分别是“我为党来唱首歌”“我为党来跳支舞”“我为党来弹一曲”和“我为党来念首诗”。各个班级的学生代表积极参与,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学生用歌声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恋和赞美,歌声升华了少先队员对党的热爱之情,学生感受到了沐浴在党的领导下是多么幸福。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和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诠释了极富活力的青春姿态,充分展示了少先队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器乐表演活动中学生的演奏将我们带回了战火纷飞的战场,用音乐将革命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体会了“最可爱的人们”战斗的艰辛,把自己对于党的深厚爱戴尽数倾泻。在朗诵现场,各班的朗诵者声情并茂、倾情演绎,或激情豪迈,或大气磅礴,或温柔恬淡,或深情款款,他们用温暖感人的朗诵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庆六一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祖国的强盛与繁荣,领略到了党的力量,认识到自己和同学的进步与成长。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艺术节活动将音乐课堂搬上舞台,如举办“红歌会”等形式多样的音乐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年9月底国庆到来之际,笔者学校初一班级都会举行“红歌嘹亮”合唱比赛,让学生通过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四、结语
在教育形式上,虽然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分属不同的学科类别,但是随着新时期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美育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8]。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将音乐教育的美育德育特征与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引导初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围绕“立德树人”融合思政教育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以美育人、以文化文”,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把音乐教育的美育元素与思政教育的德育元素深度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4-1.
[2] 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9):29.
[3] 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
[4] 冯巍巍.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9.
[5] 蒋钦华.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2):115.
[6] 盛颖.观:文化艺术节 想:音乐课堂教学——聚焦学生的审美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6.
[7] 贺建旗.立足现状,构建中学音乐有效性课堂[J].学周刊,2013(26):66.
[8] 李傲翼,谭周婷.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