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融合:语文学科育人之道

2022-03-26 11:15谈永康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

谈永康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已全面实施,如何落实学科立德树人的任务?人民教育家于漪提出“德智融合”思想,为语文学科育人指明了方向、载体与途径。“德智融合”,是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德智融合思想,要做到三点:“德智融合”的旗帜上是大写的“人”字,“德智融合”的课堂有涌动的生命活力,“德智融合”的关键是教师要做“大先生”。

【关键词】德智融合 学科育人 “大先生”

当下,统编版语文教材已全面实施,各地教改实践风起云涌。大家都在研究统编版语文教材,都在关注语文核心素养。但不能否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新的改革依然不是从零开始,保持必要的“历史感”,保持清醒的定力,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健康发展。一线语文教师亟须厘清方向,找准目标,以指导实践,寻找策略与方法。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提出“德智融合”的教育思想,可谓正当时。所谓德智融合思想,是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语文是母语课程。于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教学观,八九十年代又提出“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的教学观。随着实践的深入,于老师在21世纪提出“德智融合”,前者是统帅,是方向;后者是基础,是生存发展的内部依据。德智融合思想体现了教育规律,是所有学科都要遵循的教育准则。

对小学语文教师困扰较大的是对语文本体的认识,包括对语文教学性质的把握。对此,于老师指出,语言文字是“体”,人文内涵是“魂”,二者要融为一体,“魂”要附“体”,“体”中要有“魂”。硬要剥离开来,语言文字就变成僵死的符号,“魂”就无处安身。只是“训练”与“实用”,远不能达到培养语文素养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落实于老师德智融合的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下语文学习路径狭隘、语文教学方法机械等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这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区域教研探索来说说三点体会与建议。

一、“德智融合”的旗帜上是大写的“人”字

语文要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听、说、读、写、思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實学习与做人的根基。

例如,读书就是学生需要养成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如果小学语文教学还是走“只做题,不读书”的路,那么正应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求学不读书,是蹉跎岁月”。

于老师倡导课外阅读,与统编版语文教材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不谋而合。由于多方面因素,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书这一块还比较薄弱。于老师认为,教师首先要积极热心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做到精读、博览相辅相成。其次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阅读,如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选择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对比阅读、扩展阅读,如教学老舍的《小麻雀》,就向学生推荐屠格涅夫的《麻雀》进行对比阅读;组织学生开展练口活动,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中介绍自己阅读过的好作品,达到互相推荐、彼此交流的目的。于老师还经常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截取部分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还不失时机地推荐新出版的佳作。于老师还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读诗,每次一二十分钟,读读背背讲讲,涓涓诗歌,渗入心田,学生的思想情操与语言修养都得到熏陶。

学习于老师,重在结合实践脚踏实地地去做。我们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心选择了文学、科学等方面的经典童书40部,从二年级开始,每月指导学生读一本好书。大家把读物推荐、方法介绍、心得交流等活动浓缩到读书课上,形成“读前指导→读中笔记→读后交流”的指导模式,编成活动方案,影响更多的学校与学生。在推进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有天生的吸引力,于是编写了“云间小学生经典诵读”,从本地历史名人佳作中选择一部分适合学生诵读的,鼓励学校教师利用晨读、课前铃响后两分钟等,引导学生熟读。教师们反映:“这些作品写的是家乡松江,孩子读与背都特别起劲,特别自豪。”叶榭学校把古诗文诵读列入“孝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到上海幸福老人村,或朗读,或演示,老人专注地听着,满是皱纹的脸上都是笑容。的确,诗文因地域而亲切,文化因亲切而感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与母语血肉相连的亲近感、获得感,这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二、“德智融合”的课堂有涌动的生命活力

德智融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生命涌动、学生的生命涌动,其关键是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当我们俯下身来看学生,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创造之人,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创造之时。于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结构要网络化,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应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教要作用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状况要反馈给教师。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切磋、互相作用。课堂上,教师是“发光体”,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发光体”,这些光作用到其他人的身上,进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和谐互动,师生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快乐。

于老师提出“网络化”课堂,其实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真正做到以学为本。如果每一位教师都用心构建学习课堂,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使得活动成为打开思维的钥匙、探索新知的途径、学会学习的范例,那么,学生读书、思考、表达,尽可能去想、说、做、问、演,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课堂上的“发光体”。在阅读中,学生会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与体会;在表达中,学生会有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这时候,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写出的每一个片段,都因为精彩的观念而有了灵魂。

于老师说过:“每一堂语文课,都是老师的生命在歌唱。”“我教课全身心投入,自己也很激动,有的课时隔二三十年,学生来看我还会把当时上课的情景讲给我听。”“用我们的实力,用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孩子们对语文的热爱,用我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用自己的智慧和青春来诠释我们的语言文字是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

对学生来说,一些课文似乎一读就懂。诚然,语言的表层意义容易理解,但背后的意蕴、思想等不易读懂,需要教师讲解、引导、点拨,教师要懂学生的心,课上要抓住学生的心。

2016年,在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基地研讨活动中,笔者在执教《将相和》一课时,就有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渑池之会两国是打成平手还是有输赢?”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都认为“两国打成了平手”,这就很值得思考。的确,渑池之会,两国相争,乍看赵王、秦王谁都不吃亏。笔者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热烈讨论,把前后情况联系起来思考,就读到位了:秦王输了!观点的正确,语言的精彩,背后是思维机器的启动。这样的阅读学习,是读懂文本,更是用联系的观点来真正读懂语言。

好的文本还有许多空白,可以让学生思维激奋,沉浸在语文学习的惊喜和精神成长的欢乐中。如廉颇能负荆请罪,一定是经历了价值取向的冲突斗争,课文没有写他负荆请罪时对蔺相如说了什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这个“空白”。结果,学生在情景表演汇总的“补白”中表现得很好!请看当时两个学生的课堂发言:

“蔺上卿,对不起,我前面是轻视过你,对赵国利益没有特别在意,所以我对手下说了这种话,所以我来跟你请罪,请你打我吧!我背着荆条,荆条是专门用来执行家法的。”

“蔺上卿,我不应该只想到我自己。现在听到你这段话,我明白了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别人就有机可乘了。我们俩应该齐心协力,保卫赵国。对不起,请你来责罚我吧!”

语文的育人是不是就在这里?语言的内化与迁移是不是就在这里?此刻,学生联系文本内容,与文中人物形成了共振,达到了融合。

2020年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在家上“空中课堂”。笔者带领的团队承担了统编版语文三年级某个单元教学视频的录制工作。在备课时,我们学习了于老师的“网络化”教学策略。摄像前,先组织一些学生提前参与课文学习,或读或说或议,插进录像课里。这样,学生虽然是一个人在家听课,但因为能听到同龄人的思考,学习就更立体,也更有效了。

例如,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综合性学习”,他们对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就组织并指导一些学生提前学习,录像并播出这些学生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实录:

师:上一周同学们已经根据学习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下面请大家来交流,说一说是通过什么方式收集的。

生1:我收集的是关于元宵节的资料,我知道了人们过元宵节时的一些习俗,还知道了人们为什么在元宵节时要赏花灯。我是从《中国民俗文化》这本书中了解到的。

生2:我问了奶奶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奶奶给我讲了楚昭王的一個故事,故事里说吃汤圆是为了团团圆圆、国富民强,真有意思!

生3:老师,我不大了解重阳节,在爸爸的建议下到中华传统文化网站浏览,终于对重阳节的习俗有了更多的了解。

师:我要表扬同学们,大家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通过读书、上网、问长辈等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

这样的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生彼此启发,思维碰撞,效果远胜于教师一个人讲解。

三、“德智融合”的关键是教师要做“大先生”

广大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师者对祖国的爱、对母语的情感会如阳光一般照亮学生的精神成长之路。语文教师要有精气神,要做“德智融合”的“大先生”。用于漪老师的话来说:“语文学科教学确实十分困难,但是再困难也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要的不过是人的精神、智慧、意志。”

母语学习从来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后代的精神哺育。这种哺育,依托的是一个个文本,凭借的是一堂堂语文课,依靠的是一位位语文教师。

1.语文教师要热爱母语

提高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落实学科育人的灵魂。

语文教师教的是母语,教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不只是教好知识、练好技能,还要以自己对母语的爱、对国家的爱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树民族精神的脊梁,立爱国主义的灵魂。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精神产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以自己得体、充沛的情感,沟通作者之心、学生之心以及编者之心,让学生自然地得到熏陶。

教学中,我们当以正确、流利的朗读为学生示范。对于如《狼牙山五壮士》《燕子》《桂林山水》等课文,教师要善于以声传情,对特别感人的语句、段落要反复朗读,用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蕴藏的深情表达出来。教师读,学生读,通过口耳,渗入心田。成功的范读本身就是最好的情境点拨、情感熏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境感、语义感、语情感等。语文教师备课要备“朗读”,要像左友仁老师那样,有些课文“不读上二十遍决不罢休”。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好的教师,如同入戏很深的演员,用自己的灵魂去拥抱教材中的每一部经典、每一位作家:讲李白,那他就是李白,激情万丈、潇洒不羁;讲杜甫,那他就是杜甫,沉郁顿挫、面有忧色;讲苏轼,那他就是苏轼,才华横溢,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2.语文教师要提升功底

于老师曾经上了很多堂公开课。一堂堂精彩语文课的背后是对学生的细致研究,是日积月累的语言修养。于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要出口成章,要下笔成文。”教师能读善写,指导学生读写就得法、高效。

笔者就语文教师素养陆续提出“三问”(一问学生喜欢今天的语文课没有,二问今天我读了没有,三问今天我写了没有)、“四角色”(做学生学习语文的榜样、园丁、同行以及医生)、“五有”(有丰富心灵,有教育梦想,有课堂改进,有研究交流,有教育写作)。唯有功底扎实、精神充实、人生幸福的语文教师,我们才会在他的身边看到更多喜爱语文、个性发展、精神独立、快乐成长的学生。

3.语文教师要淬炼人格

学文育人,难在不说教,重在发掘文本力量,贵在“小树浇水,点点滴滴”。中国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与独立性,每个人都有“明德”,教师当引导学生求道、明道、实践道,既学好语文,又学会做人。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灵纯真而美好,教师须时时处处示范,用文本中的人与事、用真善美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风”,让你的生命饱满,让你的灵魂优秀,当你成为一个大写的语文人时,学生会得到怎样的语言熏陶和人文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有于老师那样的担当,站在时代的前沿,穿透功利的喧嚣,穿越尘俗的雾霾,擦亮心灵的天空,让语文教学德智融合。

德性和智性是生命之魂,当语文教师以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启迪、滴灌学生德性和智性的成长时,就能品尝到教学上乃至人世间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于漪.育德:滴灌生命之魂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鉴数学之美,领数学之趣
如何将核心素养贯彻到英语阅读教学中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初中历史学科育人的理论及实践策略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