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句间关系 理清行文思路

2022-03-25 19:17王小东田贺书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王小东 田贺书

摘   要: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明白自然段间的关系、每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以及句间关系,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梳理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抓住文章主旨。

关键词:初中语文;句间关系;行文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35-0016-03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教学要求是“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这句话告诉我们,“整体把握文意”是本单元教学的起点,“理清作者思路”是教学的终点,而“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则是达成目标的路径与策略。由此看来,划分段落层次是理清思路的关键。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传授的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学生划分段落层次也只能跟着感觉走,缺少理性思維。那么如何教授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呢?文章将以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一文为例来具体说明。

《纪念白求恩》共4个自然段。第一段开篇写道:“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作者首先介绍白求恩的身份——加拿大共产党员,来中国的原因——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委派,来中国的目的——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介绍这些内容,意在向读者强调:白求恩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不是出于对自己国家、民族利益的考虑,而是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毫无利己的动机。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毫无利己”的“己”并非仅指个人,有时也可以指符合个人立场的团队、集体、国家、民族等。

对于白求恩精神的实质,作者这样分析:“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许多人都认为白求恩有两种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请大家注意,“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中的“这种精神”是“这一种精神”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示代词与数量词组合时,如果数词是“一”时可以省略,如“这一本书”可以说成“这本书”。因此,作者是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一种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或共产主义精神。

那么,到底是哪种精神呢?我们先弄明白“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这两个概念。“国际主义精神”大意是说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在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坚持国际团结的思想和政治原则。“共产主义精神”就是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立足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完整利益,表达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有机统一。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主要体现在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身上;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和发展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将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可见,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之间是包容关系,国际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中的一种,共产主义精神包含国际主义精神。就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抗战的这种行为而言,“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个句子中的“这”指代的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中的“这”指代前一句中的“国际主义精神”,意思是说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属于”共产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中的“这种精神”指的是国际主义精神。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是”字的用法得到佐证。《现代汉语词典》对“是”字的用法有这样的解释:“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是说白求恩的精神等同于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是说“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是从属关系,国际主义精神属于共产主义精神。因此,作者号召共产党员们学习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作者接着引用列宁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这句话是对国际主义精神的具体阐释。之所以具体阐释国际主义精神的内涵,一方面证明了白求恩的精神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这样,“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就有了依据,“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也就有了理由。由此,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本段的分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怎样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呢?作者告诫我们:“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总之,第一自然段自始至终围绕分论点展开论述。既有“是什么”——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也有“为什么”——白求恩实践的是列宁主义路线,还有“怎样做”——与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以及世界的民族和人民。其立论的前提和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知道也应该都知道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与第一自然段先叙述白求恩的“表现”,后揭示白求恩的“表现性”不同,第二自然段先指出“表现性”——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后叙述白求恩的“表现”——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的论证,是通过列举革命队伍中“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和人民的四种自私自利的表现,彰显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必要性、迫切性来实现的。而后,作者又以“从前线回来的人”和“晋察冀边区的军民”的感受证明,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的行为是我们赞赏的(当然也是我们渴望的、需要的),这样,又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与我们的愿望相符合的角度实现了对分论点的论证。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自然段中白求恩的“毫不利己”的“己”指的是自己、个人。

第三自然段以白求恩医术高明、对技术精益求精与我们队伍中一班“见异思迁的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进行对比,指出“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这是对此一班人的含蓄的批评。要知道,欲望是存在的欠缺。因此,这也是对人们的号召: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先是表达对白求恩同志之死的悲痛之情,而后以“大家纪念他”表现白求恩精神之感人,这几个句子昭示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是人心所向。之后,顺理成章地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最后又指明了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来论证我们应该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但是,如果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那么就出现了一个破绽(存在一个矛盾),因为第四自然段号召人们学习的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不能涵盖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这就意味着还要对文章前三段之间的关系做出梳理,其重点和关键是对第四自然段的作用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二自然段提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白求恩作为一名战地医生,他怎样才能担负起他的职责?不回答这个问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就是一句空话。于是,第三段对这一点做了必要补充:“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使他拥有高明的医术,他才可能完美地担负起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可见,对技术精益求精是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的前提条件。

综上,文章前三个自然段从两个方面论述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一是对中国抗战的援助,这是国际主义精神;一是对工作、对人民的态度,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无论哪个方面都是中国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精神品质。

下面的图示有助于理解《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纪念白求恩的最好方式是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怎样才能做到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呢?要对技术精益求精。可见,《纪念白求恩》一文沒有“遵循‘叙—论—颂的思路”。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