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定
【摘 要】“双减”政策的核心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在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双减”政策所带来的福利,利用学生广阔的认知性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关联生活,积极动手,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双减”背景 实践操作 逆向研究 学以致用
2021年秋,“双减”政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地铺开,大家纷纷解读政策、更新理念,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事实上,“双减”政策的本质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在解放学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双减”政策所带来的福利和契机,巧妙利用学生广阔的认知性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关联生活,积极动手,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以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色光》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链接生活情境,触发真实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生活是学习的源头活水。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活的关注和观察,更离不开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因此,对于科学课程而言,只有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充分关联起来,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内在思维的发展。
鉴于此,在《七色光》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先从学生较为熟悉且感兴趣的彩虹入手,以聊天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记忆。如彩虹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彩虹有哪些颜色,在学生形成对彩虹的感性认知之后,教师可以相机出示不同场景下的彩虹图片,并设问:关于彩虹,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此时,学生就不再是不明就里地胡乱提问,而是将内在的思维着力点聚焦在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经验上。很多学生提出了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如:在什么情况下,彩虹才会出现?彩虹为什么会有七种不同的颜色呢?冬天为什么很少有彩虹?……
对于科学课程的认知很多教师会走进一个误区,即认为学习科学,就是要增加知识的积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看,科学课程的价值,不在于帮助学生积累多少知识,而更在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养成思考的习惯,最终形成思维能力,是纯粹地指向人的课程。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急于展开内容的教学,而是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彩虹现象,激活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越近,就越能够唤醒他们的内在思维;反之,学生则无法明晰学习内容的价值,思维自然也就处于相对滞缓的状态。因此,本案例中的设计不仅契合了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同时又与“双减”政策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有着积极联系,为后续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探究性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实践操作,探寻内在奥妙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依靠声音、色彩和动作来思考的。要激活学生内在的思维,决不能依赖教师所谓的精彩讲解,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其中,“动作”完全指向学生的实践和操作层面,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感知与思考,这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知识”不谋而合。在整个过程中,该如何让学生操作?又该怎样让学生进行有实效的实践呢?必须借助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真正落实。基于此,教师要避免向学生灌输机械的策略和方法,而应该将教学的关键点放置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操作的环节,并积极探寻其中蕴藏的奥妙。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用镜子制造“彩虹”,在学生阅读要求之后,与学生在交流中明确相关注意事项:(1)镜子与水槽底部的角度要合适,一般情况以45°为宜;(2)纸屏用来接收光线,要注意放在镜子的对面。学生带着自己阅读所获取的信息以及相关注意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造彩虹,教师则在学生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认为学生完成了任务,教学自然也就结束了。事实上,学生通过操作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认知性经验,也形成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的感受。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顺势追问:除了教材中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看到彩虹?由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了彩虹形成的原理,所以自然地就可以将这种原理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因此不少学生认为可以用喷雾器朝着空中喷水,就能看到彩虹。教师可以现场组织学生尝试到教室外进行实验,以进一步印证学生的想法。
真正高效的教学,绝不是教师精妙的讲解,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而是要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将学生的身心和思维完全浸润在课堂的最中央。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对彩虹形成的原因做任何口头上的解释,也没有灌输相应的知识,而是积极鼓励学生先利用书本中的知识进行制作,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然后结合自己积累的经验展开探究。通过丰富方法、及时实验等策略,充分激發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给学生提供实践性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性、探究性的能力。
三、推动逆向研究,求证自我认知
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能够积极掌握和处理多维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化的整合,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最终能够为己所用,迁移到实践的过程中去。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可以相机拓展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素材。这些素材既要与所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对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其中,在学习牛顿的“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就要求学生充分关注牛顿究竟是怎样来完成这一实验的,同时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将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彩,反过来,是否可以将这七种颜色的光,也聚合成一道普通的白光呢?
学生结合自己从书本中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彩虹形成的原理,整合运用了教师拓展的资料,通过交流研讨,最终认为七种颜色的光线完全可以聚合成为一道白光。有了结论,就需要验证,教师可以继续推动学生逆向思维的形成:那我们怎样才能将其中不同颜色的光线聚合成为白光呢?在学生大致陈述了自己的思路之后,教师相机拿出事前准备好的相关物品,有陀螺、不同颜色的卡纸,组织学生先在一个圆盘上涂上七种颜色,然后将一支笔插在圆盘中间,用力使圆盘快速旋转。学生在观察中惊奇地发现,快速转动的圆盘,使得原本覆盖在圆盘表面上七种颜色的卡纸,瞬间变成了白色。
有很多人对“双减”存在认知上的严重误区,“双减”政策的本质是解放学生,但绝不是为了放纵学生,我们不能将“双减”政策演变成為任由学生自生自灭的借口,任由学生为所欲为。“双减”政策的实施,为科学的教与学提供了全面实施的空间和路径,是一次绝好的教学契机。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就极好地体现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在整个操作之前,学生的思维已经处于积极运转的状态,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方法。只有在这样的思维运转下,后续的实践才是有效的,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兴趣才能真正被激活;而在完成了实验之后的拓展补充、实践验证,更是将学生的思考与实践巧妙地融合,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做”的过程中,完成了对七色光的深度探究。
四、深化内在认知,推动学以致用
“双减”政策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拥有绝对支配的自主权,只有将这些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双减”政策才算真正落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从教材、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和积累的方法,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实践迁移。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玩的“秘密花园”的游戏,购置一本图册,用里面提供的彩色铅笔,将原本空白的地方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基于学生的原始经验,我们可以根据“秘密花园”的游戏规则,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升级版的游戏体验。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没有颜色的花朵,但同时并没有给学生预备彩色铅笔,而是为学生分别准备了镂空纸、彩色玻璃纸、纸屏和手电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目前所掌握的方法,在纸屏上制作一朵彩色的花。此时,学生并没有急于胡乱操作,而是进行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商量和研讨,最后很多小组都用手电筒透过彩色玻璃纸,将其对准原本没有颜色的小花,然后投影到白色纸屏上。这样一来,原本手电筒照射出来的白光就成了彩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纷纷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有的学生认为物体可能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线,自然能够反射彩色玻璃上的光;有的学生认为透过原本的彩色玻璃,光线照到了物体上,就会反射出这样的光线……学生交流之后,教师相机进行了点拨和引导:物体呈现出怎样的颜色,源自这一物体所反射出来的颜色,而白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不仅让他们对光和色彩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同时也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促进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协同生长,更好地推动了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高效发展。
总之,“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科学的教学决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而需要借助于“双减”政策落地以及学生所拥有的广阔资源,进一步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