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绘本活动与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

2022-03-24 20:37宜兴市实验幼儿园朱涤瑕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7期
关键词:癞蛤蟆鹿角移情

■文/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朱涤瑕

移情是一种理解他人情绪状态和分享他人情感体验的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和情感发展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幼儿通过移情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能促进幼儿道德和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发展,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绘本作为国内外所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对于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优势。因为就绘本本身而言,它特有的图像和文字完美结合的形式,在内容设计与编排上非常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易于让幼儿产生与书中情节相同的感受,从而间接获得情感体验,这是产生移情的基础。我们借助绘本设计并实施系列绘本活动,着重对幼儿移情能力加以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绘本赏析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获得初步的移情体验

幼儿的移情能力不是无条件产生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移情训练才能形成。教师要帮助幼儿通过绘本赏析理解故事,识别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表现,从而获得初步的移情体验。

(一)艺术演绎

绘本是图与文的有机融合,对于读图,幼儿有着天然的灵性,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幼儿营造宽松自主的氛围,让幼儿与图画产生共鸣。文字的赏析需要成人帮助,教师可用声情并茂的方式朗读文字,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若是再播放一段贴切的、感染力强的音乐,能收到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效果。比如绘本《大脚丫跳芭蕾》的结尾处,主人公贝琳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大都会的舞台,展现出她为实现梦想坚持不懈的品质,这是绘本故事的高潮,也是绘本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教师精心挑选了纯音乐《繁华满地》,其中一段高亢激昂、振奋人心又略带抒情。伴随着这段音乐,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为幼儿阅读绘本内容。幼儿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们拍着手激动地说:“贝琳娜终于成功啦!贝琳娜太了不起了!”可见,对绘本进行艺术的演绎,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为移情体验打下基础。

(二)精妙追问

在幼儿赏析绘本的过程中,适时、适宜、精妙的追问可以引发幼儿积极思考,推动幼儿对绘本故事内容的深入理解。例如,绘本《有朋友真好》讲述了癞蛤蟆和青蛙这一对好朋友的故事。癞蛤蟆烧好了菜等待好朋友青蛙和他一起过生日,见青蛙迟迟没来,癞蛤蟆产生了一连串可怕的猜想:青蛙是不是跌进了窟窿?是不是迷路了?是不是让大野兽吃掉了?当他拿上工具准备去救青蛙时,青蛙出现了,他跟癞蛤蟆解释说因为去买礼物才来晚了。看到青蛙好好地出现在自己面前,癞蛤蟆还是发出一连串的追问:“你有没有跌进窟窿?你有没有在树林里迷路?你有没有让大野兽吃掉?”正是这一连串的追问,体现了癞蛤蟆和青蛙之间真挚又深厚的友情。欣赏完绘本后,教师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真正的好朋友?幼儿七嘴八舌地回答说,癞蛤蟆烧菜等青蛙,青蛙为癞蛤蟆买礼物,癞蛤蟆以为青蛙出事想去救青蛙,等等。教师进一步追问:“癞蛤蟆明明看到青蛙好好地出现了,为什么还要把它可怕的猜想再问青蛙一次呢?”这次追问引发了幼儿的深度思考,最后他们认为,是因为癞蛤蟆太着急、太担心好朋友了,所以看到青蛙来了还是忍不住要追问,说明两个好朋友的感情特别深。这样的回答说明幼儿不仅对故事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而且从中获得了初步的移情体验。

二、绘本创编活动,帮助幼儿加深理解故事内涵,强化移情感受

当幼儿熟悉并理解了绘本的故事情节后,教师可为幼儿创造自主表达和宣泄情感的机会,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创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再创造自然地表达出来,从而使移情感受得到强化。

(一)续编、创编故事内容

创编是绘本阅读活动中常用的方式,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等。为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移情感受,幼儿可以在故事情节出现矛盾冲突、角色情绪出现转折等地方进行创编。比如绘本《妞妞的鹿角》中,妞妞意外长了一对鹿角,妈妈焦急万分,妞妞和其他人却没有很在意,他们甚至认可了长鹿角后的一些便利,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个事实,传递出一种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在教师提问“妞妞长了鹿角,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回答说是好事,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长了鹿角对妞妞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就无法感受作品中妞妞积极乐观勇敢的品质。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编——妞妞长了鹿角后会遇到哪些事?在想象创编的过程中,幼儿觉得长鹿角的妞妞既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事,比如说鸟儿会停在鹿角上唱歌、可以把树叶当小伞等,也会碰到许多的困难,比如穿脱衣服很不方便,不能坐汽车和地铁,进商场鹿角容易折断,等等。通过创编,幼儿对长鹿角的妞妞多了一份同情和理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妞妞的乐观坚强勇敢,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情绪情感。

(二)制作图画书

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并强化移情感受。例如绘本《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讲述了真老鼠亚历山大和玩具发条老鼠威利成为好朋友的故事。亚历山大经常被人追打,羡慕备受小主人宠爱的威利,从而拼命想变成一只玩具老鼠,而当它终于拥有了能变身的魔法时,自己却没变,而是把威利变成了一只和它一样的老鼠。故事讲到亚历山大准备施展魔法时,幼儿都很激动,但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请幼儿自主创编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并做成图画书。在幼儿的图画书里,亚历山大变身成一只玩具老鼠,这只老鼠十分受主人喜欢,它总是待在小主人的身上或是柔软的沙发上,有的幼儿还在图画书中展现了老鼠跟着小主人出去游玩的场景。从幼儿的图画书创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幼儿对亚历山大遭遇的同情,以及对亚历山大未来幸福生活的畅想。图画书创作给予了幼儿更自主、更直观表达感受的机会,使他们的移情感受得到强化。

三、绘本拓展活动,帮助幼儿深度体验角色情绪,深化移情能力

以绘本为载体,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拓展出其他活动,比如绘本游戏活动、绘本剧表演活动等,可以让幼儿在操作、实践中深度体验角色情绪,从而使移情能力得到深化。

(一)绘本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热爱的活动,借助游戏感受和体验绘本内容也是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在前期绘本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巧妙地生发出适宜的游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绘本《我做哥哥了》讲的是猫哥哥野田的故事,野田哥哥因为感觉妈妈生了弟弟妹妹后不那么喜欢自己了而讨厌弟弟妹妹,在带弟弟妹妹外出游玩途中,多次想抛弃他们又一次次将他们救回,最后得到妈妈的夸奖和弟弟妹妹的崇拜而享受到了当哥哥的乐趣。针对目前班上普遍的“大宝现象”,即幼儿有弟弟妹妹之后产生的安全感缺乏,教师希望通过对绘本的赏析理解和游戏体验来帮助幼儿进行情绪修复。赏析绘本之后,幼儿就地取材,在活动室里利用桌椅拼搭,开展绘本中爬树、过独木桥等游戏。在过桥游戏中,扮演哥哥的幼儿要帮助“弟弟妹妹”过桥,有的还需要从“桥”上抱下来,“弟弟妹妹”则要接受“哥哥”的引导,顺利过桥。当教师问起幼儿在游戏中的感受时,有的说:“做哥哥很累,但也很开心!”有的说:“哥哥太了不起了,我也想要有个哥哥。”真实而深刻的游戏感受帮助幼儿深度体验角色情绪,深化了移情能力。

(二)绘本剧表演活动

绘本剧是根据幼儿熟悉的绘本故事改编成的舞台短剧,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带着对角色情绪的基本理解,通过舞台表演中的自主表达和创造,从而进一步深入感受、体验角色情绪,使移情能力得到深化。

例如,绘本《十一只猫做苦工》讲述了十一只猫由于不听提示和禁令最终被怪兽抓去做苦工的故事。在故事中,十一只猫被怪兽逼着白天到山上拉巨石、做苦力,晚上关在笼子里饿肚子,很是凄惨。在讲故事的时候,幼儿也表现出对小猫们的同情,但是感觉并不强烈。后来,教师将这一绘本改编成绘本剧开展表演活动。在表演中,小猫们要一起用绳子背比较重的沙袋,一会儿用榔头敲击木块,旁边还有怪兽“恶狠狠”的催促声,小猫们“又怕又累”。表演结束后,教师询问幼儿的感受,他们纷纷说:“小猫太可怜啦,怪兽在身旁小猫很害怕!”“小猫下次再也不敢不看标志啦!”从幼儿真实的话语中我们发现,绘本剧中真情实感的表演,能帮助幼儿设身处地站在所扮演角色的位置上,更深入地体验并理解角色的情绪情感,移情能力得到了深化。

如今,绘本在幼儿园的利用越来越普遍,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需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而通过绘本活动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是可行且效果明显的一次成功探索,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有效地运用好绘本这一载体,开展更多适宜的活动,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癞蛤蟆鹿角移情
谁会变成癞蛤蟆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哪里来的鹿角
为什么癞蛤蟆总能吃着天鹅肉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启启、蒙蒙勇闯蚂蚁国(173)——癞蛤蟆真不赖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突然头上长鹿角
癞蛤蟆和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