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

2022-03-24 15:45王玉欣朱晓菊邢耀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业者意愿资源

王玉欣,朱晓菊,邢耀东

(1.台州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2.台州学院 建筑与工程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3.台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近年来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成功创业者所占比例却相当低[1]。 因此,全面分析研究大学生创业的绩效问题,对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优化创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S 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研究有利于政府、 社会及高校客观地评价大学生创业绩效与发展水平,对其创业过程进行及时反馈并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2 理论分析框架

文献研究发现,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创业环境、创业行业特征、创业资源、创业教育、创业者及其团队特征、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等。(1)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 杜海东认为创业环境直接影响高校科技园创业能力的发挥和创业活动的质量,并最终作用于创业绩效[2]。 肖勇军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发现:基础设施环境、区内管理环境、创业文化环境、融资环境等与科技园区创业绩效正相关[3]。 (2)创业行业特征与创业绩效。适宜的创业行业、创业组织形式等对创业者成功具有重要意义[4]。 (3)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 科技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政策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与成长绩效呈正相关[5]。 (4)创业教育与创业绩效。 参加过创业教育或相关培训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创业意愿、 更有可能获得创业成功[6]。(5)创业者及其团队特征与创业绩效。创业者的成功需要、 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网络能力对其创业绩效均有显著影响[7]。(6)创业意愿与创业绩效。企业实现的条件之一是创业者有强烈的创业意愿[8];创业特质、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9]。(7)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动态创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内在核心要素;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环境的理解能力,积累创新创业资源,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的重要途径[10]。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假设: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创业环境、创业行业特征、创业资源、创业教育、创业者及其团队特征、创业意愿以及创业能力,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绩效有直接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3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S 省部分地方高校在校或已毕业(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者,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1 680 份,回收1 613份,其中有效问卷1 500 份;问卷有效率93%。

研究问卷共包括8 个潜变量,22 个观测变量;所有测量题目均采用Likert 式,研究对象的回答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共分五个等级(分别赋值1-5分)。 采用SPSS for Windows 20.0 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信度检验,采用Amos 17.0 进行大学生创业绩效评估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本质上是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验证性方法,其建立、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在模拟评价对象自身内部各要素复杂关系的基础上,计算模拟出若干不可观测的要素或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增删评价指标[11]。

4 研究内容与结论

创业环境、创业资源、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者及其团队、创业意愿、创业能力6 个因素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绩效,且各因素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1)创业绩效与创业环境、创业资源及创业意愿呈负相关,且创业意愿的影响系数较大、创业环境的影响系数较小;这一结论与已有研究中单个因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相反,说明研究对象所在地方及高校目前提供的创业资源和创业环境还不能满足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同时,创业者的创业意愿需进一步提升。 研究对象普遍认为社会、高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咨询与支持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环境;相对地,研究对象对地方政府、高校提供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公司创业者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缺乏较高比例的专业人员。 同时,尽管研究对象对创业的价值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大多没有认真考虑过创业、 或对创业没有较为清晰的规划,以至于对能否成功创业以及创业失败后能否继续坚持都存在诸多不确定。

(2)创业教育、创业团队、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正相关,且创业团队和创业能力的影响较大。 整体上,研究对象对高校的创业教育评价一般,他们普遍认为讲授创业课程的教师有创业经历或企业工作经历非常重要;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讲座,开设专业创业类课程的不是很多;现从事创业活动的研究对象在校期间大多参加过相关的创业实践,如创业竞赛等。研究对象普遍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注重交流沟通与获取信息,同时,其普遍具备创业者成功所需的基本特质,如强烈的成就动机、自信心和面对逆境时的忍耐力等。研究对象的创新能力、承受能力、协调能力、应对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相对地,其创业者应具备的领导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及综合能力较欠缺。

(3)大学生创业绩效各影响因素间的影响机制为:创业环境对创业团队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创业资源、创业意愿、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业资源对创业教育、创业团队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对创业团队、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均有较显著的影响;创业团队特质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对创业能力影响较小;创业意愿对创业能力有显著影响。

5 研究建议

(1)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社会、学校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一是发掘树立先进典型,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 微信等新媒体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宣传;二是建立社会、企业、高校三方联动机制,加强高校创业类社团建设,开展形式丰富的创业论坛、讲座、沙龙、培训等主题创业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意识。

(2)政府、学校、企业、地方多方协同,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各行业多方协同,教学、科研、产业互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拓展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以“学科重点实验室、科技服务平台、实验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或创新创业学院”为支撑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平台一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丰富的创业资源,满足高校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培育及进一步孵化提供支持与帮助,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有效性。

(3)构建分层分类、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12]。

一是坚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结合专业特点设立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系统、真实的创业实践和生产平台。二是以发展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导向,坚持第一、二课堂相融合、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实践”为核心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和创业绩效。

(4)建立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12]。

其一,大力加强地方政府、社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多层面、多渠道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的咨询与服务平台,重点提高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支持,继续探寻对大学生创业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其二,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如开展校内导师创新实践能力培训,主动聘请企业和社会优秀人才担任校外导师,建立校内外导师专家库等。其三,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过程指导及质量监控,强化质量监控的协调、反馈与指导功能。 其四,研究保障大学生创业活动有效、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与创新创业实践实施相适应的学籍管理等培养机制;以创业学院为载体,建立实施创新创业实践的组织管理机制;从学院、教师、学生多个层面,强化并完善实施创新创业活动的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创业者意愿资源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