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乾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1990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16 个字道出了“文化自觉的历程”。 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在世界文化新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过去习惯从中国的视角看中国、看世界,而今我们更要学会从世界的视角看中国,从世界的视角看世界。教育是实现国际间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国的本土教育要走向国际化,国际教育也要走向本土化。国际教育以学习其他文明的长处为特点,但文明间的交流是相互的,没有自己文明的美,就没有交流的基础。 交流是因为“各美其美”,是文明间的差异,而交流的前提是教育。教育的效果不仅是认识和了解“其美”,更是美与美的融合与创新,产生共享之美。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作为当今全球化趋势的产物,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但是,在办学过程中,中西方存在诸多文化差异,特别是教育文化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办学双方教育观念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因此,我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走出一条融合双方、优势互补的新型办学道路。 在此过程中,我们同时肩负着向世界传播我国文化的责任,形成双方文化都能接受的美,最终实现“美美与共”。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文化的存在都有一定道理,存在即是美,这就是“各美其美”。而“美美与共”指的是通过文化交流与融合来推动不同文化的共同进步。 在国际交往中,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各有千秋。 “各美其美”是接受不同文化的“美”,承认是前提。 “美美与共”是认可双方文化,共享文化交流的成果。 在承认各个文化的优点和差异的前提下,学习他人的长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在飞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从起步阶段走向繁荣,但也正在面临转型和革新。在早期的国际交流合作中,我国高校把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放在首位。 然而,近些年,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开始有所转移,我国高校正在逐渐推进合作办学项目的本土化,在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更加注重融入本国文化。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办学模式[1]。 当一种新的文化进入时,由于双方文化在行为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其与传统文化之间产生冲突与矛盾[2],具体体现在语言沟通、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等三个层面[3]。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语课程和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要使用全英文授课,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 中西方的教育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 中外教育文化冲突的根源在于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此外,中外合作办学中由于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不同所导致的管理文化冲突也在所难免。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化的融合,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中西文化冲突问题,使合作院校双方、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文化融合势在必行,但文化融合的前提是坚守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坚持自己本国文化的主导地位。 在“改革、开放、平等、尊重、包容、相互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冲突、沟通、理解和融入的过程,最终实现集本土文化特色和西方文化特征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文化[2]。
多元文化融合是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动力。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使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引进文化、促进双方文化互信和融合的过程,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习国外文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引进的同时,也应注重平衡和协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与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知识,积极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灵魂”,精通双语、多元文化,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采用“在批判中借鉴,在反思中选择,在引入中创新”的文化融合理念[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既保持开放的态度又注重自主的原则。 促进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努力实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引进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育人经验,实现教育的本土化,使其适应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利用西方的成功经验来发展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加强我国民族文化建设,实现自身文化的创新。
本文选取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以下简称都柏林学院)这一具体实例来进一步解析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融合与创新是如何体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一哲学思想的。 都柏林学院成立于2012年,是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以下简称UCD)联合组建的高度国际化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现有在校生约1 300 人。 建院伊始,都柏林学院得到中国和爱尔兰两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2012年2月19日,两校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正式签署了合作办学合同。该合作办学项目被列入北京市“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工程重点推进项目”。
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 中外合作办学应避免故步自封、思想僵化、行政干预的传统教学弊端,在中外双方不同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创新型教学文化,最终实现中外办学主体的共赢。在北工大与UCD 的合作办学过程中,双方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坚持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都柏林学院引进了UCD 的教学管理体系和线上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拓展。使用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并对教材进行本土化处理,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等方面进行尝试,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英语课程为例,学院致力于深度挖掘中外教师联合授课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使所有英语课程融会贯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近年来,中外教师联合授课模式的优势日益突显,英语教学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北工大与UCD双方的教职工会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沟通,从而协调和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实现合作双方的教学文化融合。
体现人文关怀,强调教师和学生教育主体地位。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应增加师生的文化适应性,充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合作双方应以师生为本,为师生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保护他们的学术自由,帮助教师和学生适应跨文化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都柏林学院汇聚两校优质教育资源,中外籍教师共同组成授课团队,其中50%以上的师资直接由UCD 派遣,这就对教师的文化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中方还是外方教师都面临着适应双方文化、教学方式和交流习惯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都柏林学院在教师聘用方面除了注重教师的语言能力外,还要求所有中方教师必须具备海外留学经历和双语教学能力。而针对外方教师,在招聘时会对文化背景和身份提出要求,重点关注他们是否具有中国文化的背景,是否能够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开展教学工作[5]。
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中方办学机构的管理制度方面。 管理制度是体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和创新的载体,是保证整个项目正常运转的基石,没有完备的制度支撑,再好的合作项目也难以成功。 因此,高校管理制度应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固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制度,并与自身成功经验相结合,达到真正的优势互补。管理制度文化的建立,应形成有效和完善的机制,激励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制度的权威性和教学质量。
都柏林学院在管理制度方面,从自身定位出发,专门针对外籍教师制定了《外国专家申请来京工作流程》《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外籍来华教师服务与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或细则,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6]。都柏林学院制定了超过30 项关于学生学业管理、 学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制度,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学生的各项权益。而这一管理制度体系,正是基于双方院校各自的管理文化,在尊重双方制度和文化的基础上,制定出的适用于都柏林学院的新型管理制度。正是基于这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几年来确保了都柏林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使合作办学双方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信任关系。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对外开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由于合作双方以各自文化为主,跨文化冲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无法规避,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应对和解决的策略,找到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路径。 中外合作办学要提倡各美其美的文化彰显,带着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同时尊重和学习他国的文化,将文化冲突转变成“美美与共”的文化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