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协同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创新路径研究

2022-03-24 13:41刘仲平杨富兰周亚军
决策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绵阳成渝协同

◆刘仲平 杨 艳 杨富兰 周亚军 李 黎

一、绵阳协同打造“创新金三角”的意义及现状

(一)重要意义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强度最高、要素集聚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幅员面积、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称“三项指标”)在全国分别占1.93%、6.89%和6.6%,长三角(“三项指标”在全国分别占3.7%、16.9%和23.6%)、粤港澳(“三项指标”在全国分别占0.6%、4.9%和12.4%)、京津冀(“三项指标”在全国分别占2.3%、8%、9.9%)。从空间版图看,成渝地区地处国家战略大后方,是东南沿海通过中原地区联通西藏、云南的重要枢纽,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屏障和重要起点。从地缘格局看,成渝地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战略起点,是“一带一路”国家南向和西向开放的门户枢纽。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继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之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个重大布局。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赋予成渝地区探索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使命要求。作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的川渝地区,更应通力合作,以释放资源活力和构建科技经济创新走廊为路径,提升成渝城市群的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振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构建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创新共同体,对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区域配置、提升全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落地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展状况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是省委省政府把握区域科技创新大势、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新格局的重要部署。今天的绵阳,正处于以技术创新引领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促进区域创新深化的时代风口。

1.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规划396平方公里的科技城新区成功获批并加快建设,一批国防重大科技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圆满完成,全国、全省推广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绵阳分别占1/6、1/3。国省级创新平台达到193个。荣获国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科技奖励132项。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86.3亿元,投入强度达6.52%,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市高企总数达446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75家、瞪羚企业总数达1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973亿元,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京东方柔性面板、惠科液晶面板等两新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钜成半导体产业园、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等产业创新平台项目开工建设,杉金光电偏光片、金桥焊材制造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到位国内省外资金居全省第2位。全市“四上”企业达到338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3家,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近年绵阳市着力打造“融创绵阳”区域双创品牌,培育出了以绵阳沃思测控技术公司(首批四川“瞪羚企业”)海底柔性复合输油软管在线测控技术为代表的全球首创技术。

2.区域创新合作明显加强。2020年以来,绵阳与北碚互动频繁,签署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29条合作内容、43项具体合作事项。签订《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局重庆市北碚区科技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创新合作。支持游仙区与西南大学签署了“1+5”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在创新创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与梓潼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围绕梓潼县蜜柚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合作。支持科创区与重庆北碚区科技创新项目合作签约,依托双方主导优势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举办川东北地区中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班、“戎易汇”技术交易系列活动,成都、德阳、重庆北碚区等地企业参加对接会。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绵阳高新区分中心与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合作,举办“先进制造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两场科技成果专题对接活动。西南大学分别与绵阳市农科院、四川光友薯业公司等创新项目合作。第八届科博会牵头举办“2020中国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协调科技部组织14家国家高新区入驻“国家高新区建设成果馆”,协调科技厅组织各市(州)入驻“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馆”,第九届科博会顺利举办。获批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3.科技平台共建共享持续推进。一是绵阳高新区管委会、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绵阳中科联创科技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绵阳高新区工作站,搭建重庆大学—绵阳高新区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平台。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在北碚设立重庆分中心,目前已建成河北石家庄、山东青岛、广东广州等6个分中心,四川遂宁、河北张家口、成都郫都3个工作站。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在北碚设立重庆分中心,在成都建立区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二是初步构建起了“创业苗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体系化的孵化平台,为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2020年,30家国省市孵化器和2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1622家,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094项,在孵企业总收入39.5亿元,累计毕业企业949家。三是拥有省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2家、专利代理机构28家、商标代理机构52家。2019年“四川(绵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服务内容涵盖知识产权咨询、知识产权代理、诉讼维权等领域;2020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绵阳分中心”获批建设,发明专利的授权时间从2~3年降为3~6个月。2020年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922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累计突破8.7亿元。四是做强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服务。绵阳拥有入库检验检测科技服务机构306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服务中心1家、国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各1家、市级标准化服务中心1家。在建“绵易检”平台,以“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的总体思路,通过整合、共享技术机构和专家的能力,建设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军地检验检测资源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设立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累计对外开放共享设备6011台套,涵盖17万个检验检测、计量校准指标,累计完成检验检测订单2700余个,涉及样品10593件,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五是大力推进基地和社区建设,全市建成省级科普基地12个、市级科普基地25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35个,并以“科博会”为载体,构建科技成果聚集与交易的重要平台。

4.深化改革破除壁垒。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绵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新的使命召唤新的作为,绵阳紧紧把握全国唯一科技城的时代担当,以更大力度的改革与更深范围的开放,逐步破解各种创新要素聚合、对接、转化的重大命题。一是瞄准问题的核心——破除体制机制壁垒。2017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改企单位之一,同时也成为首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二是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从加强平台建设,强化金融支撑、人才保障等方面着力,绵阳聚焦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创新发展营造“软环境”。借助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平台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技术交易。绵阳华宝鼎业科技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联姻”,就来自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的撮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绵阳华宝鼎业科技公司生产的高功率LED封装胶透明度可以达到99%,能够极大提高LED灯珠的寿命和功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是优化创新要素的供给环境。绵阳在全国首创的“设备仪器贷”,已成功为30余家公司放款35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购买仪器设备资金需求问题。众多创新举措带来的裂变效应,为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创造了条件。开放通道优化升级,西成高铁、绵西高速等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成绵城际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由319公里增加至726公里,南郊机场跻身全国机场50强。

(三)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作为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七大区域中心之一,绵阳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建科技创新中心基础雄厚,比较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建设创新“金三角”面临较多制约因素。

1.发展环境方面:区位优势不突出。四川省委提出要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其中“四向扩展”中重点是突出东进南向,省内受益最多的是与成都提出同城化发展的眉山、资阳和德阳,而绵阳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北部外围,有被边缘化的风险。按照“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划分经济区域半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是同城化区域的核心区,该都市圈2018年经济总量19879亿元,占全省GDP的49%左右,绵阳虽属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空间范围,但处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范围的边缘。同时绵阳所辖平武、北川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域,发展空间受限。

2.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足。全市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大多都集聚在国防军工单位,军民两用技术设备设施利用率不高,“军为民用”“民品参军”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有效打破。企业高端人才匮乏。全市高端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国防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企业的领军科技人才和科研人员较为匮乏。科技服务产业体系尚不健全。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水平低、规模小、链条短,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3.外部竞争方面:成都辐射与虹吸效应并存。绵阳距离省会成都地理位置较近,但因城市能级差距大及主导产业重合度相对较高等原因,成都的快速发展反而对绵阳产生了显著的资源虹吸,导致绵阳更多依靠资金、土地等要素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规模效益、发展集聚效应不强。近年,成都逐步从工业化后期迈入后工业化阶段,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产业转移,但绵阳所处的北向并未成为成都主要的空间扩张方向,难以像资阳和眉山等城市更大范围地接受成都传统职能扩散的辐射带动。

4.区域中心视角:实力有待提升。绵阳和全省第一大城市成都的经济体量相差约6倍,重回西部第五的难度不小。从创新能力来看,绵阳创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虽然高达近7%,但R&D经费投入结构不优,企业R&D经费支出占比偏低,企业R&D经费支出在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中仅占35.2%。同时,人口规模不大,绵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仅为150万,不足以支撑区域性的产业集群、生产与生活服务中心地等功能。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大企业、大集团少。如何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拓展市场腹地,是发挥绵阳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等综合优势的题中之义。

5.基础保障:交通等支撑功能较弱。川渝合作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特别是高铁等对外大通道项目主要规划布局在南向,北向较少。绵阳境内目前仅有成都、西安两向通道,东西向通道也仅有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绵遂内铁路,缺少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与重庆的铁路、公路通道单一,通往成都的高速公路亟待扩容,贯穿成德绵区域的快速通道和高等级干线公路较少,通往川西、川东北、川南等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不完善。涪江复航推进缓慢,境内水运以库区旅游和渡运为主,航道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6.工作动能方面:有效推进不足。目前,融入“创新金三角”主要还是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在主导,因为工作经费、认识观念等原因,政府主动规划、重点搭台和系统服务还缺乏措施办法。同时,构建“金三角”缺乏一个较为有效的跨区域机制,绵阳与另外两地协商缺乏平台。目前,三地发展还主要是各自为政,甚至是竞争,比如京东方就在三地布局了五家工厂,有的还是同质化。绵阳市全面融入“创新金三角”发展,还需假以时日。

二、我国区域共同体打造典型案例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积极借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先发地区的经验做法,是系统谋划、统筹推动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于2016年共同签署《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迈出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深化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以及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条件保障等共享平台建设,逐步构建长三角地区技术要素的网络化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合力;围绕三省一市产业发展重点,推动创新成果的转移、交易,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发展;推动区域内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技术经纪人队伍等资源共享共用,促进技术转移、交易、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

“十四五”期间,一是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上海原始创新能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研布局,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企业创新能力系统提升,全面提升“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增强创新策源能力要求。二是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攻坚,承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这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研发任务,探索央地协同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教协同,构建企业牵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三是以上海为龙头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在集成电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海工装备、精准医疗等方面,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中心,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高地”,共同设立长三角联合攻关基金,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以“科创+金融+产业”为抓手,支持G60科创走廊科技型产业发展。四是支持凝聚高端人才,坚持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实行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培育政策和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政策,率先开展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试验,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以打造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促进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为定位,围绕“三轴”(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和“4N”(“4”是指曹妃甸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主体,“N”是指其他合作区域)疏解非首都功能承接平台重点布局,遵循“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实施一批协同创新重点任务,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一是完善协同创新三个机制:政策互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市场开放机制。打破区域行政界限和管理机制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各种政策机制、资源成果、人才团队等有效整合对接,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逐步形成京津冀区域内创新要素科学、有效、顺畅的配置格局。二是建设协同创新三类平台:创新资源平台、创新攻关平台、创新成果平台。从载体共建、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等方面推进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三是实施协同创新四项工程:高端产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提升工程、生态安全工程、服务民生工程。围绕京津冀产业、生态、民生等重点领域,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实施周期为三年。四是建立人才、资金、项目保障体系,为协同创新各项任务完成提供支撑;同时也通过各项任务的实施,不断提高保障体系整合创新要素的能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

以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为目标,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积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机制。

1.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加快补齐原始创新短板。加快构建多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推动高水平创新载体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尽快破解大湾区高端基础科研资源不足和基础科研规划布局不优等问题。其中,粤港澳三地应协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优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推进产业、科研机构、政府、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切实提升湾区的战略前沿领域创新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2.从机制体制层面保障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提出以来,我国推出多项推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支持政策,但仍需在破解跨境创新要素流动的机制体制方面发力。比如,依托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跨境科技创新合作载体先试先行,打破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的藩篱,创新跨区域财税共享机制,探索多元化主体参与、多种治理模式并存的治理机制。此外,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打造粤港澳利益共享的大市场。

3.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以优化创新价值链空间载体为目标,促进湾区内创新研发、产业应用及科技教育紧密结合。聚集整合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依托产业创新系统、专业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湾区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链、平台链、人才链、金融链和服务链等多链协同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完善从关键技术、应用创新到场景实现的链条完整、要素集聚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域创新,推动湾区产业向全球价值链、创新链高端迈进。

三、绵阳协同打造“创新金三角”创新路径思考

(一)明晰发展定位

1.国省对“创新金三角”的定位

国家对成渝双圈的定位之一,就是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这个目标,绵阳的作用必不可少。科技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其中就包括支持绵阳科技城探索建立区域科技创新特区的重大要求。目前科技部正在指导省政府编制绵阳科技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包括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配套措施。多重政策机遇相互叠加,主打科技优势的绵阳迎来的发展机遇可谓是前所未有。

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作出更细化的定位:建设国家国防科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高地,并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具体来看,一是立足全局赋予突出使命,绵阳要成为成渝绵“创新金三角”中不可或缺的“一角”;二是提升创新能级,聚焦平台、人才、机制和环境,进一步聚集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三是促进创新产业链和金融链深度融合,支持成都、绵阳共同打造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更好培育创新主体、创新产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14日,重庆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厅签订《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将争取国家部委牵头编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联合争取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在成渝地区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创新与科技资源相对优势,重构成渝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联合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材料、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

2.绵阳工作定位

一是总体思路。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全力擦亮叫响中国(绵阳)科技城的“金字招牌”,着眼科创+经济、科创+金融、军民融合、所有制融合四个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城加快发展“六大工程”和军民融合发展“五大行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与重庆、成都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全力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重点区域和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绵阳打造成区域内知识创新高地、科技服务中心、成果转化地标,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示范区”。

二是战略目标。绵阳作为科技城,经过21年建设,在创新能力建设、创新要素聚集,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释放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实力和基础,将重点支持绵阳科技城依托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集中的优势,完善军民科技创新发展链条,打造全国领先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找准切入点、明确主攻点,力争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在绵阳科技城举办科博会,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创新,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帮助树立全球视野,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助推绵阳科技城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城创新能级,走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国防建设的路子,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奋力开创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局面。将绵阳打造成为“创新金三角”重要一角。

三是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创新高地。绵阳要打造“国防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建立研发需求互通平台,加强成渝绵科研院所、高校、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间的合作,共建实体性或虚拟性研究院,挖好在蓉在渝绵阳籍人才富矿,谋划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飞地和异地研发中心;争取国家设立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布局,协同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创新高地。

四是建设高端制造创新走廊。协同做强成德绵乐广高新技术产业带、融入沿长江上游绿色创新发展带、辐射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创新带。围绕优势产业集群,依托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打造“绵—德—成—资—渝”现代产业科创走廊(成渝高端制造业科创轴带),形成适合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集聚载体,“以线带面”带动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重点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天府)科学城和重庆(两江新区)科学城,以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依托,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领域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为目标,构建以领军企业为核心的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协同创新网络。在创新走廊内,要布局建设跨区域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要加强创新网络内信任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建设,促进协同创新各利益主体实现跨领域、部门和地域的连接、交互与整合。

五是打造协作拓展的产业生态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成链合作,培育以成渝绵为中心、深耕成渝经济腹地、面向全国配置资源要素、协作拓展全球市场的产业生态圈。聚焦新经济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培塑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推动数据共享先行,充分发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政策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持续提升引发聚集新经济企业的能力。坚持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推动城市轨道车辆、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等扩大规模,促进网络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

六是共享科创要素互通的资源供应链。打造区域互通共享的人才、信息、知识、技术、资金等科创要素供应链,通过创意、研发主体、孵化力量、应用主体几者的合理协调,积极承接成都重庆辐射,用好溢出效应,实现高新技术的供应链互通共享。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经营人才、金融人才、高端制造人才等,成为中高端人才集聚的高地;推动高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双创空间等创新机构和载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大力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共建坚持以配置效率替代规模依赖,建立区域人才评价互认互通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力争实现科技库存的最小化,解决科技研发产出与企业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加大孵化力度,推动研发产出周期最短化,简化流程,提高投入—产出—实际运用效率。

(二)进一步理顺行政关系

成都、重庆、绵阳现有的不同行政区划、不同管理权限、不同财政体系等客观现实,是推进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推动三地联动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的应有之义。

1.加强行政管理改革。在三地启动实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工作试点,以经济区为主,行政区为辅。以共同项目为寄托,建立以及市场主体为主的管理模式。在财税体制方面,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一是成立协同打造“创新金三角”领导小组,工作重点应该集中在一些跨区域的调控目标设定、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布局、重要科技创新资源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重要配套和扶持措施的统一等。二是建立跨区域的专家决策委员会,负责为成渝绵各种科技创新合作问题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意见,同时负责研究构建成渝绵内部相关科技创新政策出台过程中的共决和出台效果的评估。

2.深化公共服务改革。推动优化公共服务在“金三角”地区的合理配置,探索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积极探索成渝两地居民户籍便捷迁徙、居民证互通互认制度。探索川渝两地地区医院门诊医疗直接结算,共建区域性医疗中心,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等。

3.共建研究平台。成渝绵三地大力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2020年成立),合力构建“创新金三角”研究平台,在管理上实行政府主导,政、校、企联合管理的模式。借鉴长三角通过第三方组织——基金会实现联合管理,即由政府、大学、企业及行业领袖联合成立的非营利机构。基金会将政府、高校、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商议决策、规划“创新金三角”研究园区未来发展蓝图。大力发展非营利性研究所,主要开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新产品研究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举措

1.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加强“人、财、物”保障,支持做好做实“创新金三角”工作的调查研究。从现有资源禀赋和各方面条件来看,摸清绵阳市、成都市、重庆市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工作的工作进展、存在问题情况,聚焦突出问题、问题环节,立足绵阳科技创新承担国防科研领域尖端任务的产业优势,做好军民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赢得先机、拔得头筹;另一方面,主动争取国省政策支持,积极加入成德眉资同城化示范区,主动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与成都(天府)科学城、重庆科学城的创新合作,实现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创新战略规划的顶层合作,以及多元多层次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园区、创新项目的协同合作,积极拓展与加强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合作,参与新兴产业布局和相关资源流动配置,共建共赢战略性新兴产业。

2.发挥战略资源优势。以科技资源发达、主导产业鲜明、人力资源先进等城市优势推动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构建。一是把握政策优势。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重要的国防军工重镇,战略地位凸显。2018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2019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蹄疾步稳,教育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创新生态环境日臻完善,为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第三极奠定了坚实基础。绵阳GDP占成渝区域比重为4.05%,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群平均水平;R&D经费占GDP比重位居全国前列,R&D经费投入高于德阳、乐山等9个地级城市总和。通过创新相接、产业承接、交通连接、服务链接和开放对接、改革衔接,绵阳完全有实力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创新中心地、科技创新增长极。绵阳市打造和发挥科创引领作用,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及创新创业队伍,合理增加R&D经费投入,助推成渝经济圈整体科技水平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三是夯实知识创新中心地位。依托中物院等单位,积极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重点打造四川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等省市协同创新平台。探索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共建模式,谋划在核技术、信息化、智能制造等方向的知识溢出机制。实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支撑保障大三类平台改革改造,全面提升各类创新平台市场化、专业化水平。鼓励院所、高校、企业所属的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面向市场创新主体,以联合研发、资源共享、技术咨询、智力支持等方式提供有偿服务。四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六大创新产业为主要着力点,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集中财力,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前景较好的科技创新项目。拓宽社会资金投入渠道,深入科技金融结合,增强金融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建全创新体系,加大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培育和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升规入统”“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吸引中央直属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绵设立独立研发机构,争创一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

3.形成各方共建合力。一是探索形成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城管委会、科技、财政、税务、住建、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部门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要充分发挥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优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德绵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实现政府从单一的创新管理向创新管理和创新生态建设管理并重的方向转变。二是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梳理分析本领域能纳入国省规划、文件的项目和事项,找准对接的突破口,增强政策争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完善配套设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同创新工作。加强区域创新协同,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利用绵阳科技资源优势,参与科学创新中心建设,共同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促进要素优化配置,推进共建共享。统筹区域内协同创新合作,强化全市协同创新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区域内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要注重发挥各地区资源要素和产业优势,避免在人才、企业引进方面的恶性竞争。在承担国、省科技创新战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区域间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技术交流和对外高端技术的引进利用,促进人才和技术在区域内的流动,推动创新优势互补。

二是健全完善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对接的深度和广度,使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形成利益攸关的共同体,努力在合作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等科技要素集成上取得新的突破;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以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促进在绵科研院所和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完善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培养专业科技经纪人团队,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中介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推进科技成果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国家科技转移西南中心绵阳高新区分中心等交易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加快建设成德绵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挥科创区省级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具有科技城特色的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加快打造“融创绵阳”区域双创品牌,推进绵阳高新区“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升级示范园区建设,全力促进区内区外创新创造要素相融互动。

三是健全协同创新人才体系。开展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在中航发624院,电子9所、西科大、长虹、九洲等院所、高校和企业探索开展高端科研人员薪酬、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成果转化收入分配等改革激励措施。全面落实绵阳科技城“人才新政”,用好用活新一轮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好用好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国家科技城(绵阳)分市场、西科大国防科技学院、军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积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等产业技术创新组织,积极争取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企业来绵设立分院、分校、研究中心等分支机构,增强协同创新的人才支撑能力。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经济待遇、研发投入,还包括环境、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物价以及开放包容性、文化多元性、失败宽容性等诸多内涵。因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吸引留住人才要从简单的经济物质激励和宣传动员方式向良好的双创生态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绵阳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实际,提升站位,全面融入国家和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谋划和推动建设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优化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率先建成四川经济副中心、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把绵阳打造成为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按照“四向拓展、全域开放”要求,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多层次网络布局,实现立体互联,增强系统弹性,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把绵阳建设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区位优劣势转化。压缩绵阳与成都、重庆等地的时空距离,提升城市辐射半径,增强中心功能,推动远离成渝双城直线空间的劣势向双城经济圈辐射转变。

猜你喜欢
绵阳成渝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
绵阳为中医药“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