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建设成渝医疗第三极的对策建议

2022-03-24 13:41涂曲平
决策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医疗卫生医疗

◆涂曲平

一、基本情况

泸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施健康泸州战略,初步形成了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科教、应急等为基本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地理区域、医疗资源、医教科研、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仅次于成都和重庆的“第三极”,具备建设成渝医疗第三极的基础和潜力。

(一)地理区位优势

泸州地处四川省东南,川渝黔滇四省(市)结合部,是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泸州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水公铁空”立体交通体系健全,泸州港是四川水运首港,泸州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四川省第3位,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已建成通车、渝昆高铁正加快建设,云龙机场是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具备辐射周边区域的便利交通条件。泸州是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所在地,拥有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等对外开放平台,政策优势突出、叠加效应明显。川滇黔渝结合部大城市数量有限,且大多为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距离各自省会城市距离较远,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而泸州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具有较强影响力,医疗健康服务可辐射周边地区近6000万人口。

(二)医疗资源优势

泸州现有医疗卫生机构4779家,其中三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5家(三甲医疗卫生机构7家、居全省第3位)、实现每个区县均有1家三级综合医院,建成(立项)重症医学科、肺病科、肾病科等中西医国家级重点专科13个、省级重点专科43个。泸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5万余张、每千人平均床位数8.24张,医疗卫生人员总数3.3万余人、每千人口7.87人,注册护士1.6万余人、每千人口3.7人,患者市域住院率居四川省第2位(仅次于成都市),异地住院病人占比居四川省第4位,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多项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和四川省平均水平。泸州市建设城市医疗医联体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5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自贡市共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荣昌、隆昌等地设立分院。

(三)医教科研优势

泸州有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等6所涉医类院校,在校教师3511人、学生5.74万余人。其中,西南医科大学有普通本科专业32个,临床医学、药学为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功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2021年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学实力、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等在省内仅次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医疗器械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泸州市有省厅级科研团队3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32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合作基地1个。

(四)政策支撑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协同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产业”等进行了部署。按照“十四五”规划,国家将建设12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支持泸州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省政府在泸州布局建设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泸州市全民预防保健服务、健康城市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多项卫生健康工作得到国家、省领导肯定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一)建设成渝医疗第三极引领力不强

当前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凸显出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医疗机构布局和能力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明显,如需要成为成渝医疗第三极,泸州市医疗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影响力亟待增强。泸州市依托省属医疗机构积极争取省级医学中心建设,目前仅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纳入全省建设十大区域医疗中心计划。医疗品牌影响力仍亟待提高,综合类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能力仍薄弱,当前泸州市医疗机构累计建成(立项)的中西医国家级重点专科13个、省级43个,其中西医类国家级仅2个、省级仅7个。器官移植、肿瘤医学等高精尖优技术开展不足,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成渝地区医疗救治第三极目标对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建设成渝医疗第三极基层网底不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制于人力资源、专业技能、财政预算、考核机制等约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差异较大,专业人才缺乏、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区县医疗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基层医疗信息系统众多,信息交互能力弱、资源共享程度低,制约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区县之间以及医疗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医务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基层卫生从业人员流动频繁,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稳定性不强。

(三)建设成渝医疗第三极人才支撑不足

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分布不均,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医教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卫生人才城乡、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不适应,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明显,高学历、高职称等优质卫生人才主要集中在泸州市江阳区和龙马潭区,且主要集中在省属驻泸医疗机构。医疗领域研发人才不足,中高端人才缺口大,目前无两院院士、国医大师等顶级人才。科研院所、医院、医药企业之间协同不够,在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技术运用等方面没有形成合力,科研成果转化利用率不高。市、县、乡三级优质卫生人才严重不足,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缺乏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能干事的初中级人才,特别是执业(助理)医师更为缺乏。

(四)建设成渝医疗第三极机制协同不够

泸州市医疗资源总量丰富,但是协同发展水平不高,制约了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一是协同发展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区域内上下联动、部门联动还需加强,现有的一些联席会议、协同发展推进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还缺乏权威性,难以进行有效统筹或制约。地方之间、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跨区域协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难以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合理分工、共赢发展的协同发展格局。二是协同发展平台未充分搭建。现有的医联体、医共体模式,协作形式还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深度合作。不同级别、种类、专科之间没有建立高效的综合协作平台,信息共享、业务协作还不畅通,一些政策和服务标准不统一,利益关系还不协调,缺乏科学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有的则容易产生新的排挤、垄断矛盾,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三是协同执行机制存在差异。各区县医联体、医共体内在具体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双向转诊制度上流程、机制、惠民举措各不相同,对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的卫生应急、院前急救和预防保健等工作投入和补偿机制、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事项落实程度不一,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未有效发挥促进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推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提升医疗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

统筹泸州市医疗资源配置,依托西南医科大学,以“三甲”医疗机构为龙头,协同推动重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积极参与合作建设国家、省级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打造成渝医疗救治第三极,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

一是大力提升重点医院综合实力。支持省属驻泸医疗机构、市直属医疗机构高质量错位发展,集中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加快肿瘤核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妇幼保健等重点专科、专病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全力支持西南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牵头建设四川省整形创伤外科中心、四川省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中心、四川省微创中心、川南心血管诊疗中心、川南肾病防治中心、川南体检中心、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川南口腔疾病防治中心等8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共建区域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组建市域内精神专科医联体,支持泸州市精神病医院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成为西南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泸州市6家三甲医疗机构通过不断加强重点学科、中心建设,倾力协作,做优做强,形成塔尖效应,影响和带动区域内外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市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进入全省中游水平,建设成为区域地位领先、专科品牌突出、运营管理精益、行业合作活跃的品牌医院。

二是大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突出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重大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等重点领域,提升应急医疗救治水平。加强传染病医院(病区)建设,支持区县新建传染病医院或改扩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院区,实现区县传染病院区全覆盖。全力推进川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和川南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建立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和市、县(区)级卫生应急救援队。按照四川省“1+6”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体系建设布局,高标准打造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作处置平台,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毗邻地区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区域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三是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辐射影响力。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加强与毗邻地区优势专科交流合作,组建脑卒中、眼病、口腔、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跨区域医联体。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建设为契机,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疗机构和市属医疗机构采取托管、共建等多种方式开展一院多区、分院分部建设,打造区域高水平医学检验、病理检查、影像检查中心并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着力扩大服务半径、提高可及性,为区域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打造国内领先的5G应用智慧示范医院,逐步建设以临床数据仓库为核心的大型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为患者提供互联网线上和线下诊疗、全科及专科结合的医疗健康服务,做到预防、复诊、治疗一站式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

(二)着力巩固基层卫生提级促能,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预防保健服务能力

推进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提标升级。支持社会力量创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重塑和流程再造,构建层次清晰、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牵头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强化医疗资源垂直整合,争取实现县级三甲医院零突破。到2025年,实现所有区县均有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力争叙永县、古蔺县人民医院达三甲水平,力争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4个县人民医院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3个区人民医院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科学规划3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2021年,启动1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推动一批发展能力较强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水平。到2025年泸州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10%达到推荐标准。实施医疗信息化升级工程,建设区域医疗大数据中心,推动与毗邻地区数据互联共享;加强远程医疗平台应用,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双向转诊等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二是优化预防保健服务。深化全民预防保健服务,建设泸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人群分类健康管理措施,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支持医院体检中心向综合性健康管理机构转型发展,培育和引进健康市场调查、咨询、体检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档案建立、就诊指导等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作用,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关口前移、未病先防,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服务。加强母婴护理保健,探索开展婴儿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预防等服务试点,积极发展备孕调理、生产全程护理、孕妇产后康复等新业态,完善儿童体质检测评估、运动处方、心理评估及健康心理处方等健康管理体系。加快发展心理健康管理服务,支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心理卫生机构建设,针对常见心理疾病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和干预。

三是完善健康养老体系。深化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推进失能照护机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开展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协同推进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护理服务,引导二级以下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开办或内设医疗机构,推动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试点,形成医养结合的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办或兴办养老机构,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预防干预、养生保健等服务,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的龙头企业,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的健康养老服务格局。

(三)着力推动教育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加快提升医教科研实力

依托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疗器械学院等高等学校、高职院校,深化校地合作和共建,加快建设一批优势学科,打造一批科创平台,培育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医教研人才高地,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技术、方法和产品,为建设成渝医疗第三极提供强劲人才动能。

一是加快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围绕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转外就医集中、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病种,支持西南医科大学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一批优势标杆学科建设,加快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学科交叉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力的省属重点高校。支持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医疗器械学院、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等院校实施学科能力提升计划,推动生化制药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护理学等学科资源优化整合和共建共享,形成重点学科优先发展、新兴学科快速发展、基础学科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加快推动科研能力建设提升。瞄准未来医疗健康发展制高点,加强放射性药物与肿瘤耐药、新型诊断试剂与诊断技术、道地药材保护与开发等基础研究,推进化学药、生物药、中药等研究与开发,开展骨科康复及置入新材料、便携式诊疗设备、口腔医疗器械等研究与临床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主动融入西部科学城建设,支持涉医高校、医院、医药企业加强与重庆相关单位合作,整合川渝医药行业创新战略联盟及国内外医药创新资源,高标准推进核医学影像与分子重点实验室、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省重点实验室、骨科置入器械研发及应用技术省工程实验室等建设,建立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打造川渝医药健康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以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泸州分中心为载体,积极跟踪生物细胞、基因检测、靶向药物、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组建一批高水平校地、校(医)院、校企合作平台,支持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改革试点,推动更多研究成果转化本土化,打造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三是加快推动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深入实施酒城创新人才聚集行动,自主培养一批“泸州名医”和青年拔尖人才,积极引进一批医药领域紧缺专业人才、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柔性引进一批院士、中医大师,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基地建设。支持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等与毗邻地区深化校地合作,建立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进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支持西南医科大学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实施县级骨干医师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骨干全科医生培训、精神科增岗医生培训、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训等重点急需培训项目,帮助毗邻市(区)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做好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提档升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心,为川南四市提供公平、科学、规范的医师资实践技能考试。

(四)着力推动医联体建设,加快凝聚区域协同发展合力

一是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在医联体内构建起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原则,将服务区域按照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在网格内组建医疗集团或医共体。在市区,由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或者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通过加强运营管理和医疗技术培训,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帮扶、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了双方医疗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县域,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

二是推进资源信息共享。深化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和卫生应急联动,健全严重精神障碍重点患者信息交换机制。加强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推进区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推进院前、院内急救信息和资源共享。建立完善区域间血液应急调配保障机制。加强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出台政策允许县域医共体内医疗机构使用统一药品目录,并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三是健全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推进协同发展的领导机构或联席会议,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及有关科研机构,组建卫生健康区域协同发展研究智库,研究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项目工程等,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推动各医学会、医师协会、各专病专科委员会发展,鼓励通过开展学术会议、技术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联动和医务人员的协作合作。加强与川南四市以及川渝滇黔结合部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在跨区域协同发展上找准定位,占据主动,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医疗卫生医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科大学总医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