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调研及对策建议

2022-03-24 13:41夏梅兰梅舒展周驿
决策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成果政策

◆夏梅 兰梅 舒展 周驿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原始创新的重要主体和源泉。2016年,成都市与四川大学在文、理、工、医多领域全面合作,打造环川大知识经济圈;与电子科技大学聚焦“互联网+”,市(区)校共建“一校一带”,共同打造“中国硅谷”;与西南交通大学大力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打造环交大智慧城。2017年,市科技局联合有关区(市)县和高校制定《成都市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行动计划》,并在2018年启动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第二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

一、成都市大力推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政策体系构建,助推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

2013年9月,成都发布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中心城区依托重点高校,共建环高校特色知识经济圈和科技园区”。此后,相继出台《成都市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成都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双创”升级版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全市层面统筹规划与布局,深入推进全市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

(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深度联结

一是建立校院地长效合作机制。由市领导牵头,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市)县参与;市级财政分三年支持经费1000万元,高校、区(市)县和社会资本按照不低于1:10比例放大。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推动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等校地合作项目实施。二是积极推动校地合作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单线合作向涉及产业园区发展方方面面的更深层次合作拓展。创新探索新型合作机制,构建全方位“事业合伙人关系”。三是建立区(市)县与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武侯区与四川大学建立校区创新联席委员会,金牛区和西南交大组建“环交大智慧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华区、高新区分别与电子科大建立校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温江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签订《共建环中医大知识经济圈合作协议》,通过各种形式协调推进校地协同创新。

(三)探索典型经验示范,激活校院地创新创业源头活水

1.成都市、高新区、成华区与电子科大共建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一是高新区与电子科大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电子科大(一校)在高新区建设以成果转化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带(一带),并探索深度利益绑定机制,推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二是成华区依托环电子科大沙河校区,建设涵盖周边川庆钻探、西南油气田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电子十一院等科研院校、东郊记忆等载体以及招商东城国际、协信中心等楼宇的东西扩展带,加快培育高端研发、智慧能源、电子商务应用示范、文化创意、智慧勘探与智能监测、电子电力研发、智能制造等七大创新型产业集群。

2.武侯区探索“政府+高校+平台(公司)”合作模式,与四川大学共建环川大知识经济圈。比如:武侯区返租川大科研综合楼里约5000平米载体用于承接川大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在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的世外桃源广场共建川大武侯区协同创新创业孵化器,当年就引进川大特色学科的科研人员领办创办企业22家,产业方向涵盖智慧医疗、新材料、区块链、大数据等,科研综合楼税收超3亿元;将武侯区川大科技园青年(大学生)创业园能重新规划,变更为高分子专业领域孵化场地,目前由川大高分子研究所王琪院士牵头,成都普美怡科技负责引进高分子方向的项目进行孵化管理。

3.双流区政府与西南交大联合成立以中试研发为核心业务的双流研究院。创造性提出“天使前投资”概念,由双流区政府为研究院提供8000万元中试资金,对尚未到孵化阶段的科技成果进行中试投资,以占有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作为回报,使实验室样品变成产品样品,帮助项目跨越“死亡之谷”。2014~2018年,双流研究院相继对西南交大7项实验室成果投入1154万元共同开展中试研发。截至2020年,有3项实验室成果中试成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

二、成都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支持政策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性不足

一是政策“零敲碎打”特点突出。仍缺乏针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的专门政策,相关政策散见于其他政策中,以至于政策系统性不足。二是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相互匹配与有效协同不够。如层级高的政策多数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为结尾,但相关部门及下一级政府与之配套和衔接的政策措施往往不能及时出台或修订,导致政策在操作层面难以落地。三是政策支持的持续性不够。政府支持缺乏持续性,特别是财政资金的支持大打折扣(比如存在市、区县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且越到基层政策落实力度越弱。

(二)财政、金融支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财政扶持政策偏传统,缺乏创新激励方式。直接财政投入、采购政策间接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是常见的政府财政支持方式,但在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中,政府主要采用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等较传统的激励方式。二是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不够。据调研,成都文创、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不缺资本,但其他新兴产业因风险极大、收益不稳定,社会资本缺乏足够动力参与。而政府资金因受财政资金保值增值的强制性要求,也慎投此类项目,导致政府引导资金介入并撬动社会资本的契机不断丧失。三是对中试等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不够。走访发现,高校关于资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中试资金支持方面,如“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需更多经费,开发样机、制作样品过程中经费支持不足”“不少项目只有研发经费,没有转化经费,使得科技成果缺乏二次开发与中试过程”。

(三)在蓉高校院所创新源头及成果有效供给仍显不足

一是创新源头供给仍显不足。与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相比,成都在国家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布局上仍存在差距,依靠前沿领域突破带动的创新供给的数量及能级都有待提升。二是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较少。2020年成都发明专利授权数10881件,占专利授权数比重为16.62%,较上年下降1.46个百分点。落后于杭州(17328)、南京(14897)、武汉(14667)等同级城市。专利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如近年来,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的成果转化率年均10%,且本地转化率(3%)更低。三是环境竞争力还不强。成熟的知识经济圈在促进成果转化的同时应成为吸引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圈、创业圈、就业圈。虽然在蓉高校在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都与地方、企业有较多合作,但与规划目标还很远,环高校周边区域仍未形成一定成熟度的知识经济圈轮廓,创业、就业方面的带动作用也差强人意。

(四)在蓉高校院所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还需强化

虽然在蓉高校院所多数已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但技术转移机构职能职权并不明晰,大多缺乏灵活的体制机制和较强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技术转移机构多沿袭原有机构职能和工作方式,兼职人员较多,固定、专业化人员缺乏,很难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指导、培育孵化、基金引导等专业化服务。可见,技术转移链条不畅、服务系统性不够等问题仍广泛存在。

(五)在蓉企业技术吸纳能力和消化能力仍不足

技术引进和模仿仍是大多数在蓉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目前依然存在高端产业发展不足、企业自身吸纳及消化能力有限、企业家自主创新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在蓉高校院所的相关科技成果多数向沿海地区转移。如电子科大的高性能微波陶瓷材料技术主要在肇庆风华、江苏灿勤、苏州艾福、深圳麦捷等市域外企业实施成果转化10余项,并取得规模化应用。此外,一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长远战略规划及经营眼光,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据调研,在蓉高校很多项目的前沿技术研发资金主要来自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这样本土企业就很难提升自我开发能力,更难以抢占到市场制高点。

三、进一步深化成都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统筹协调和政策落实

1.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支撑。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设计。提高专门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既有制度作进一步优化,对缺失的制度进行必要补充。二是加强管理创新,促进政策红利显著释放。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强化相关政策执行力。及时收集分析已出台政策的执行情况,加强对配套政策落实情况的监测,避免出现政策效应逐步减弱的困局。三是政策变革要步调一致。成果转化的激励制度出台后,相关部门(包括科技、经济、国资、国土资源、财政、人社等)应有效协调,减少政策摩擦,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2.加强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的统筹协调。一是从推动协同创新链条入手,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建议编制《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各领域优质成果在环高校及相关地区转化,构建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的知识经济圈产业体系,并强化特色产业链条。二是做好协同创新基础工作。鉴于各区(市)县环高校经济圈建设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政府协同创新工作不仅要关注协同创新高级形式,如共同建设研发实体等,也要做好促进协同创新基础工作,包括构建产学研信息沟通平台,举办对接会、成果展示会等,强化信息沟通与交流。

(二)汇聚多元主体,共同推进知识经济圈建设迈上新台阶

1.提升高校院所知识与技术创新供给能力。一是推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创新源头供给能力。着力推进在蓉高校“双一流”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打造全链条的原始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有力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二是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标准及激励机制上,把科研成果同经济结合的广度深度切实纳入衡量科研人员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并充分保障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进一步激发成果转化积极性。三是进一步探索兼职教授(研究员)制度。鼓励研究人员在保持原岗位、待遇不变情况下到使用其科研成果的中小企业兼职,真正破除人员流动障碍,大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助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一是鼓励本土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重视管理、组织、营销、服务、市场、企业文化等非技术性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等。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型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等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企业作为知识成果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就地产品化、产业化。三是进一步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创新引擎企业是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针对科技含量高、专业特点明显、产品或服务特色化、市场竞争力强的初创企业或中小微企业提供大力支持,着力构建阶梯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体系,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形成成都未来的产业竞争力。

(三)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高效推动成果转化

1.完善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一是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重视科技中介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公共信息平台、技术交易机构、专利运营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导科技中介机构解决好自身定位问题、战略问题,形成各自的特色优势与核心能力。二是加快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队伍及平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经纪公司和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鼓励和支持科技中介机构与市域外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提高科技中介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创新投入方式,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发挥政府统筹资源能力,创新投入方式。以市场化方式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市场化运作和财政投入分开,完善科技金融资金池,推动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创业投资、科技租赁等多种机构相互协作。二是补充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集聚发展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提高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能力,推动社会资本聚焦城市产业发展,投向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三是鼓励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新三板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募资,设立区域性股权转让交易市场,鼓励企业上市。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成果政策
政策
政策
验收成果
助企政策
政策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工大成果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