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杏林 左艳如 王喜凤 曹春梅 王晓宇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并就学生作业的布置、课后服务的要求、校外培训的整治、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做出指示。“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义务教育已经习惯了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双管齐下,通过增加学生学习量来催生学习成果。“双减”政策出台,学校的教育核心地位回归,各方教育资源布局发生变化,学生、家长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双减”之下,如何使学校发挥好其作为教育核心主体的重要作用,消除家长的教育焦虑?如何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就“双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议题一 “双减”的本质和目标
“双减”旨在实现哪些教育目标?家长、学校等方面对“双减”的施行存在哪些忧虑和思维误区?在“双减”政策的推行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赵骎:目前来看,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稀缺,这就导致了教师追逐短期利益的观念较难改变,学校多维评价机制难以形成主流,家庭焦虑情绪难以缓和。若要回归育人本质,正确理解“双减”内涵,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社会优质资源从“点状式”到“整合式”分布。社会群体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不能满足群众的普惠性需求,行政部门可通过增加初中分配生比例、大学区划定、名校集团化、组织名师名校长交流等有效途径将原有“点状式”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互为关联的优质教育资源群。在均衡的教育环境中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想法,给他们空间去思考和成长,赋予他们更为持续的素养教育。
二是教师角色定位从“学科人”到“自觉人”。教师的角色定位大致可分为技术层面的“学科人”、道德层面的“教育人”、精神层面的“自觉人”三个方面。以往我们普遍看重的教师角色定位是“学科人”意义上的“经师”,因此,在教师的培养上,我们的课程体系都偏重于“学科”逻辑导向。教师仅仅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于“学科人”是不合适的,其应当紧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逻辑导向,从“学科人”逐渐转向“教育人”,甚至是“自觉人”意义上的“人师”。
三是家长从关注“剧场效应”到实现“美美与共”。家长备受“剧场效应”困扰,一有时间就变成孩子的“车夫”“保姆”。“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教育给家长带来了新变化,但不少家长不知如何安排孩子的周末时间,变得愈发焦虑。“双减”的目的是让孩子的学习回归学校,减作业数量,不减教学质量;减家长负担,不减家长责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双减”之后,家长更要学会承担责任,与学校做好沟通,助推孩子成长。
四是学校从“高控制,低指导”型转变为“低控制,强指导”型。学校要拒绝“管得严,成绩好”的高控制型管理,做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利用思辨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周环香:“双减”系列文件在全社会引起了较大反响,其反响总的来说分为点赞型、迷茫型、焦虑型三类。“双减”政策的出台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运动,而是国家深层次推动教育改革、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具体要求和坚定决心,对此,学校需要推出育人的组合拳。
“双减”文件中有三个关键句:一是“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二是“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三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提升”“持续规范”“有效减轻”三个词组的叠加,体现的是国家在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标准和尺度,也是需要切实落地的具体内容。
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推出了针对“双减”政策的“加减乘除”组合管理模式,即在师生过重负担上做减法,在五育并举上做加法,在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上做乘法,在低质课堂上做除法。
学校从五个方面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特别注重培育家国情,智育水平注重提升思维力,强身健体切实保障四时长,美育熏陶有机结合课内外,劳动教育深入引导意义性。学校把义务教育评价指南融入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引领功能,抓好三级课程的落实和开发工作,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主体作业、主动作业、主人作业体系。
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发挥好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功能,是贯徹和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对此,学校加强育人方式的宣传,强化和家长的沟通,以减少家长的焦虑,引导家长在周末做好孩子的时间管理,充分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劳动时间、与家长的交流时间,以周末和假期个性化“主人作业”来代替书面作业,着力以亲子交流和社会体验方式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提供支撑。
郭娟:“双减”政策着力去教育功利之心,打造健康的教育生态,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重要的教育导向,以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多元发展。
改革学校评价。“双减”政策唤醒了学校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的意识,推动学校准确定位教育教学评价模式,有效进行“教”与“学”的改革,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要改变“唯分数论”,增加衡量教师和学生的标尺,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个性差异,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
丰富教师内涵。“双减”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减少孩子做作业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必须实现内涵式发展,思想观念、品质素养、一言一行都要有所改变,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必须把目光投向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双减”要求利用好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搭建多元的展示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营造学生自主成长的氛围。
革新家长教育模式。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家长要真正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在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实践和学业水平等方面做好引领。家长不能简单地把孩子的成长交给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而要和教师结为同盟,共同探究孩子成长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积极的态度、阳光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同时,家长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做到科学陪伴、有效助力,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增强责任意识,从而实现自觉、自信、自强的成长。
张扬孩子个性。“双减”的本质是为孩子提供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在学业竞争压力下,很多孩子失去了自主权,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认知不清,没有未来发展规划,“双减”则帮助孩子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脱离出来,接触更多的发展可能,更加勇敢地向一个更好的自我迈进。
议题二 “双减”如何落地
“双减”政策使学校回归教育核心主体地位,学校应如何承担起家长、社会的教育期待?在协调公共教育需求与家长多元需求、提高教师积极性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学校应当如何作为?
蒲坚:助力“双减”政策扎实落地,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精耕细作。
一是重振学校教育主阵地,减少社会焦虑。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严格禁止在校教师进行校外补课和有偿家教活动,从师资上正本清源,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净土。另一方面,要着力宣传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充分展现学校教育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让家长和社会真正信赖学校,减少对学校教育的焦虑。
二是增强学校办学的内驱力,减轻家长焦虑。从学校管理来看,要着重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首先,要丰富课程,实现全面育人。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统一开发了十几门校本课程,实行选课走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其次,要统一课时,做好课程统筹。学校统筹规划正常课程与延时课程,统一安排各学科课时,协调推进课程实施,让各年级每周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均衡,做到文理结合、动静交替、趣味盎然,增强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要坚持辅导减负,服务育人。对于晚自习的实施,学校坚持学生自愿、家长自愿、教师自愿的原则,分步骤推进实施。先从九年级开始尝试摸索,总结规范,然后在八年级和七年级整体推进。同时,对于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延长问题,学校应实行柔性管理体制,比如弹性微调上下班时间,分解教师工作压力等,切实保障教师权益,调动其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三是尊重教育规律,优化教育评价,减少教育焦虑。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要根据教育与成长规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对教师,要强调教育初心,注重师德师风与专业评价;对学生,要摆脱成绩的束缚,创新考试内容与方式,研究一学期究竟需要考什么、考几次、怎样考、考后如何评、方向如何导等问题,推动学生多元、持续发展。
刘檩:学校要基于发展实际,做好“双减”之下学校教育的加减法,向改革要活力,重构教育评价和沟通机制、作业管理机制、备课和课后服务课程开发机制,切实推动“双减”的落实。
重构教育评价和沟通机制。一要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发挥教师的育人价值。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推动实施综合评价体系,以评价引领教育创新,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作秀、不浮躁,抓细节、抓常态,将培养“乐道、乐学、乐体、乐艺、乐群、乐新”的新城龙娃作为学校的价值追求。二要重构家校沟通机制,引导家长育人观念的转变。学校召开“双减”政策宣讲会,引导家长更新育人理念,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幸福,为孩子创造多元成长的环境;与家长一起完善“新三好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建立家校作业定期沟通机制,以家委会为抓手,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重构作业管理机制。学校坚持把好作业质量关、数量关、监管关,做到“三加三不减”。一是加学生校内作业可选菜单,不减作业质量,并由教研组长对本学科作业质量做好把关;二是加年级组内各科统筹均衡,不减作业类型;三是加课后服务作业监管力度,不减课后服务质量。
重构备课和延时课程开发机制。一是加集体备课智慧含量,减机械低效劳动。为此,学校变集体备课为翻转课堂,全面推行电子化备课,并引进智慧教研系统,建成AI智慧教研中心,完善切片教研、AI评分、在线听评课等功能。二是加课后服务选择性,减学生校外培训压力。学校以内部开发为主,擇优引进外部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一学期就开设了45个校园多元化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需求;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推动学习集群化,设置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带动多学科项目导师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此外,学校还着力进行精准化培优辅差行动,实现课后自学资源化。
马睿:为落实“双减”,四川天府新区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小”)基于自身发展实际,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形成了自己的“双减”特色。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天府新区是四川省首个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和四川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学校依托其资源优势,邀请体育冠军、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走进学校,发挥优秀体育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锻造学生的强健体魄和奋斗精神,培养其完整的人格,推动学校的体育特色发展。学校大力培育校内有专业特色的教师,并引进培训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学校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假日活动,让学生通过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体育竞技、劳动烘焙等方式展示暑期作业,展露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增强自信。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学校着力建构“5+2”课后延时服务体系,研发订单式课后服务素质课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近200项,实现了“一生一课表”。
抓住课堂减负,实现教学提质。学校要认真抓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积极追求高品质的课堂教学,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基于校情、师情与学情,统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生根、开花、结果。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方面,首先,教师要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做好课例和作业设计;其次是抓好深度学习、结构化教学等课题研究,如“小学数学五段自主混合式学习策略研究”等;第三是做好精准作业设计,学科教师要有统整思维、系统思维,要充分考虑量与质的关系,进行相应的作业设计,做好效能管理,尽可能根据学生差异设计“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定制分层分类作业;第四是创新评价机制,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学校依托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精准分析教师及学生特点,发现差异,靶向改进。学校为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成长菜单,因人施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因材施教;转变评价方式,更新观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生态科学教育,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
陈宗荣:四川省成都高新区行知小学与新川科技园相邻,后者为以现代服务业与创意研发产业为主的高端综合功能区,配有各类现代化教育设备、特色功能室及标准化运动场和体育馆。行知小学自建校之初就秉承“创造教育” 思想,追求“真人之德、学问之法、健康之体、艺术之美、创造之能”的育人目标,紧扣“播下创造种子,奠基出彩人生”的办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和国际潮流,以“惟新惟真,善做善成”为校训,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与“双减”政策的主旨和导向不谋而合。
文化治校,带领全体教师回归教育工作起点。“双减”的根本目标是提质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行知小学致力于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围绕学生的成长开展工作,推动全校教师加强沟通,凝心聚力,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共同推动“双减”工作的落实落地。
师生共进,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学生的生命成长。“双减”之后,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更高,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负担增加,学校必须真正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使教师更快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切实实现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
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学校邀请知名专家针对“双减”进行作业设计、高质量课堂建设等专题的全员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对常规教研、备课活动的指导、督察,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學校还更加重视通识性培训,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增强教师的职业满足感,促进学生成长。
家校社共育,促进各主体形成教育合力。行知小学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切实了解家长的困惑和需求,并对其进行具体指导;通过“幼小衔接”进社区等活动,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带领学生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拉近学校和社区的距离。此外,学校还以品格教育为抓手,搭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桥梁,邀请家庭、社区参与品格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郑建洪:为使“双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建设并实施“一二四”工程, 即一个中心:减负增效提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两个基本点:持续推进“五项管理”工作,开创性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四项机制:建立学足学好机制、特色拓展机制、 家校共育机制、评价管理机制。
学足学好机制。学足学好机制分为常规机制和阅读机制两个部分。常规机制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狠抓备课:深研文本,进行单元统整、学科整合;二是立足课堂:重构课后习题,开设智慧课堂,设计“三单”诊学,建立数字化作业库;三是课后延伸:设计分层特色作业。阅读机制则坚持目标引领,强调班班有特色、年级有亮点。要求实行作业、日报、统计、审核、统筹四级管理机制,实现学科均衡、年级组均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特色拓展机制。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制定校本作业打卡机制,打造职业化、沉浸式教育模式,推动项目式学习,践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育主张。学校带领低段学生打卡红领巾学院、校园交通安全基地、雷锋纪念馆,中段学生打卡预防近视的盲人体验馆、校史馆、科技馆,高段学生打卡法治教育基地、党史馆、 校园电视台、信创爱国教育基地。同时,学校创建特色学习情境,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思维,并以手工艺品、视频、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现学习成果。
家校共育机制。学校着力形成四级联动机制,推动家长进学堂、家长进课堂。家长进“智·爱”学堂学习:家庭教育负责人开设“幸福家长群”,教科室统筹设置家长学校“3+n”特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疏导家庭问题,以实现全方位教育。家长进“晚托”课堂授课:课后托管由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组成,根据家长特长设置部分特色课程,着力打造良好教育生态,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从计划、实施、结果三个层面进行考核,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评价管理机制。学校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提出“六二二”评价改革机制,即三个方面分别占60%、 20%、20%。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率、提高率、习得率,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包括文化课成绩、德体美劳、习惯养成及综合活动,对家长,则要求其不断学习,以身作则,关注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与提高。此外,学校还评选月度、年度“智爱”型家长、学生、教师,形成家校合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光。
徐学芳:为推动“双减”政策的施行,西安铁一中分校细抓落实,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社团活动,助推学生多元发展。
规范办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随意增减课时、增加难度、调整进度。同时,学校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统筹规划,严抓作业管理。学校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统筹学科作业、班级作业、年级作业三方面工作,进行作业整体规划,控制总量,调控结构,全面落实作业公示制度与作业台账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科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直以来,西安铁一中分校大力推行分层设计作业,尝试设计个性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校每年举办学科周,语文学科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手绘祖国山河邮票,尝试采写全运会报道,设计探寻红色足迹的小报;数学学科周,师生一起制作富含数学元素的书签、折扇。学科周作业的精心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
遵循规律,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西安铁一中分校结合学生成长特点,从学、展、研、链四个层面组织开展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学校以课程为驱动,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科探究结果以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与教师一起研究优化课程。此外,学校还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校园,进行讲座或研学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感悟生活,拓宽视野,在参与中成长。
正确引导,协同育人。“双减”工作能否真正落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坚持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教育理念的引导,密切进行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以减少教育焦虑,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程倩: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教育改革,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改革课程结构。学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课程的适切性、选择度,开设更多的拓展性、综合性课程,形成基于核心素养、以五育融合为特色的学科课程结构,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跑道”。为此,学校设置了以“发现兴趣”为目标的教师走班课、以“培养兴趣”为目标的学生走班课,发现每位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学校深入研究课程教材,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如语文学科着力进行综合实践课程、学科特色课程和学科延展课程的研发,推出了“晨读雅颂”“每日一字”“童言萌语”等课程。
此外,学校优化作业设计,增加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科融合作业。比如,数学学科着力减少校内作业总时长,减少重复机械操练,减少校外学科培训作业,力求变枯燥为有趣,变独立为合作,变做题为实践,以多样化作业提高学生多元化能力。
开展“三段式”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将课后服务课程分“固本+培优”作业指导、“必修+选修”课程列表、“兴趣+特长”个性发展通道三部分,并研发技能型课程,力求做到作业辅导人性化、精细化,以发现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多样需求。
统筹作业管理。学校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鼓励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性作业,自主设计班本个性作业,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綜合素养。学校还要求做好作业管理的创新,建立作业质量研究与评估中心,落实作业统筹公示制度,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开放办学,丰富学习生活。为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学校在晚上和周末将学校场地和设施对全体家长和学生开放,并开展了“巧手做月饼——喜迎中秋节”“翩跹玉兔舞——燃灯献中秋”“分享红色故事·喜迎国庆佳节”等系列活动,深化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何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必须强化作业管理,不能降低作业量,减负就是空谈;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就无法有效缓解家长和教师的焦虑,也就无法更好地实现“减负”。
提供制度保障,确保作业减负。从课程上讲,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是底线,任何课程都不能被挤占;从时间上讲,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做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且作业必须在学校完成;从管理上讲,学校实行作业登记、公示、调研等制度,将作业管理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重中之重,并将其与绩效挂钩。从监督上讲,畅通家长和学生对作业管理的举报渠道,推动教师从被迫改变转向主动变革。
探索分层作业,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学校着力探索作业改革,提高作业质量,从设置弹性作业出发,提出“分层作业”设想,将作业分成A类(基础类)与B类(拓展、探究、实践类)。其中,A类为必做作业,B类为选做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干预,防止好高骛远和放任自流两种不良倾向。需要强调的是,分层作业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分层或分等,而是提高优生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结合新入职教师较多和年级班级较多的特点,学校推行年级组统一谋划、年轻教师主动操刀、骨干教师严格审核“三部曲”,班级教师可对每课或每个单元的作业进行微调,形成作业质量提升、教师成长迅速、年级凝聚力提高的多赢局面。
合理利用政策,让学校教育有章可循。《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对此,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了适当的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双减”政策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家长观念的转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成就学生、造福社会。
彭英: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将创新教育融入“五育并举”,着力推动“双减”的落实,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将创新教育思想变式植入学校的“五育”哲学。学校以智育和劳动教育为切入口,变式设计课堂教学,变式设计课外活动,开课时选切点、巧引导,课堂上创情境、怡情趣、重实践、真体验,结课后励创想、深延展,以提高学生进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培养儿童作为“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
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强调在劳动中进行语言创新,在劳动中注重研究性学习,在劳动中教会课外阅读。学校着力融语言于趣味的生活、智育、德育、美育、劳育之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处于积极的生长状态;设置课外小组,制造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逐渐养成论证问题的意识;组织基于课本的延伸阅读,让书本知识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和周围世界走进阅读生活,强化课堂教学脑力劳动成果。
将创新教育策略变式植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双减”政策要真正落地,必须优化校本课程,将创新教育策略变式植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尝试通过多学科融合开展创新教育。这要求学校特别注意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的场所保障问题,如变阅览室为“思考室”,变数学思维活动教室为“少年数学家研究室”,变普通科学实验室为“创新实验室”,变一般的劳动实践基地为“劳动与创造试验场”,为实施校本创新教育融合课程提供最大可能性。
学校立足华英“和乐教育”文化背景,设置“五乐”课程,开发和乐特色活动课程,包括乐生课程、乐德课程、乐美课程、乐思课程和乐创课程五个课程群。其中,隶属于乐创课程的“小小实验家”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着力进行教学话题设计、物品例样收集、问题分析、实践研究,并延伸研究不同泥土中的种子发芽、校园植物调查、民间盐提纯等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发展能力。
只有尊重规律,尊重学生,从理念、课堂、课程等方面多元增强“场动力”,织牢创新教育的网,才能更好地落实“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