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视角下的《西游记》

2022-03-23 20:18张寅昆山市第二中学江苏省昆山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玄奘唐僧西游记

■ 张寅(昆山市第二中学/江苏省昆山市)

历史课外阅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作为一门有着综合特质的学科,历史与政治、地理、文学都有联系,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涵,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笔者发现,近几年,初中阶段指定的语文课外阅读数量在不断增加,像《西游记》《红岩》等指定读本与历史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作品无疑可以成为初中生历史课外阅读的宝贵资料。这些文学作品相比于专业的历史书籍更具趣味性,符合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因为语文学科对这些作品有阅读要求,不会对学生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一举两得。但是其中必须处理好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西游记》为例,解析文学作品在初中历史中的阅读视角。

一、《西游记》的历史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思想家,他的出现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流,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年轻时,他徒步游学,只身一人前往天竺学习佛法,历经十几年,途径上万步,最终到达了印度。此后,玄奘的事迹便在世间广为流传,其间一直脍炙人口的《大唐西域记》就是玄奘奉唐太宗之命所撰写的,此书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记录,在公元646年完成,书中记录了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没有太多神异色彩。这本书就是《西游记》最原始的脚本。后来其弟子为赞扬玄奘佛法,又陆续撰写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书,并穿插了一些夸张离奇的故事,为玄奘的西行之路增加了奇幻色彩。玄奘的事迹流传开后,民间有很多人因为赞叹他的毅力和坚持,为此又写出了很多文章和话本,将玄奘取经的故事融入艺术表演中,取经故事的轮廓由此被大致勾勒出来,中心人物由唐僧转为猴行者,并出现了《西游记》某些章节的雏形,这些也成为《西游记》这本名著创作的基础。

《西游记》是一本具有神话色彩的书籍,作者吴承恩就是以玄奘为原型,将其事迹融入书中,用一些离奇的故事穿插其中,将人性展现到了极致,到了元代,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逐渐成形,16世纪中叶,《西游记》最终成书。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经历了唐宋元明各代的发展演义,吸收了中外优秀文化元素,融合了历代民间艺人的爱恨与想象,取经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不断丰富完善,可以说《西游记》的创作是历史铸造的过程。

二、《西游记》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联系

1.佛教与道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由印度的释迦牟尼创建,此后,佛教传播于世界各地,对很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天竺作为古代佛教圣地,是《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佛教传入中国在汉朝时期,教材中有关于白马寺建造的故事,白马寺位于中国的河南洛阳,始于东汉,是中国引进佛教后创建的第一所寺院,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汉明帝派使者去学习佛教的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对于佛教的推崇。佛教宣扬人经历生老病死都是苦难,人生是有因果报应的,只有忍受苦难、经历苦难,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佛教教义的推广有利于统治者驾驭下层人民。在《西游记》中,唐僧也是受太宗皇帝的重托前往西天取经。

《西游记》从题材来看是一则来源于佛教的故事,在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取经本身的佛教性质没有改变过。师徒四人皈依佛门的心路历程体现在西行路上经历的种种磨难,他们一路上的行为体现出的是佛家的准则。佛教的重要主张之一是教导人们忍受苦难,相信因果报应。孙悟空两次大闹天宫,曾多次口出狂言,暴力相向,是非正义的,也是不被佛教认可的,种种行为体现了孙悟空的愚昧和无知,所以后来如来佛祖将他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孙悟空因他的行为受到了报应,后在观音的点化下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皈依佛门。孙悟空的经历体现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的代表,七年级历史教材中介绍了东汉时期张凌创立道教,奉太上老君为教主,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等,内容非常简单,但学生对道教又比较陌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点与《西游记》中有趣的故事联系起来理解。其中玉皇大帝作为仙界首领,统治群仙,玉皇大帝内有王母娘娘,外有太上老君,十洲三岛众仙……这样的神仙系统参照了现实世界的等级制度,但从宗教层面来看,符合道教的神权系统。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在《西游记》中,长生不老是其重要思想,很多情节中有体现。例如,作品中太上老君的仙丹、王母娘娘的蟠桃,万寿山五庄观的人生果,还有妖怪们都想吃上一口的唐僧肉。

由此可见,《西游记》的故事渊源来自佛教,但道教文化在《西游记》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将教科书中生涩难懂的宗教教义用生动形象的手法向学生们展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玄奘西行

相比于玄奘大师的真实经历,学生对于《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更为熟悉,甚至由此对玄奘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在《西游记》的阅读指导中都有必要将两者做一番对比,让学生正确认识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

首先,玄奘与唐僧的人生经历有所不同,书中的唐僧本姓陈,后唐太宗赐姓唐,父亲是陈状元,外公是丞相,只是父亲走马上任那天,遭遇水贼不幸遇害,被母亲投放水中随水流飘走,遇和尚将其收养,十八岁那年得报父仇,并且不愿当官,只愿为僧人,法号为陈玄奘。他是如来佛主的弟子,为金蝉子转世,在徒弟三人的辅佐下,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唐僧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常把“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挂在嘴边,不为美色和财富所诱惑,执着坚持的精神影响了很多人,他信仰坚定,悟性又高,虽自幼在寺庙长大,却凭天生资质和后天勤敏,在一众僧人中脱颖而出。玄奘出生于名门望族颍川陈氏,他的祖父是北齐的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和礼部侍郎,到了玄奘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没有确切的记载玄奘是出生于哪一年的,从他圆寂于公元664年推测,他出生于开皇年间。玄奘家庭贫苦,父母早亡,年纪轻轻就出家求佛,看遍经论,他潜心学习佛典,经常去听一些高僧讲佛。当他在长安听得一位印度高僧波罗颇迦罗密多罗讲经后,感受到了宗教圣地天竺的魅力,于是决定起身西行,虽然当时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批准,但其求佛心意已决,因此毅然决然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取经路上没有徒弟保护,只身前往,可玄奘却没有退缩,冒险偷渡出境。西行路上,唐僧有三位法力高强的徒弟保护他,玄奘却全凭一己之力度过重重难关。

其次,从品行方面来看,两者也有不同。唐僧“见事不明,不分好歹”,虽为人仁慈和善,却屡次听信谗言,缺少明辨是非的本领,性格懦弱,贪生怕死,遇事招徒弟,无事赶其走,处处偏袒别人而苛责孙悟空,好几次听猪八戒的话,每次危险出现时,宁可相信妖怪化为的人形,也不相信一片忠心的大徒弟,甚至多次念起紧箍咒,冥顽不灵,屡教不改,面对妖魔,唐僧除了心惊胆战,就没什么法子了,降妖除魔都是徒弟们的工作。相比之下,玄奘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除了勇敢,还离不开他的情达变通。玄奘在西行途中曾收了一个弟子叫石槃陀,一开始石槃陀答应护送玄奘西行,但是后来担心到五烽下去偷水被抓会招来杀身之祸,又怕玄奘如果被抓会牵连于他,所以心生歹念,想要杀死玄奘。玄奘在石槃陀的刀子和弓箭的威胁下,没有屈服,并发下重誓绝不牵连于他,感化了石槃陀,使他不再动伤害玄奘的脑筋。玄奘放走石槃陀,还把自己在瓜州买的马送给石槃陀,把一匹“赤老瘦马”留给了自己,这显示了他作为一个高僧胸怀宽大、勇敢无畏得精神。玄奘不论是作为佛学家还是翻译家,都受到了极大赞扬。西行圆满回归东土之后,玄奘便开始他的译经之路,翻译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他翻译了大量的印度佛经,却唯独没有翻译自己用梵文所写的三大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由此可见,唐僧虽然是以玄奘为原型,但人生经历和个人品行方面有诸多不同。阅读这类历史文学作品时,区分文学虚构和历史真实很重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虚构的文学作品如何阅读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认清史实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历史,通过历史人物的原型,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历史,热爱历史。由于《西游记》中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比较鲜明,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立德树人,指导学生对此展开适当的研究性学习。

3.时代背景

《西游记》是明清时期的时代产物,透过这本鸿篇巨制,我们能看到明清小说的繁荣和特质,即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此背景下,萌生了很多创作的素材;《西游记》的出现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个体价值和精神财富的追求,《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但其创作却在明朝,当时的社会情况与之前有很大不用,政治上的不断对立、尖锐,激发了人们思想解放的热潮,使小说创作进入一个鼎盛的时期,再加上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明清小说的印制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西游记》的流行正得益于此。

明清时期社会逐渐衰落,很多小说应运而生,《西游记》是一本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虽然是一部神魔小说,里面充满了魔幻奇异的故事,但这些故事表达了人民努力同恶势力斗争,并梦想能战胜恶势力的美好愿望。孙悟空的文学形象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时,虽然遭受了师傅的紧箍咒,但是他却依旧不甘心,突破重重困难,上天找各路神仙,最终将白骨精打死,孙悟空的做法无疑证明了邪不压正,只要心中向往光明,正义终究能够战胜邪恶,迎来胜利的曙光。

明清小说中的故事往往还带有幽默的讽刺意味,例如《西游记》中有一回,凤仙郡郡侯冒犯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为了惩治凤仙郡郡侯,不给凤仙郡下雨,并下令只有鸡吃完了米,火烧断了锁,狗舔完了面,才会给凤仙郡下雨,可如果真的满足这三个条件,凤仙郡早就已经成为一片荒凉的景象了。作为凤仙郡郡侯,享受着至高的荣耀,却不给百姓谋福利,让百姓因为自己的行为跟着受苦受累,而玉皇大帝因为一人行为,就把过错牵连到无辜百姓的身上,这又是否是正确之举呢?这种讽刺令人回味无穷,体现了明清小说的特色。

三、《西游记》与学生的联系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仅是形象思维较为活跃,而且以经验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他们喜欢有趣的故事和人物,也有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教材文字的去感情化以及惯用的肯定式表达,容易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西游记》中塑造了大量鲜活的形象,从满腹经纶、谦逊仁慈、懦弱迂腐的唐三藏,到疾恶如仇、聪明果敢的悟空,到憨厚贪吃的八戒,再到老实厚道的沙僧,每个人物形象都很具有感染力,特别是孙悟空,赢得了万千读者的喜爱。初中生正好处于一个比较叛逆的年龄段,同时这个年龄段也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西游记》在历史教学的应用,能吸引学生阅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文科和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客观的历史史实加入文学化的叙事手法会使历史这门学科更加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学习历史中来,《西游记》作为历史读物,许多的历史元素以文学的表现方式出现在学生眼前,比如唐僧四人在取经路上,曾经路过一个女儿国,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女儿国吗?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查找并分析相关史料进行研究,在玄奘所著作的《大唐西域记》中确实可以找到女儿国的影子,它在新疆境内,名叫苏巴什故城,考古者在当地墓地发现了大量的女尸,也印证了女儿国的存在。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展开调查研究,渗透历史阅读的方法。历史与语文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在历史学习中增加一些历史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阅读引领学生走近历史,用历史的视角阅读《西游记》,使历史因细节而充实,因思辨而精彩。希望以《西游记》为例,能将更多的文学作品融入历史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探索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课外阅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让学生尽早抓住历史知识与文学作品的关联,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水平,这对于教学工作的优化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对《西游记》的历史进行了概述,并且将《西游记》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将《西游记》与学生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猜你喜欢
玄奘唐僧西游记
唐僧师徒再就业
我的“唐僧”表弟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西游记
西游记
玄奘
西游记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
玄奘
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