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洁(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徐州市)
新版语文教材中大幅提升了古诗词的比重,这意味着语文的教学重新回归汉语言学习的本质,并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原先的语文教材,除了汉语言这个本体外,过于突出了学习内容的思想政治性和文学视野,弱化了文学味。语文教师大都敏锐地捕捉到了教材的这种变化,在教学中进一步重视并强化了古诗词的教学。但这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新课程改革强调革除应试教育弊端,反对硬性知识灌输的教法,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因为古诗词学习难度相对偏高,教师往往会将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放在相对易学、易懂的现代文教学中,而古诗词教学则重点是教文字、文学方面的知识。其实,这也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之一: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但对于十余项语文核心素养来说,显然仅是局部,不能保证学生素养的综合发展。而更新了教材之后,古诗词教学占了较大比例,如果仍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依赖于现代文教学,素养就会被弱化,甚至是无法落实。因而,教师除了重视向学生传授古诗词的知识外,还需要注意通过古诗词教学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下面,结合几个教学案例,就怎样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进行阐述和研究。
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江南乡村的自然风景视频:刚刚下过小雨的小山村,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涓涓的小溪水在圆润的山石间静静流过。一片深幽的竹林泛着新绿,远处池塘中莲花摇曳,一只采莲小船在雨后温润的雾气中时隐时现。
教师说:“现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生活场所纷纷扰扰——很多人有时间就会专门跑到乡村去放松心情,甚至有些人把家由城市搬到了乡村。大家是否喜欢刚才在视频中看到的生活环境呢?……王维所处的年代,显然没有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纷乱,但他同样在诗中表达了‘乡村生活很美好,王孙自可留’这样的态度。那么,大家分析一下,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或文化特质?”
在学生探讨出“中国传统文人高洁的品质”这个思想主题后,教师顺势引出下一个话题,“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追求高洁、脱俗的品质外,其实还有中庸、含蕴等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一些西方国家文化讲求张扬、直白恰恰相反。王维是诗人,同时又是一位书画家,在他的诗中,色彩运用很有国画风韵。还有,王维的田园诗中往往有生命的存在,或是人,或是鸟。而他表现这些生命常用一个非常独特且富有张力的表现技法——大家分组阅读王维的另几首有画面感并涉及生命的同类诗歌,然后说一说王维诗歌的国画色彩有什么特点,他描写生命的特殊技法是什么?”让学生们分组结合《山居秋暝》去阅读品析《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鸟鸣涧》等诗歌。最后,总结提炼出“王维诗歌色彩运用空灵、淡雅,常用月色、青色、黄色,而鲜见较鲜艳的颜色,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含蕴的特质”,“王维在诗歌中写生命的一个常用特殊技法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声而无形,用国画留白技法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只听、见竹叶响、莲花动、桂花落、鸟鸣声,却不见浣女、归舟、山人、惊鸟,而读者能知之确在,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思想的独特魅力”。
《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个主体环节。
第一,诗歌意境的把握。教师:“诗歌与散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个明显区别,散文通常会在叙事、写景中直接表述情感、态度,而诗歌则是讲求含蓄,将思想、主题蕴含于意境当中。一般来说,古诗词常用景物来构建意境,如用萧瑟的秋景来烘托出思乡、悲苦、羁旅、阴郁等情感,用春色、夏景来表现积极、阳光的心理等。而这首诗满篇只有‘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是描述景色的,显然,其表达情感的‘境’并不在这一句上。那么,请大家分组交流探讨,这首诗的‘境’是什么?”(注: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境,用类比、共情法表达作者对自身际遇的感慨)
第二,对琵琶女演奏琵琶曲一段精彩描写的深度赏析。教师先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琵琶这种中国民族乐器,然后播放《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或《浔阳曲》)、《十面埋伏》两首经典琵琶曲,然后让学生们自由交流,“你觉得这两首琵琶曲在风格上有什么差异?它们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或思想情感?”“与《琵琶行》中描写演奏那段文字对照,你认为哪部分诗句适用于描绘《夕阳箫鼓》?(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哪部分描绘《十面埋伏》最恰当?(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歌演奏这一段是千古绝唱,巧妙地使用了比喻、通感等技巧,使读者在阅读文字过程中仿佛就在现场聆听音乐——请同学们挑出其中用于比拟、比喻演奏技法或音色的文字。(注:私语、急雨、珠落玉盘、莺语、泉流、银瓶乍破、铁骑突、刀枪鸣)”
在课前,教师安排学生通过回忆自身经历、向家长讨教及网络查找资料等方法,对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进行调研。如“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风俗、元宵节的娱乐形式、元宵节的主题”等。回到课堂,教师让学生们分组交流调研成果,并进行汇总梳理。教师将大家汇总整理出来的资料展示在屏幕上,然后又让大家分组探讨,“通过经验分享和风俗调研,大家对元宵节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请大家对照《青玉案·元夕》这首词说一说宋朝时的元宵节和今天的元宵节在习俗内容上有什么差异?宋朝的元宵节和今天的元宵节场景还能对应上吗?”学生们经过交流发现,词中所描写的元宵节盛况在千年之后的今天竟然高度一致:夜放花千树——点花灯、挂彩灯;星如雨——燃放烟花;宝马雕车——盛装游玩;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唱歌、娱乐、朋友聚会;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女人们画漂亮的妆容、戴上华贵的首饰,成为节日靓丽的风景和氛围创造者。
教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是千古名句,也是千古谜句。当下,大多数人会把这一句理解为爱情——作者在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元宵灯会上终于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偏僻地方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人。但也有人认为,以辛弃疾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对其身份、思想、理想的综合考虑,词中的‘那人’不是指某个心爱的女性,而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或落实自己收复大宋河山理想抱负的人或者是一个支撑点。也就是作者用大量笔墨描绘了元宵节歌舞升平的盛况,但其主题思想是想表达在绚丽奢华的表象外面是灯火阑珊,是大宋失去北方疆土的痛。作者用华丽的笔墨表达了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批判。所以,又有人说,清醒、冷静、批叛、立志恢复中原的‘那人’,是作者的自喻——以你的理解,你认同哪个观点?如果这首词是你写的,那么,想一想自己心中的‘那人’是谁?是别的同学在玩电子游戏时灯下苦读的自己吗?是期待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某个关键人物吗?”
素养培养与知识传授在规律和原理上有很大区别。对知识和技能来说,虽然现代教育理念反对直接的灌输,但实际上用讲授灌输法是能够完成知识技能传授的(虽然达不到深度学习层次)。比如前面三个案例中都阐述了提炼意境、主题的教学过程,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表述“《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琵琶行》用琵琶女的身世隐喻作者自己的经历,用共情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经历的感慨”,学生也是能够领会并记住的。但素养的建立和发展不能“讲授”,因其是内在品质,所以必须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原理,学生只有亲历了学的过程,其相关素养才能建立起来。即“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比如,教师说:“你们要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对《山居秋暝》的艺术审美分析。”学生听到这句话,就能拥有独立审美能力了吗?肯定不行。他必须在不断接触各种审美对象,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经验中逐步发展其审美素养。
这三个案例都具有同样的特征,就是教师不直接讲授,而是用问题引导、组织合作、安排探究等方法,给学生创造、构建自主学习的条件,以其为主体的学,来完成素养的培养。如分析《山居秋暝》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表达技法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组相关诗歌,让他们自己去提炼、发现、总结,从而训练其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统文化等素养发展。又如学习《青玉案·元夕》时,教师不直接讲述“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而是让学生在课前独立探究、课堂上小组交流汇总,从而既深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和理解,又促进了其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不仅是语文教学,其他课程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也存在一个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本身课程的主体教学脱钩——不少教师“抱怨”,“仅教知识,课时已经很紧张了,还要腾出时间去培养素养,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增加了素养培养任务,而是教师所采用的策略不对。把一个课程分成两个部分去组织,一部分是教知识技能,一部分是培养素养,而不是将两个教学任务整合起来。比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语文教师专门找了一些益智的问题,如“脑筋急转弯”“拓展思维训练图”等,这些内容与语文完全不搭界,虽然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但确实也影响了语文主体教学。而且,还有一个问题,用这些内容所培养出来的思维素养,其实并不一定是语文所需要的——很多课程都将思维能力列为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但其所指的具体思维能力方向却是有差异的。比如数学的思维能力重在逻辑推理、运算、创新、迁移。而语文的思维能力则主要是逻辑、关联、发散、辐射、想象、归纳等。脱离学科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素养,既会增加教学负担,影响了教学进度,还偏离了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方向。所以,素养的培养应与学科的教学完全融合。比如在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时,《山居秋暝》以作品的风格、技法为切入点;《琵琶行》以传统乐器、音乐为抓手;《青玉案·元夕》以传统节庆习俗为内容。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也深化了对诗歌主题、意境、技法的理解和把握。
每一首古诗词在内容、技法、主题等方面都有差异,所以,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素养培养,几乎没有可以通用的策略可以套用。而其他现代文体,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套用。比如散文类解析主题、论文类分析结构等,其实有一定的共性规律,就容易找到通适的策略。而古诗词则需要教师注意把握每首诗的特质去设计教学策略、方法以及内容方向。比如,同样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以“王维既是诗人,又是书画家”为抓手,用播放乡村美景视频为感性材料,以分析诗歌的色彩特征为路径。也就是将语文的审美教育与美术学科视觉审美整合起来;而在学习《琵琶行》时,这个策略就行不通,因为这是一首以音乐为核心的叙事诗,画面感并不强,只有“枫叶荻花秋瑟瑟”这一个景象,视觉审美的抓手不明显。因而,教师将审美的抓手定在音乐和用文字生动表现音乐上。设计了播放两首经典琵琶曲和让学生们赏析描写演奏过程的比拟、比喻手法两个环节,从而带领学生完成音乐和文学艺术的审美。而《青玉案·元夕》又不同,它的画面感虽然很强,但不具象,且是动态的,因而不太适宜用视觉审美;而词中涉及音乐(“凤箫声动”),但也不具体,因而也不适合从听觉角度审美。其实,这首词的整体意象是“人的活动”。所以,教师将审美定在了“人文”“思想”上,即让学生赏析我国元宵节欢歌笑语、尽情游乐的盛世人文之美,或“那人”意境指向具有开放性、留出想象空间的美。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审美素养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比重的增加,不仅意味着汉语言学习的本质回归,也意味着古诗词教学应更多承担起核心素养培养的职能。通过对《山居秋暝》《琵琶行》《青玉案·元夕》三个教学案例的阐述和分析,可以给出这样的建议: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向的古诗词教学,教师应注意把握三个要点,一是要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自我构建,二是重视素养培养与学科内容的融合,三是要具体教学内容具体设计,把握好个案的特质。